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林
[摘要]領導干部加強官德建設是推進新時代黨和國家各項事業(yè)的重要保障條件之一,官德建設是一項系統(tǒng)而復雜的工程,要充分汲取中國傳統(tǒng)官德思想中蘊含的豐富治國理政經驗和智慧,特別是忠君孝親、以民為本、廉為政本、克己奉公等內容,深入挖掘其深刻的思想內涵具有重要的意義。新時代官德塑造要堅持好干部標準,這是官德建設的指導性原則。新時代背景下,要注重將傳統(tǒng)官德思想進行創(chuàng)造性轉化和創(chuàng)新性發(fā)展,以堅持知行合一、堅持全面從嚴治黨、開展持續(xù)廣泛的教育實踐活動作為實現(xiàn)路徑。
[關鍵詞]領導干部;官德建設;好干部標準;實現(xiàn)路徑
[中圖分類號]D630.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0169(2020)11-0014-05
國無德不興,人無德不立。官德是從政者在管理國家和社會事務時,必須恪守的基本職業(yè)道德與政治操守[1]。中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中蘊含著非常豐富的治國理政的經驗和智慧,官德思想作為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深入挖掘其深刻的內涵與價值并將其進行創(chuàng)造性轉化和創(chuàng)新性發(fā)展具有緊迫的時代性。以官德思想改進領導干部的作風建設,加強領導干部的思想建設,在新時代背景下,對于滿足人民群眾對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具有十分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領導干部的官德建設,在繼承和弘揚黨的優(yōu)良革命傳統(tǒng)和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基礎上,立足新時代背景,創(chuàng)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領導干部官德建設理念,這些理念對于增強領導干部的道德品質和提高領導干部干事創(chuàng)業(yè)的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論意義和實踐意義。
一、傳統(tǒng)官德思想的豐富內涵
中國歷朝歷代都十分注重官德建設,早在西周時期,選拔官吏即以“知、行、圣、義、中、和”作為重要依據(jù)和準則。秦朝同樣注重官吏的德行,選拔官員堅持“五善五失”的原則。漢代及南北朝時期,選官制度實行“察舉制”,考察官員的主要標準集中在德、能、才等方面。隋唐及以后的1200余年歷史當中,科舉制度成為選拔官員最重要的制度規(guī)范,堅持以德選賢,推崇官員德行在從政當中的重要作用。在如此豐富的治理實踐過程中形成了影響深遠的官德思想,其中,忠君孝親、以民為本、廉為政本、克己奉公等思想是當下領導干部加強官德、政德建設的重要思想資源。
(一)忠君孝親
忠孝理念是傳統(tǒng)官德當中最被看重的德目,在朝盡忠、在家盡孝是中國古代士大夫所追求的崇高道德境界。在古人看來,忠與孝兩者具有內在一致性,古語有云:“賢門出孝子,孝門出賢臣”。“忠”既是個人修身的前提和基礎,同時也是為官從政的根本與要求。孔子曾勸誡為政者要做到“居之無倦,行之以忠”。作為一名領導干部,只有盡心竭力、忠誠于自己的工作和崗位,才能夠避免成為一名昏庸無能之人;也只有忠誠于自己的國家和民族,才能夠不至淪落成一個奸邪之臣。領導干部在從政過程中,必須嚴格踐行忠的理念,忠于自己的良知,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忠于他人所托之事,待人以忠;忠于國家和民族,鞠躬盡瘁,盡忠報國。“孝”是個人塑造道德人格的起點,常言道:人不孝其親,不如禽與獸。孝道思想是中華民族歷來十分重視的一項道德條目,儒家思想家認為,贍養(yǎng)雙親、孝敬父母是天經地義之事,若不踐行孝道主張,則被看作是大逆不道的行為,要受到極為嚴厲的處罰。孝道不僅強調要給父母以物質生活上的保障,還應在精神層面孝順,“孝有三等,大孝尊親,其次弗辱,其下能養(yǎng)”(《禮記·祭養(yǎng)》)。擴展開來,還要做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這些方面都體現(xiàn)傳統(tǒng)官德文化中對從政者的道德要求。
(二)以民為本
