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月
(江蘇省泗洪育才實驗學校 江蘇 泗洪 223900)
近幾年來我國的信息技術(shù)在不斷發(fā)展,智能手機作為信息技術(shù)的產(chǎn)物也在人們的生活和工作中得到了普及。智能手機具有非常強大的功能,優(yōu)勢明顯,是初中生非常喜歡的事物。在初中地理教學中,教會學生識圖是重要的教學目標和內(nèi)容,教師可以結(jié)合學生喜愛的智能手機來開展教學,充分發(fā)揮智能手機的優(yōu)勢來取得滿意的教學效果。
1.1 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初中地理很長一段時間以來都沒有受到學生的重視,很多學生都將主要的精力和時間放在語文、數(shù)學、英語等主科上,花在地理學科上的時間和精力比較少,就連在課堂上也很難全身心投入地理學習中,部分學生對地理學科的學習缺乏濃厚的興趣,這不僅會使得地理課堂的教學效率得不到保障,同時還不利于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初中生對新鮮的事物非常感興趣,智能手機對學生的吸引力和誘惑力非常大,部分初中生回到家之后喜歡玩爸爸媽媽的手機。如果地理教師能夠?qū)⒅悄苁謾C巧妙應用到地理識圖的教學中,就能夠有效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獲得煥然一新的感覺,并全身心投入到學習之中。智能手機的功能非常齊全,很多微視頻通過手機就可以觀看,并且智能手機的操作非常便捷,教師如果通過智能手機來實現(xiàn)師生之前的信息互動,將智能手機當成有效的自主學習工具,就能夠有效激發(fā)學生的興趣,讓學生樂于學習,并愛上學習。
1.2 強化學生的學習體驗。新課程標準對學生的學習體驗給予了高度重視,在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中,受到傳統(tǒng)應試教育以及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影響,部分教師忽視了學生的學習體驗,尤其是對于地理這一門學科來說,教師都是將灌輸知識當成教學任務和目標。而智能手機擁有著非常強大的功能,學生通過智能手機能夠獲得非常豐富的學習體驗。例如教師可以充分利用手機軟件中的VR技術(shù)來直觀呈現(xiàn)不同維度和不同時空的地理事物,展現(xiàn)生動、直觀的地理區(qū)域,能夠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區(qū)域認知能力,提升學生的識圖能力和綜合思維。另外,智能手機還有拍攝、記錄、GPS定位以及導航等各種功能,這些功能能夠滿足地理教學中的很多需求,增強學生的學習體驗。
1.3 提升整體課堂教學效率。智能手機的應用能夠構(gòu)建學習共同體,讓教師、學習和學習資源成為一個整體,以此來促進師生之間的溝通交流以及學生和學習資源之間的交互,就能夠營造出高效的地理課堂,從而讓學生更快掌握識圖的技能和方法,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智能手機能夠成為地理識圖學習資源共享的有效平臺,促進師生之間或者學生和學生之間的良好互動,構(gòu)建學習共同體,能夠有效幫助學生重新建立知識體系,幫助學生快速掌握相關(guān)的知識,同時還能夠讓學生學會學習,掌握學習地理知識的有效方法。
2.1 學生對智能手機的自控力較差。教師可以在課堂上借助智能手機來開展地理識圖教學,也可以引導學生利用課外的時間使用智能手機來對課堂知識進行復習鞏固。智能手機具有良好的交互性、趣味性和移動性,使用起來非常便捷,是學生非常喜愛的事物,甚至很多初中生都沉迷于手機而無法自拔,所以將智能手機應用到地理識圖教學中,如果學生沒有對智能手機的使用時間和使用用途做好規(guī)劃,那么很可能會花費過多的時間在智能手機的游戲上,而并非是通過智能手機來學習,這將會浪費大量的時間,甚至對學生的正常學習帶來不利的影響。從當前實際的情況來看,初中生使用智能手機的時間非常長,如果學生缺乏自我控制能力,那么學生就會將更多的時間用來影音娛樂、聊天通訊,而用智能手機來查閱學習資料、輔助課業(yè)的時間就會大大減少,這也是智能手機用于地理教學的一個重大的阻礙。
2.2 教師沒有充分開發(fā)和利用智能手機App。要將智能手機應用到地理識圖教學中,就要求教師要熟悉掌握智能手機的各種功能,開發(fā)并應用多樣化的智能手機App。從現(xiàn)實的情況來看,雖然大多數(shù)的地理教師都認為將智能手機應用到地理教學中是可行的,但是很多教師在實踐的過程中,卻并不知道該怎樣應用智能手機來開展地理識圖教學,不知道怎樣選擇軟件,也不知道怎樣將具體的軟件或者平臺和地理識圖教學有效整合,并且還有部分教師對于一些智能手機App使用和掌控的能力比較低,導致智能手機應用于地理識圖教學的效果不突出。
初中生從小就接觸手機,對于智能手機的各種功能都非常熟悉,如果教師能夠?qū)W生的智能手機進行合理的引導,那么就能夠有效促進地理教學和智能手機的有效融合,充分發(fā)揮出智能手機的各種優(yōu)勢來構(gòu)建更加活躍、有趣的地理課堂,借助智能手機的各種平臺和App軟件來幫助學生識圖,促使學生掌握識圖的有效方法,并不斷提升學生的識圖能力,取得良好的地理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