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君茹
(上海電機學院,上海201306)
上海是中國共產黨的誕生地、中國革命的搖籃,上海也是中國工人階級的發(fā)祥地、中國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有著光榮的革命傳統(tǒng)和優(yōu)秀的歷史傳承。 因此上海有著豐富的紅色旅游資源。 上海既有承載了革命歷史、革命事跡和革命精神的人文景觀和自然景觀,比如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會址紀念館;也有承載了中國人民反對外來侵略奮勇抗爭、自強不息和艱苦奮斗精神的人文景觀和自然景觀,比如上海淞滬抗戰(zhàn)紀念館;還有反映社會主義建設和改革開放的偉大成就的人文景觀和自然景觀,比如上海城市規(guī)劃展示館、上海世博園。
對外交通方面,上海有虹橋和浦東兩個國際機場,航線基本覆蓋除南美洲以外的主要國際航點和約60%的國內城市;滬杭、滬寧兩個方向的高速鐵路通道,形成了5 個方向7條干線的對外鐵路通道,有上海站、上海南站、虹橋站3 個主要的客運站;204 等4 條國道公路和G2 京滬高速等6 條國道高速通過上海。
市內交通方面,目前上海有1461 條公交車線路、16 條軌道交通、1 條磁懸浮和1 條城市鐵路以及輪渡。 這些公共交通線路和出租車一起提供了方便的市內交通。 另外還有專門的旅游觀光巴士線路。
上海作為國際化大都市,旅游配套比較完善,可以滿足游客“吃、住、行、游、購、娛”多方面的需求。 上海構建的包含星級飯店、旅行社、旅游公共服務中心、旅游集散中心的都市旅游服務體系,為旅客提供了舒適、便捷的旅游體驗。
上海的很多紅色旅游資源是偉人故居、名人故居、黨的會議召開地、黨的工作機關的辦公處,紅色旅游局限于圖片展示和生活場景展示,屬于靜態(tài)瞻仰,輔以講解,有的小型的紅色旅游景點甚至沒有講解。 紅色旅游項目內容單一,沒有互動性,對于游客特別是青少年來說缺乏吸引力。
對于很多游客來說,上海作為國際化大都市對于他們的吸引力在于外灘的萬國建筑、浦東的摩天大樓、充滿時尚商品的購物中心以及獨特的海派文化體驗。 一大會址、二大會址、世博園等著名的紅色旅游景點以外的紅色旅游景點對于很多游客來說吸引力并不大,甚至可能知之甚少。
一大會址、二大會址等著名的紅色旅游景點可以說眾所周知,但是更多的紅色景點對外宣傳不足。 以上海周公館為例,雖然在百度百科上可以找到周公館的介紹,但是周公館沒有自己的官網。 而現在的游客特別是年輕人習慣于在網上收集信息。
上海的各區(qū)都有紅色旅游資源分布。 由于歷史的原因,一些重要的紅色旅游資源或者成熟的紅色景區(qū)比如一大會址等主要分布在中心城區(qū)。 目前推出的經典的紅色旅游線路還是以中心城區(qū)的著名紅色旅游景點為主。 此外,紅色旅游資源缺乏與上海其他豐富旅游資源的結合,比如海派文化、水鄉(xiāng)古鎮(zhèn)、休閑購物,形成特色的旅游線路。
紅色文化是指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進行的革命和建設進程中形成發(fā)展的,以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為指向的,把馬克思列寧主義與中國實際相結合,兼收并蓄古今中外的優(yōu)秀文化成果而形成的文明總和。 上海特有的海派文化是在中國江南傳統(tǒng)文化(吳越文化)的基礎上,融合開埠后傳入的對上海影響深遠的源于歐美的近現代工業(yè)文明而逐步形成,融會貫通中國各地以及世界各國優(yōu)秀文明成果而形成的文化現象。 因此,紅色文化和海派文化不是矛盾對立的,也不是彼此隔絕的,而是相互關聯、彼此共生、融會貫通的。 紅色景點的開發(fā)和發(fā)展建設中也要注意紅色文化與海派文化的融合發(fā)展。 比如上海歷史博物館、上海博物館等多個博物館的展品和活動既宣傳了紅色文化,又讓人們了解了海派文化的特點。
上海近現代建筑的特點之一就是中西文化的結合。 上海近現代建筑有石庫門、公寓、花園洋房和別墅等,有的建筑是純民族風格,有的建筑是西式風格,有的建筑則是中西有機結合。 對于這些建筑的游覽、體驗特色建筑文化本身就是一項具有吸引力的旅游項目。