民本思想是中國古代官德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尚書》中“民為邦本,本固邦寧”即是中國民本思想的最早起源,其思想內涵便是強調百姓是國家的根本,只有百姓安居樂業(yè),國家才能夠安寧?!懊袼邸钡乃枷敫菍鹘y(tǒng)民本思想推向了新的高潮,這一思想主要強調的就是“民”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百姓是君主進行治理的基礎,此種思想對于束縛皇權具有一定的積極意義。統(tǒng)治者能夠體恤人民疾苦,施行王道,不僅能夠使統(tǒng)治安穩(wěn),也能惠及民生。民本思想在歷朝統(tǒng)治者治理國家的過程中,都具有重要的地位,孟子主張“得民心者得天下”,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黃宗羲曾講到,天下之大絕非一人所能獨治,因此必須聚攏天下賢才。而我出仕為官是為了天下蒼生,并非單獨為了君主;為官是為了民眾福祉,并非單獨為了一家之姓[2]。這些思想和觀點的提出,其用意都在于勸誡統(tǒng)治者要關心人民疾苦,知民生之多艱。
(三)廉為政本
“廉”的基本要求就是廉潔自律,不義之財、不義之禮皆不可取,要潔身自好,不可自取其辱。“廉”歷來被看作是“國之大維”,廉潔與否對從政者來講,是至關重要的一項標準。廉者,政之本也,民之表也;貪者,政之禍也,民之賊也[3]。明代官員郭允禮曾提出,下屬并不畏懼我嚴肅,而畏懼我清廉;百姓不以我能力出眾而服膺,而會稱贊我公正。因為公正產生清明,廉潔導致威信。郭允禮極力倡導從政者要勤政廉政,公私分明。明代昌坤則講到,“世情宜淡,立志貴剛。剛則欲不能出,淡則欲念不起”。減少欲望是清廉為官的前提,這些古代官德思想,其用意在于指導著人們向上向善,不忘百姓。廉潔是領導干部能夠遵紀守法、勤勉務實、為民服務的重要前提和保障,要充分挖掘古代官德思想中的“廉為政本”理念,使領導干部能夠做到清廉公正。
(四)克己奉公
歷代統(tǒng)治者都十分重視各級官員是否具備公正無私、心存敬畏、慎獨慎微、遵紀守法等修養(yǎng),官員必須擁有克己奉公的良好品質。早在秦朝,秦律即要求官員以“廉而毋刖,強良不得,君懷臣忠,父慈子孝”等作為行為準則。漢唐盛世統(tǒng)治者無不從失敗教訓中汲取治國經驗,勸誡百官兢兢業(yè)業(yè)、勤政廉潔。宋代將對官員的要求制度化,根據(jù)文武官員的不同職責與特點,頒布《誡諭百官辭》,強調文官要清心、奉公、修德、責實、明察、勸課、革弊等,此謂之“文七條”。在古代國家治理當中,官員的道德修養(yǎng)是考核的重要因素?!靶奁湫闹纹渖?,而后可以為政于天下”,官員個人的修身是參與治國理政的前提和基礎,只有個人具備良好的道德品質,才能夠為國家和社會做貢獻。
二、新時代背景下領導干部官德塑造的原則
新中國成立71年來,我國在各個領域均已取得了偉大的發(fā)展成就,成就的取得源于中國共產黨始終將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的初心和使命[4]。但是我們仍要清醒看到,當前國際局勢特別是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的趨勢下,我國所面臨的挑戰(zhàn)是十分嚴峻的。中國共產黨的初心和使命要求黨員領導干部必須擁有較高的思想道德素質和良好的為官從政道德標準。因此,踐行“信念堅定、為民服務、勤政務實、敢于擔當、清正廉潔”[5]412的新時代“好干部標準”,不僅是官德塑造的重要指導性原則,同時也是有效解決當前我國發(fā)展中各種問題的重要保障。
(一)堅持信念堅定
縱觀中國革命歷史,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之所以能夠帶領中國人民實現(xiàn)革命、建設和改革的一系列偉大發(fā)展成就,源于他們對馬克思主義的信念和對共產主義遠大理想的堅定與執(zhí)著。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理想信念就是共產黨人精神上的鈣”[6],當領導干部的理想信念缺失抑或不堅定的時候,就容易出問題,實踐中有眾多的案例可以證明:精神上缺鈣最終必然會導致軟骨病。新時代黨員領導干部堅持信念堅定,突出表現(xiàn)在要忠于黨的事業(yè)、忠于人民,始終堅持馬克思主義信仰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信念,始終旗幟鮮明講政治,不為各種嘈雜的聲音所干擾,不為任何艱難所擊敗,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實現(xiàn)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強國的偉大目標而奮斗。
(二)堅持為民服務
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我們黨一以貫之的宗旨,這既是黨員領導干部干事創(chuàng)業(yè)的指導,也是好干部的內涵要求。在新中國成立以來,涌現(xiàn)出的一大批好干部,如焦裕祿、孔繁森、楊善洲、廖俊波、谷文昌等等,他們無不是具有濃厚的家國情懷與人民情懷,他們始終心系人民,為民服務,是人民公仆的典范與代表。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永遠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奮斗目標”[4],要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fā)展理念。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收官之年,各級領導干部必須堅持“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工作路線,敢于正視和面對群眾面臨的實際困難,心無百姓莫為官,作為黨的干部,一定要時時刻刻把群眾的冷暖掛在心上,真心誠意地為人民群眾辦實事、做好事、解難事。在發(fā)展過程當中,要堅持發(fā)展為了人民、發(fā)展依靠人民、發(fā)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三)堅持勤政務實
