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海平 唐宗生
山東華濱建工有限公司 山東東營 257000
在我國建國這70年的時間內,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人們的生活水平有了極大的提高,在目前不斷加快的城市化進程中,人們對于建筑工程的要求也不僅僅局限于遮風避雨,同時也對居住的舒適性、環(huán)境是否優(yōu)美、甚至是個性以及安全等都提出了較高的要求。這不僅增加了高層建筑的數量,緩解目前不斷加快的城市化進程中土地資源緊張的局面,而且也出現(xiàn)了較高結構設計比較獨特以及較大跨度的高層建筑類型。針對這些類型的建筑,應用比較廣泛的施工技術之一就是高支模施工技術,主要作為現(xiàn)代高層建筑中的重要支撐體系。此施工技術的應用可以有效確保此類建筑施工中的質量和安全,但是同時也對施工的荷載能力和搭設跨度等提出了極高的要求。因此在高支模施工技術的應用中,不僅需要施工技術人員做好不同部分之間的連接工作,還要開展有效的工程檢查工作,做好對每個環(huán)節(jié)施工質量的全面和系統(tǒng)地檢查與檢測工作,保證每個環(huán)節(jié)的施工質量達到施工方案中的標準要求[1]。
施工方案與實際情況不匹配,施工方法不盡合理、針對性不強。防治措施:專業(yè)技術人員應結合工程實際和類似經驗,依據現(xiàn)行規(guī)范、規(guī)程進行高支模施工方案的編制;高支模施工方案應嚴格落實復核審批規(guī)定,且須經過專家論證、對專家論證所發(fā)現(xiàn)的問題要切實修改完善[2]。搭拆作業(yè)時未嚴格按方案進行施工,以至出現(xiàn)如支撐桿設置位置有誤或不規(guī)范、支模架基礎沉降不均勻等問題。防治措施:切實做好高支模搭拆作業(yè)的安全技術交底工作,使相關管理人員和作業(yè)人員充分認識到高支模施工的重要性和風險性,切實掌握其具體作業(yè)方法和流程;嚴格按照施工方案及規(guī)范標準進行施工。具體控制方法有:對地基土按標準進行夯實平整,如若承載力不足可采取下鋪混凝土墊層或鋼、木墊板等措施;在支模架搭設前,充分考慮支立桿件和托座的組合情況,如有超規(guī)情況提前進行調整;加強現(xiàn)場施工監(jiān)管,對不符合方案與規(guī)范要求的及時督促落實整改。
混凝土澆筑順序與方法不合理。防治措施:做好混凝土澆筑作業(yè)的安全技術交底并確保落實。高支模混凝土的澆筑施工,墻柱混凝土和梁板混凝土宜分開澆筑,墻柱混凝土澆筑完成且強度達到70%后方宜進行梁板混凝土澆筑。墻柱混凝土應分層澆筑,每層澆筑厚度宜在500mm范圍內,上層混凝土宜在下層混凝土初凝前完成混凝土澆筑;柱混凝土可分2次澆筑完成[3]。
高支模搭設施工順序:豎向立桿→掃地桿→縱、橫向水平桿→剪刀撐→可調頂托支座安裝→梁或板底主龍骨→次龍骨→梁、板模板安裝。
立桿底部宜設置厚度不小于50mm的木墊板,墊板連續(xù)長度不宜少于2跨??奂B接時,立桿接長除頂層頂步可采用搭接外其余接頭應采用對接連接;相鄰兩立柱的對接接頭不得在同一步內,不同步的2個相鄰接頭在豎直方向錯開的距離不小于500mm,接頭中心至主節(jié)點的距離不宜大于步距的1/3。立桿上部頂托螺桿伸出鋼管不得大于300mm,下部底座螺桿外露鋼管不宜大于200mm,螺桿外徑與立柱鋼管內徑的間隙不大于3mm,安裝時保證上下同心;嚴禁將上下段鋼管立柱錯開固定在水平拉桿上。
架體必須連續(xù)設置縱、橫向掃地桿和水平桿;扣件連接時,縱向掃地桿應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底座上皮不大于200mm處的立桿上,橫向掃地桿應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緊靠縱向掃地桿下方的立桿上。掃地桿與頂部水平拉桿之間的間距,按要求進行平均分配確定步距,在每一步距處應各設縱橫向水平拉桿一道。模板支撐架不得直接搭設在外架體系上,且不得與落地外架及其他作業(yè)架連接[4]。
高支模拆除的順序與安裝順序相反,拆除應遵循先支的后拆、后支的先拆、從上往下及先拆非承重構件、后拆承重構件的原則進行;嚴禁上下同時作業(yè),分段拆除的高差不應大于2步?;炷翗嫾饶诨炷翉姸冗_到1.0MPa以上,能保證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除而損壞時方能拆除;混凝土懸臂構件、跨度超過8m的混凝土梁、板構件的底模應在其達到100%設計強度后才能拆除。對于支撐性樓板,其混凝土強度必須要達到相關技術標準的要求,且宜確保3層模板支撐。支模架在使用時,非經驗算嚴禁拆除任何構配件。快拆支架體系拆模時,應保留立桿并頂托支承樓板,拆模時的混凝土強度可按構件跨度2m計取。
高支模施工技術在建筑工程施工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它對確保工程施工的質量和安全意義重大。在工程建設中,只有不斷改進和完善高支模施工技術,相關人員努力提高專業(yè)技能和綜合素質,嚴格按照方案及規(guī)范標準作業(yè)施工,才能充分發(fā)揮其應有的保障作用,從而確保工程施工的有序開展和順利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