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麗紅
(貴州省惠水縣第五中學 貴州 惠水 550600)
師生互動對于初中音樂教學的意義至關重要,初中音樂教師要重視發(fā)揮互動教學對提升音樂教學效果的實質性作用。音樂是一門與美有關的學科,具有欣賞性、生動性、藝術性等特點,相比文化課教學,更容易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素質教育理念下的初中音樂,不再是簡單的老師教唱幾首歌曲,還涉及很多樂理知識、音樂鑒賞技巧等,而是以培養(yǎng)學生音樂素養(yǎng)、審美意識為最終教學目標。要想實現(xiàn)這一切,良好、和諧的師生互動必不可少。
部分教師在課堂上開展教學互動的效果不理想,主要原因是依然以自我為主體,沒有尊重學生主觀意志。因此在互動中要考慮到實際情況,對方式方法做出適當調整,這樣會更加具有針對性,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欣賞音樂的時候,讓學生去打開思路,用發(fā)展眼光看待問題,才會有深入的認識,不斷提高自身綜合素質。鼓勵他們說出自己的想法,學生慢慢就會養(yǎng)成良好習慣,在獨立思考中找到正確答案。聽取學生對音樂欣賞課互動教學的建議,對策略進行適當調整和改變,保證達到更好的效果。
良好的音樂課堂互動情境是增強師生互動有效性,構建高效音樂課堂中不可或缺的一個要素。在新一輪初中音樂課改背景下,課程內容等資源日益豐富,教學形式也越來越多,但是為了順利地創(chuàng)設可以激發(fā)學生學習音樂知識的興趣,教師需要注意密切關注初中生的身心發(fā)展特征、興趣點與思維認知規(guī)律等,靈活地運用多媒體技術、游戲活動、講故事等為學生創(chuàng)設一個能夠引發(fā)他們情感的音樂知識學習互動情境。此外,在為初中生創(chuàng)設互動教學情境期間,教師要注意本著“動態(tài)化”情境設計原則,時刻注意立足于音樂課堂教學的實際情況,通過靈活調整課堂教學內容與方式等來營造一個良好的音樂課堂教學氛圍,以此激活學生的思維,提高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和熱情,讓他們更加樂于在所構建的互動情境中通過教師開展有效互動。
除了從學生是否通過課堂學習而有所收獲來評價課程教學的質量外,同樣可以從師生雙向互動的有效性來評價初中音樂課堂是否有效,力求使學生通過音樂課堂之間的默契配合和有效互動來使雙方都可以有所收獲,有所得,最終實現(xiàn)教學相長的音樂教學目標。在課堂上,教師可以靈活地運用表演法等一些趣味性比較強的互動學習方法,借助這種互動表演的情境創(chuàng)設可以使學生在配合著歌曲和舞蹈進行相互表演的過程中深化他們對音樂內涵的理解,同時也有助于讓學生在思想情感碰撞中提升他們的音樂表現(xiàn)力。在指導學生表演的過程中,教師需要充當組織者與引導者的身份,同學生積極開展有效互動,旨在有效激活初中音樂課堂的活力,增加課堂教學的靈性,使初中生可以在對音樂進行賞析的過程中感知、發(fā)現(xiàn)、體會與創(chuàng)造美,這對提升師生互動有效性具有積極的意義。
音樂的感染力是非常強烈的。在音樂教學的實際開展中,只有讓學生經(jīng)歷親身的體會和感受,才能使得學生和音樂在情感和思想上引起共鳴,才能使得學生對音樂的理解和印象變得更加深刻。所以,在課程開展的過程中,教師也應該不斷的借助師生間的互動,使得學生的音樂體驗得到不斷地深化等,使得學生在感性上的體驗得到不斷的加強,使得課程中的互動效果不斷提升。例如,在音樂課程的實際開展中,教師應該將新課改作為導向,大力的推進“自主學習”這一模式。應該讓學生在靜謐或激昂的環(huán)境下不斷的表現(xiàn)音樂、感悟音樂、理解音樂、學習音樂等。也應該在引導學生的基礎上,讓學生擁有更多的成功體驗、鍛煉機會、展示舞臺等。這樣可以讓學生從原本的“被動”逐漸地轉變成“主動”。不斷地在音樂活動中展現(xiàn)自己的主體精神。從而在師生的共同努力下使得良好的氛圍得到不斷的構建,使得最終的教學效果達到最佳。
音樂是一門藝術,通過它可以發(fā)現(xiàn)美的眼睛,它是通往心靈的窗口。因此,教師要引導學生對于大師的優(yōu)秀作品進行細致分析,感悟其中節(jié)奏的運用,感悟其中的韻律,節(jié)奏,樂器等等,分析他們之間的關系,把握作品運用的規(guī)律,并把它進行總結,轉化成自己的知識,在今后自己的創(chuàng)作中,轉化成自己的經(jīng)驗,加以運用。教師要督促學生進行大量的分析,充分體味音樂中的情感,音樂中所要表達的內容,對音樂進行逐步的理解和運用,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欣賞力。
課堂效果的好壞,不僅僅是學生的水平?jīng)Q定的,與教師的狀態(tài)和教學模式也具有巨大關系。學生是教學的主體,教師所有的事情都必須為學生服務,教師在教學初期會經(jīng)常督促學生,為學生提供各種音樂相關資料,但久而久之,教師的積極性也會有所下降,部分教師會因為怕麻煩,而不再為學生提供音樂資料,這其實是一種不負責任的行為,對學生的不負責。教師應樹立起責任意識和義務意識,不斷提升自己的教學素質,克服自己的懶惰,為學生創(chuàng)造源源不斷地實驗條件,對于教育事業(yè)不斷發(fā)展的現(xiàn)在,教師應努力嚴格要求自己的行為,努力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改正自己的教學缺點。
在初中音樂教學工作開展時,為提升學生的音樂核心素養(yǎng),教師需深入了解學生身心成長規(guī)律,基于學生的需求設計音樂問題。通過音樂故事的引導,培養(yǎng)學生音樂鑒賞能力。在優(yōu)秀音樂文化節(jié)目的互動探討下,啟發(fā)學生的音樂細胞,不斷激發(fā)學生的音樂創(chuàng)作力,提高初中學生的音樂學習質量與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