正所謂空談誤國,實干興邦,楊善洲同志作為一名優(yōu)秀共產黨員,在工作期間始終保持艱苦樸素的本色,廉潔奉公、全心為民、勤奮工作,為保山地區(qū)經濟社會發(fā)展作出了突出貢獻。退休之后,毅然回到家鄉(xiāng)施甸縣大亮山承包林場義務種樹。22年間,他帶領當?shù)馗刹咳罕娭矘湓炝?.6萬畝,林場林木覆蓋率達87%以上,把昔日的荒山禿嶺變成了如今的一方綠洲,有效改善當?shù)刈匀画h(huán)境的同時,更極大提高了當?shù)厝罕姷纳钏?。楊善洲樸實、務實、扎實的工作作風,為廣大黨員干部樹立起官德修養(yǎng)的典型范本。勤政務實就是要求廣大黨員干部“謀事要實、創(chuàng)業(yè)要實、做人要實”,勤于調查研究,勤于溝通了解群眾困難,勤于思考解決發(fā)展困境。發(fā)展不是一蹴而就的,要以歷史的眼界去擔當起對人民的責任與使命。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功成不必在我”即是要求全體黨員干部樹立正確的政績觀,一切工作要以群眾能夠得到真實惠為原則,勤政務實即是強調各級領導干部要將自己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新時代偉大的事業(yè)當中去,不圖虛名、不務虛功。
(四)堅持敢于擔當
堅持原則、敢于擔當是黨員和領導干部必須具備的品質與素質,也是黨能夠戰(zhàn)勝困難、實現(xiàn)發(fā)展的重要保障,擔當?shù)拇笮≈苯芋w現(xiàn)著領導干部的格局,擔當?shù)拇笮∫矝Q定了領導干部事業(yè)的大小。沈浩同志作為一名優(yōu)秀共產黨員、模范基層干部和人民的好干部,其在小崗村的工作經歷,充分體現(xiàn)了黨員干部的擔當精神。面對小崗村長期以來形成的歪風邪氣,沈浩下定決心抓典型來弘揚正氣,“小崗村正氣不揚,無以發(fā)展”[7]111。面對一些威脅與恐嚇,沈浩迎難而上,運用法律武器推動依法治村,“光有制度還不行,必須嚴格遵守,要敢于執(zhí)行,不怕邪氣”[7]150。好干部必須要有責任重于泰山的意識,為了黨和國家的事業(yè),絕不可做“兩面派”“老好人”,要以巨大的責任和使命擔負起對國家和人民的使命,不負黨和人民的重托。
(五)堅持清正廉潔
廉潔是黨員干部的政治底色,只有做一名清正廉潔的干部,才能夠取信于民,只有合理合規(guī)使用手中的權力,才能夠真正贏得民心。從“打虎拍蠅”的結果來看,受到黨政紀處罰的干部出現(xiàn)墮落的主要原因就是喪失理想信念,損公肥私,濫用職權。面對當前物欲橫流的現(xiàn)狀,作為黨的領導干部必須要有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能夠對抗誘惑和挑戰(zhàn),常懷律己之心,以黨的紀律作為從政的紀律要求,同時提高對自己的道德要求,不拿原則當人情,不拿權力作交換。領導干部要培養(yǎng)自己高尚的道德情操,發(fā)揚艱苦樸素的革命優(yōu)良傳統(tǒng),自覺遠離低俗趣味,涵養(yǎng)浩然正氣之風。
三、新時代背景下官德塑造的實現(xiàn)路徑
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在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tài)等諸多領域都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發(fā)展成就,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正風肅紀,黨風政風民風實現(xiàn)根本性好轉。但是我們還是應該清醒看到,當前黨員領導干部的官德建設仍然存在著一些比較突出的問題,主要表現(xiàn)是官德教育的制度化規(guī)范仍有待加強,官德教育的內容相對空泛,現(xiàn)實中存在的問題回應性較差。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領導干部官德修養(yǎng)“既要立意高遠,又要立足平實”[5]173。立意高遠與立足平實的辯證統(tǒng)一,體現(xiàn)了習近平總書記官德塑造理念實現(xiàn)路徑的核心要求。
(一)堅持知行合一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道不可坐論,德不能空談。于實處用力,從知行合一上下功夫?!盵5]173知行合一是做好各項工作的重要方法論指導原則,其核心要義是學習理論知識與在實踐中落實黨的各項方針政策保持內在的邏輯統(tǒng)一,兩者缺一不可,只有將兩者有機結合起來,才能夠真正成為一名心懷人民、知行合一的領導干部。
