孫 野
(遼寧利盟國有資產經營有限公司,遼寧 沈陽 110001)
以預制構件為主要材料,工程以預制構件為基礎,通過連接和裝配,按照完整的工業(yè)生產工藝,最終完成整個施工過程。預制構件不管是生產還是使用都非常不同,主要是施工模式化的生產方式進行生產設計的,大多數甚至所有的裝配式建筑中使用的分為多種模塊,現在工程生產過程中,通過使用不同的模塊來完成生產,然后運往施工現場進行預制構件的施工,最終完成項目的施工。
傳統的設計流程是:方案設計、初步設計、施工圖設計依次進行,后續(xù)精裝深化設計可適當修改原施工圖設計。預制建筑設計流程是:方案演示、項目設備配置標準的確定,室內專業(yè)精制裝飾位置確定并定位提資,電氣專業(yè)電氣設計基于細化設計,設計結果確認,提資裝配式專業(yè)深化設計,深化圖紙,構件廠依據深化圖紙生產加工。裝配設計融入到傳統設計過程的各個階段,要求精裝設計預先定位,提前確定精裝配置和定位,這與傳統設計不同。所制造的組件是工廠制造的,生產速度快。PC構件中的預埋箱和管道需要留孔以備后期維護,因為PC構件就像剪力墻中的粗鋼筋,后期很難切割開槽和孔。
在裝配類型住宅電氣設計,應該深入負荷中心的內部,這降低了低壓配電線路的半徑,進而降低電能的損耗,同時也節(jié)省有色金屬的使用,以減少電壓損失,提高供電質量。目前的裝配式住宅建筑一般是2~3戶共用一口電井。因此,當水平方向的供電半徑較小時,可以降低電壓損耗,滿足用戶對供電質量的要求。電井內部設計有多種管道和垂直的橋架,而電井管道內部的樓板有預留的開口,大量管道埋設在墻體內部。因此,為防止住宅預制構件中大量管線的存在,在電氣井位選擇時應避免預制板面積。
1)相關規(guī)范:DB21遼寧省地方標準DB21/T1925-2011《裝配式整式建筑設備與電氣技術規(guī)程》:每個電氣開關、插座、弱電插座及其必要的接線盒,預制墻上設置的連接管由結構專業(yè)預留;在預制落地燈位置沿復合板現澆層暗敷的照明管道內預埋深接線盒。
2)根據結構專業(yè)和廠家要求,預制板為受力構件。不允許通過踢槽、鉆孔或在現場鉆孔來改變構件的安全性。因此,在設計初期,建議對裝配式住宅樓進行裝修,準確定位房間內的所有設備,然后與廠家根據專業(yè)結構確定生產工藝圖。這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結構的安全性,以防止家庭的破壞。避免產生大量建筑垃圾和污染源,減少不必要的返工。根據預制建筑層壓的敷設條件,組裝的局部燈具接線盒為加厚型 (100)。
1)電氣點位布置,包括預制墻開關、插座、弱電設備布置及復合地板上的照明、消防設備布置。精確定位后,接線盒應預留在預制墻和疊層樓板上,開關,預制墻上的插座和弱電設備應采用標準86型接線盒,以便將疊層上的照明和消防設備的接線盒與疊層上的管道連接起來,需要深接線盒。
2)同一點的預埋管道、預制房屋管道敷設和現澆施工是在施工吊頂、架空層或現澆墻敷設時進行的,必要時隱蔽在預制墻、預制樓板內。根據《預制混凝土結構技術規(guī)范》第5.4.3條,管道設計應綜合考慮減少平面交叉,豎向管道應集中布置,以滿足維修更換的需要。因此,預埋在預制墻、樓板內的管道應遵循這一原則。與傳統的現澆建筑相比,應注意以下幾點。1)為保證預制構件的結構安全,不得在預制構件上鑿孔,也不得在預制構件接縫處鋪設。2)為保證預制墻板內預埋管道與施工現場預埋管道的順利連接,管道材料要求相同。3根據最短管線敷設原則,將照明燈具、開關、消防設備等管線敷設,沿墻暗敷至疊層樓板現澆層,并與疊層樓板內預埋管線強電插座連接,弱電插座等靠近地面的電氣設備管線沿墻敷設暗敷至疊層樓板現澆層,并與疊層樓板內預埋管線連接。
防雷設計應按等級劃分,采用鋼筋作為防雷裝置,同時做好防雷接地工作。采取相應措施,避免反擊、雷擊入侵,使建筑物內居民的生命受到威脅。在防雷的情況下,避雷器安裝在裝配式住宅的屋頂上。防雷裝置由剪力墻內或柱內的鋼筋引接,建筑物內的鋼筋作為接地極,閃光器與接地極的作用相同,與普通住宅不同,裝配式住宅可利用自身鋼結構中的鋼柱作為避雷針,在設備房的混凝土結構,結構柱內鋼筋作防雷引線,保證閃光器、接地極、引線的穩(wěn)定連接,使建筑物具有良好的防雷功能。
家用配電箱、接線箱和控制器應盡量避免安裝在預制墻上。當無法避免時,應根據建筑物的結構合理選擇這些電氣設備的安裝方式和進出管道的敷設方式。安裝在預制構件上的家庭配電箱、接線箱、控制器等應布置合理、定位準確。當箱體和管道埋入預制構件時,應在墻板與樓板的連接處預留足夠的操作空間,便于管道連接的施工。
綜上所述,目前設備型住宅的建筑形式不同,建筑的預制率也不同,增加了其電氣設計的難度,在具體設計中,為了提高住宅的安全性,要合理選擇電井位置,在住宅內設置接線盒位置,做好管線的預留和連接工作,預留和綜合點位,并對住宅的防雷設計進行了不斷的優(yōu)化,使裝配式住宅的功能不斷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