凃雅雅
摘要:在詩歌藝術(shù)創(chuàng)造中,“物象一旦進入詩人的構(gòu)思,就帶上了詩人主觀的色彩。這時它要受到兩方面的加工詩人的美學理想和美學趣味一方面,經(jīng)過詩人審美經(jīng)驗的淘洗與篩選,以符合另一方面,又經(jīng)過詩人思想感情的化合與點染,滲入詩人的人格和情趣。經(jīng)過這兩方面加工的物象進入詩中就是意象
關(guān)鍵詞:陶淵明;田園;詩歌
陶詩中的意象來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因為陶淵明多數(shù)的時光是在田園中度過的,所以,他的田園詩中選用的意象更多的是來自田園和自然界。陶淵明詩歌中的此類意象數(shù)量眾多,在緒論中我們已經(jīng)用具體的數(shù)字統(tǒng)計過,有《飲酒》組詩20首,除《止酒》、《述酒》外,還有很多題不言酒,但是實際上是飲酒或與酒事相關(guān)的詩歌40多首。寫松和菊的有二十處左右,寫到鳥的多達三十八處,還有二十多處寫到云,九處多提到桑等等。在他的田園詩中,從地上的草花樹木到空中的飛鳥雁鶴,再到天上的風云雨雪,都可以成為詩人借以言事、抒懷、說理的媒介,而且有的時候這些意象的構(gòu)造組合也是別具一格,顯示了詩人的別具匠心。袁行需先生說過:“不過是極平常的一條山澗,一只雞,一束照明用的荊薪,出自陶淵明筆下,便有了盎然的生趣,農(nóng)村生活的簡樸,鄰人的親切,以及鄉(xiāng)問風俗的醇厚,全都呈現(xiàn)在紙上,給人以美的享受。”是的,陶淵明的田園生活是辛苦的,但更是自由快樂的,從田間歸來后,在茅檐下飲上一杯自釀的酒,所有的疲憊和辛苦都隨風飄散;陶淵明的田園生活是平實的,住在簡陋的茅屋里,在田園中感受著大自然給予的豐厚饋贈,耕種、飲酒、寫詩,自食其力也自得其樂。放眼望去,周圍的眾多物象皆是那么可愛而有趣,它們成了詩人主觀情感的載體,生活因這些簡單平凡的意象而備顯充實與樂趣!
跨越千年的歷史,當我們重新回頭審視陶淵明的田園詩時,我們不應(yīng)忽視他詩歌中的意象。陶淵明詩歌中的意象灌注了作者太多的主觀情意,透過這些意象,詩人的人格、思想、理想、性情展露無疑。因此,把握、體察陶淵明詩歌的深義,探討研究陶淵明田園詩創(chuàng)作之原因也就要求我們做好對其詩歌中典型意象的解讀與剖析工作。袁行需曾指出:“菊花、松樹和酒是陶淵明的標志,也成為繪畫中代表陶淵明的元素?!贝艘嗾f明陶淵明詩歌意象在其詩歌創(chuàng)作中的重要性,同時也說明陶詩意象是陶淵明詩歌生成的重要因素。因之,欲探究陶淵明田園詩歌創(chuàng)作之成因,應(yīng)該以探求陶詩意象為切入點。毋庸置疑,陶淵明在詩歌藝術(shù)構(gòu)思中選擇了大量物象,有自然界的物象,如菊花、松樹、蘭花等;有人造的物象,如酒、草廬、墟煙;有虛構(gòu)的物象,如神仙、鬼怪等等,可謂豐富多彩、別具一格。為了論述的方便,下面筆者就陶詩中幾個典型意象進行分析,并試圖歸納、梳理出這些意象的創(chuàng)造對詩人田園詩歌的重要營造作用。
昭明太子蕭統(tǒng)在《文選·陶淵明文集》序中評價道:“有疑陶淵明詩篇篇有酒,吾觀其意不在酒,亦寄酒為跡焉?!碧岬教諟Y明,我們就不得不說一說他筆下的酒??梢哉f,詩人的酒和他的一言一行及詩歌中的一字一句都是分不開的;酒,無形中灑落在了他詩歌中的每一個角落。
眾所周知,在中國幾千年的文明史中,酒與文學幾乎是不曾分離的?!袄畎锥肪圃姲倨毙蜗蟮卣f明了酒與詩的關(guān)系,建安七子、竹林七賢……沒有一個不飲酒,也沒有一個人詩中不寫酒??梢哉f,酒對促進中國文學創(chuàng)作發(fā)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動作用。張潮在《幽夢錄》中云:“凡能詩者必能飲酒?!弊匀?,陶淵明也不例外,更為重要的是:“在詩中集中寫飲酒,以致形成一種文學的主題,應(yīng)當說還是自陶淵明始?!固諟Y明視酒為“佳人”、“情人”,從他以“但恨多謬誤,君當恕醉人”為托辭(《飲酒詩》二十首),便可以看出詩人與酒的密切關(guān)系。因為愛酒,詩人“我醉欲眠卿且去”的飲酒形象也如同酒一般成為了其田園詩中的典型意象之一。