首先,要堅持讀書以修德。習近平總書記向來重視通過讀書提升自己的精神品格,在梁家河的青春歲月中,書籍是陪伴他度過那段歲月的親密伙伴,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讀書學習是領導干部加強黨性修養(yǎng)、堅定理想信念、提升精神境界的一個重要途徑?!盵8]在工作過程中,要自覺加強理論學習,深刻鉆研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中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中國革命和建設的歷史經驗、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等內容,這些方面的知識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提升領導干部的官德修養(yǎng),對于領導干部做到明辨是非善惡、完善道德品格、強化理想信念具有重要的思想引領作用。
其次,要強化道德踐行。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知是基礎、是前提,行是重點、是關鍵。領導干部要自覺將官德建設落實在具體工作當中,努力踐行為人民服務的宗旨。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經常反躬自省,在實踐中修身養(yǎng)性?!盵9]領導干部要注重加強主觀與客觀世界的改造,有機將兩者結合起來,實現(xiàn)內在辯證統(tǒng)一。具體來看,在工作過程中,要將國家和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培育自己的家國情懷與人民情懷,努力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嚴格要求自己,在道德理念和道德情感的指導下,在實踐工作中實現(xiàn)為民、務實、擔當、清廉。
(二)以全面從嚴治黨作為紀律要求
全面與從嚴具有內在的辯證統(tǒng)一關系,全面即是要求在管黨治黨過程中全體黨員都在此范圍內,要求的內容具有整體性和系統(tǒng)性;從嚴即是體現(xiàn)黨建標準的高與嚴。領導干部官德塑造既要強調道德力量的重要作用,同時也要以嚴格的紀律作為保障。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官德建設在強調自覺的同時,更應該強調與法制等強制手段的配合?!盵10]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黨內法規(guī)制度的建設,依法治國與依規(guī)治黨相結合,制定了諸多黨內法規(guī),從根本上扭轉了黨風政風社風民風,黨員領導干部的官德塑造獲得了很大程度的成功。具體來看,中央八項規(guī)定是黨的十八大全面從嚴治黨的“先聲”,實踐證明,八項規(guī)定絕非“一陣風”,8年來的治理實踐充分證明了這一規(guī)定對于促進領導干部守法依規(guī)具有重要的強制性約束作用?!吨袊伯a黨巡視工作條例》是黨內監(jiān)督的一把利劍,是落實全面從嚴治黨、依規(guī)治黨的制度利器,《條例》的出臺及實施充分彰顯了黨中央持續(xù)推進反腐敗斗爭的堅決態(tài)度與決心,《條例》實施以來,取得了顯著的成效,對于強化黨風廉政建設和加強領導干部官德建設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吨袊伯a黨廉潔自律準則》《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是全面從嚴治黨重要的制度成果,將加強黨員領導干部道德自律與強制處罰措施相結合,兩者相輔相成,對全面從嚴治黨起到重要制度性規(guī)范作用。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我們黨作為馬克思主義執(zhí)政黨,不但要有強大的真理力量,而且要有強大的人格力量。”[11]中國共產黨作為馬克思主義政黨,在黨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完成歷史使命的進程中,嚴肅黨內政治生活、純凈黨的政治生態(tài)是我們黨區(qū)別于非馬克思主義政黨的顯著標識。新時代背景下,推進領導干部政德、官德建設就必須持續(xù)營造風清氣正的黨內政治生態(tài),這是黨的事業(yè)能夠取得更大成功的關鍵因素之一。
(三)開展持續(xù)廣泛的教育實踐活動
加強領導干部官德修養(yǎng)水平,除了依靠法律法規(guī)和制度,還要依靠系統(tǒng)完備、持續(xù)廣泛的道德教育。因此,通過開展各項教育實踐活動,是實現(xiàn)和推動黨員領導干部官德教育常態(tài)化、制度化和規(guī)范化的重要保障機制。