上海很多的紅色遺址遺跡就存在于這些具有特色的建筑里,比如中國共產黨的誕生地上海一大會址是一幢沿街磚木結構一底一樓舊式石庫門住宅建筑;上海周公館即中國共產黨代表團駐滬辦事處舊址是一幢建于19 世紀20 年代初的西班牙式花園樓房,共有一底三層。 在紅色景點旅游的開發(fā)和發(fā)展中,加入建筑文化體驗項目,既可以讓游客接受紅色文化的教育,又可以拓展建筑文化方面的知識,豐富了紅色景點的旅游項目,提升游客的旅游體驗。
由于特定的歷史因素,上海很多的紅色遺跡遺址坐落于熱鬧城區(qū)的大街小巷,一棟樓甚至一個房間就是一個紅色景點,因此就單個紅色景點而言,旅游項目少,旅游內容單一,旅游時長短。 景點之間的融合發(fā)展可以很好地解決這個問題。
1. 按主題設計紅色旅游線路
以回顧黨的創(chuàng)建歷史,尋訪革命遺址、紀念地為主題融合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中共“二大”會址紀念館、團中央機關舊址紀念館、中國勞動組合書記部舊址等紅色景點;以追懷偉人風采,尋訪偉人出生地、故居為主題融合上海毛澤東舊居、周公館等紅色景點。
2. 傳統(tǒng)革命精神與現代建設成就相結合
一大會址和上海城市規(guī)劃展覽館都是國家級紅色景點。上海城市規(guī)劃展覽館全面展示上海城市規(guī)劃與建設成就,館內有按上海城市模型、上海20 世紀30 年代老街風貌,以及上海未來都市景觀。 一大會址和上海城市規(guī)劃展覽館相結合的旅游線路,既可以讓游客接受紅色文化和革命精神的教育,又可以讓其了解社會主義建設和改革開放的偉大成就。
3. 地理位置相近紅色景點的融合發(fā)展
國家級紅色景點陸家嘴金融貿易區(qū)是中國唯一以“金融貿易”命名的國家級開發(fā)區(qū)。 貿易區(qū)位于上海浦東,與浦西外灘一江之隔。 國家級紅色景點上海世博園位于黃浦江兩岸。 這兩個景點地理位置相近,都反映了現代建設的成果和現代文明,可以聯合進行一日游。
很多具有教育意義的紅色景點具有嚴肅性,單一的紅色景點游覽無法滿足游客“吃、住、行、游、購、娛”多方面的需求。 紅色景點與都市觀光休閑旅游、會展旅游、體育旅游、工業(yè)旅游、水上旅游、鄉(xiāng)村休閑文化旅游、主題公園旅游、郊野公園旅游、森林旅游、濱海旅游等非紅色景點融合發(fā)展,既可以豐富游客旅游體驗,又能拓展城市的旅游收入。
1. 紅色景點與都市觀光休閑游相融合
一大會址附近的新天地是一個具有上海歷史文化風貌,中西融合的都市旅游景點。 以上海近代建筑的標志石庫門建筑舊區(qū)為基礎,把上海歷史和文化的老房子改造成具有餐飲、購物、演藝等功能的時尚、休閑文化娛樂中心。 兩者融合發(fā)展,游客既感受了紅色文化,又滿足了娛樂休閑購物的需求。
2. 紅色景點與古鎮(zhèn)水鄉(xiāng)游相融合
陳云故居位于青浦區(qū),可以與青浦區(qū)的朱家角古鎮(zhèn)形成一日游或者二日游路線。 朱家角古鎮(zhèn)位于淀山湖下游,鎮(zhèn)內河港縱橫,九條長街沿河而伸,千棟明清建筑依水而立,36 座石橋古風猶存,是典型“小橋、流水、人家”的江南古鎮(zhèn)水鄉(xiāng)。
上海到周邊的江蘇、浙江的城市交通方便快捷,可以融合發(fā)展紅色景點的旅游,開展二日游、三日游甚至多日游。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于1921 年7 月23 日在上海召開,由于7 月30 日晚法租界巡捕房密探突然闖入,7 月31日一大會議轉移到浙江嘉興南湖的畫舫上。 上海和浙江共同開發(fā)的上海到嘉興的紅色旅游線路已經成為國家精品紅色旅游線路。 上海淞滬抗戰(zhàn)紀念館、上海四行倉庫抗戰(zhàn)紀念館和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等紅色景點可以融合發(fā)展成滬寧抗戰(zhàn)紅色旅游路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