一大早就聽到敲門聲,原來是田父懷抱著美酒來請詩人同飲。但是田父的目的并非單純是為了飲酒,他是想以酒為媒,勸說詩人重新出仕。在深受儒家思想影響的晉宋社會,陶淵明的隱居行為是很難得到人們的認可的。田父認為陶淵明隱居在鄉(xiāng)間小村,過著缺衣少食的貧困生活是不值得的、是不識時務(wù)的表現(xiàn),唯有出仕才是人生的正途。再看看陶淵明是怎么回答的 詩人并不拒絕田父的一番好意,但是一句“吾駕不可回”,則充分表明了詩人堅決的態(tài)度,拒不出仕的信念無法撼動,即使無法兼濟天下,也要獨善其身,讓我們看到了一個雖然身居陋巷卻矢志不渝的詩人形象。詩人將口常生活中的瑣細之事,如開門迎客、對酒談天都寫入詩中,敘述平淡自然,氣氛和諧融洽,讓人讀來親切自然,酒意象的運用進一步凸顯了詩人作品的高妙。
對于知識分子來說,參與體力勞動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是這種在田野里自由自在的勞動、與農(nóng)民真誠交往的生活,卻很對陶淵明的胃口。詩人在以自釀的美酒來慶祝豐收喜悅的同時,也深深地表達了對于勞動人民的深切同情,并進一步堅定了在躬耕田園中保持自己獨立人格的信心。詩人在躬耕與飲酒中產(chǎn)生體驗與感悟,由此而閃耀的思想光彩正是該詩的寶貴之處。
以上兩首詩主要寫了詩人在仕與隱之間的矛盾,而當詩人真正投入到農(nóng)村生活中時,他那些寫酒的詩就不可避免地會涉及到田園生活的苦與樂。在他那些散發(fā)著泥土氣息的田園詩歌中,一方面寫出了田園生活的歡樂;另一方面,作為一個中途改道而來的“農(nóng)民”,詩人也寫到了田園生活中的種種痛苦煩惱。
南風拂來,新苗因風而舞,仿佛鳥兒一般張開了翅膀。詩人在湖中洗耀,在水邊遠望,舉起酒杯一飲而盡,在朦朧醉意之中,詩人自得其樂,似乎和自然融為了一個整體。詩中這些平平淡淡的物象,一經(jīng)詩人筆觸,就給人以新鮮的感覺。詩歌整體顯得那么天真、那么自然,無怪乎長期得到人們的喜愛。
對社會的失望使性本嗜酒的詩人產(chǎn)生了“既然沒有凈土,不如飲酒;既然沒有如愿,不如飲酒”的想法,并將之付諸行動,同時也在飲酒中升華了自己的人格與夢想。這一點和以往的寫酒詩是不同的:陶淵明以前的詩中酒展現(xiàn)更多的是物質(zhì)性的酒,《詩經(jīng)》中的酒是祭祀時作為禮儀的詩歌,魏晉時的酒是宴飲詩歌,是為了和睦君臣之義、親朋之情甚至是忘憂而出現(xiàn)。而在陶淵明的田園詩中,詩人透過酒意象,真實自然的描寫了田園生活的苦與樂,直接明白的表達了自己的所思所感,一個最明顯的特點就是平淡的外表下蘊含著滿腔真摯深厚的感情。酒成為了情的化身,酒與陶淵明的心靈合二為一,詩人要做的就是順應(yīng)真實的性情。如《歸園田居》之五云:漉我新熟酒,只雞招近局。日人室中暗,荊薪代明燭。歡來苦夕短,已復(fù)至天旭?!睕]有豐盛的佳肴,自制的佳釀加上一只雞,便可以讓詩人邀友人同樂甚至通宵達旦,可是因為詩人的真情充溢期間,讓他的詩歌富有生活趣味,所以讀者一點也不覺得寒酸,反而給人以美的享受。李劍鋒說:“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阮籍是中國文學史上縱意飲酒的第一位詩人,而陶淵明是第一位以酒入詩的詩人?!弊鳛槲簳x飲酒詩的結(jié)束者以及后世酒詩的開創(chuàng)者,正是因為其田園詩歌中酒意象的完美創(chuàng)造才使得詩人名至實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