針對黨內存在的“四風問題”,黨中央在全黨范圍內開展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意圖通過教育的方式幫助各級領導干部樹立起為民、務實、擔當、清廉的行為規(guī)范,提升官德修養(yǎng)水平。實踐證明,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對于領導干部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fā)展理念、提升官德修養(yǎng)水平起到了積極的作用。面對當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十種新表現(xiàn),領導干部要自覺回避出現(xiàn)類似問題,以嚴格標準要求自身行為?!叭龂廊龑崱睂n}教育實踐活動直接指向了領導干部的官德修養(yǎng),“既嚴以修身、嚴以用權、嚴以律己,又謀事要實、創(chuàng)業(yè)要實、做人要實”[5]173?!叭龂廊龑崱奔劝▽︻I導干部為政之道的要求,也包括道德準則,用意就在于通過集中學習、專題黨課、專題研討和查擺整改等形式,培養(yǎng)忠誠、干凈、擔當?shù)母刹?。開展“兩學一做”教育實踐活動,將學習的群體從“關鍵少數(shù)”擴展到全體黨員隊伍,用意在于通過學習黨章黨規(guī)、習總書記系列講話精神,做一名合格的共產黨員。“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要求全黨用黨的創(chuàng)新理論武裝頭腦,推動新時代黨的各項建設不斷前進。這就要求黨員干部不斷深入學習黨的歷史,提高黨性修養(yǎng)水平,進一步發(fā)揮先進模范作用。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在今后領導干部官德塑造過程中,教育實踐活動仍要發(fā)揮巨大的作用。
新時代要有新氣象、新作為、新?lián)?。官德塑造是一項長期系統(tǒng)工程,各級領導干部要以中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作為修身指南,以好干部標準作為從政參照,在具體工作過程中堅持知行合一、遵守全面從嚴治黨相關要求、積極開展教育實踐活動,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不斷提升官德修養(yǎng)水平,以嚴謹審慎的工作態(tài)度,勇敢承擔起全面小康社會建設和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強國目標的歷史使命,勇于克服困難,真正把手頭的工作做成一番事業(yè)。在加強官德塑造過程中,要積極從傳統(tǒng)官德精華中汲取養(yǎng)分,加以創(chuàng)造性轉化和創(chuàng)新性發(fā)展,使之能夠為新時代官德建設提供有益的指導和幫助,為各級領導干部做人與做官提供思想啟迪,要在全黨范圍內不斷強化好干部標準對于領導干部的思想道德塑造作用,堅持理論學習與干事創(chuàng)業(yè)的內在統(tǒng)一,堅持全面從嚴治黨,在持續(xù)、廣泛的教育實踐活動中不斷強化領導干部的官德水平,為新時代黨和國家各項事業(yè)的進步提供堅強的保障。
參考文獻:
[1]王杰.從傳統(tǒng)官德中汲取為官從政智慧[J].中國領導科學,2018,(1):94-96.
[2]黃宗羲.黃宗羲全集[M].浙江: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4.
[3]董風華.反腐須用重典——讀包拯乞不用贓吏疏[J],南方論刊,2004,(10):30-31.
[4]習近平.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N].人民日報,2017-10-28.
[5]習近平.習近平談治國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6]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習近平關于全面從嚴治黨論述摘編[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6:57.
[7]沈浩.沈浩日記[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0.
[8]習近平.領導干部要愛讀書讀好書善讀書[N].學習時報,2009-05-18.
[9]習近平.領導干部要帶頭樹立八個方面的良好風氣[J].黨建研究,2007,(5):6-8.
[10]習近平.用權講官德 交往有原則[J].求是,2004,(19):36-38.
[11]中共中央宣傳部.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讀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115.
責任編輯:王玉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