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金鳳
(江蘇省宿遷市宿城區(qū)屠園實驗學校 江蘇 宿遷 223800)
目前我國小學生問題意識比較淡薄。在課堂上,只要是學生能夠提出的問題,哪怕一個稚嫩的問題,因為提出一個問題,說明了學生心理是一種從已知走向未知的過程,是創(chuàng)新意識的集中體現(xiàn)。因此,教師在平時的語文閱讀教學中要注重鼓勵學生標新立異,突破常規(guī),追求求異的思維,讓他們能夠提出屬于自己的獨特的見解。教師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要注意呵護學生的問題意識。激發(fā)學生提問的熱情。下面筆者將闡述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問題意識的策略:
教師要改變傳統(tǒng)的權(quán)威形象,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變“師道尊嚴”為“教學相長”。要甘于“蹲下來”看學生,尤其要善待我們的后進生,要抓住他們的優(yōu)點,哪怕是一個小小的閃光點,給予他們及時具體的表揚,要讓他們能夠感受到被關心,被呵護的溫暖。在教學中平等地對待我們的每一位學生。
在具體的教學中,筆者努力做到以下幾點:
1.1 平等。正如劉國正先生所說的:“語文教學要追求活,怎樣才算是活呢?教學活動要能撥動學生的心弦,激發(fā)學生的感情,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不是我教你學,也不是我啟你發(fā),而是教與學雙方在教學活動中做到融洽的交流。教師引著學生走,學生推著教師走,教師得心應手,學生如坐春風,雙方欲罷不能,其樂融融?!雹龠@種理想的教學境界是我們一線語文教師所努力追求的。
1.2 親和力。教師本身要盡量具有很好的親和力,要親切地對待學生,讓學生能夠感受到被關心,被呵護的溫暖,縮短師生之間的心理距離。教師不能一個人說了算。要用心傾聽學生的心聲,達到師生認識上的一致,情感上的共鳴。教師有錯就改,虛心向?qū)W生學習他們的長處與優(yōu)點,達到教學相長。
1.3 激勵。教師要善于鼓勵學生?!皵?shù)子十過,不如獎子一長?!薄敖虒W的藝術不僅在于傳授知識,更在于激勵、喚醒和鼓舞。”要恰當?shù)剡\用賞識教育,發(fā)現(xiàn)學生身上的閃光點,給予肯定,給予正面的引導,讓學生在學習中不斷地得到滿足和快樂。
傳統(tǒng)語文課堂一般是以教師的講解為主,教師講,學生隨著教師的講解而活動,“要跟上老師的思路啊”這是教師的口頭禪。學生缺少了自己的思維空間,學生的大腦被老師所牽制,學生缺少了自我發(fā)揮的空間。而在我們的教學中,真正的學習的主人是我們的學生,他們才是知識的探求者,真理的發(fā)現(xiàn)者。教師要想方設法地保障學生的主體地位:放手讓學生觀察事物的特征,讓學生探索文章的思路,讓學生自己去突破重點難點,讓學生自己去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讓學生自己去總結(jié)驗證結(jié)論等等。要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給學生提供多一點的思考時間,不能急功近利;多一些活動的時間,可以打破傳統(tǒng)的課堂模式,三到六人為一小組,學生也可以離開自己的座位,和自己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同質(zhì)疑、探討。多給學生交流的機會,多一點討論,少一點灌輸,多讓他們體會到成功的快樂,多讓學生積極地參與到整個課堂的教學中來。
師生之間的民主、平等、和諧的關系有利于學生問題意識的產(chǎn)生,并且教師對學生的質(zhì)疑與提問所持的正確的乃至贊賞的態(tài)度更促進了學生產(chǎn)生更多的問題。葉瀾教授說:“課堂教學是一個師生間積極互動的過程?!弊鳛榻處煈摲e極地認真地傾聽學生提出的問題,對學生提出的表達不清楚的問題,應和學生們一道討論,把問題聚集,幫助他們理清問題的來龍去脈。對于學生提出的問題有一些不完善甚至是不對的地方,教師應該肯定其能夠質(zhì)疑的行為,把學生的閃光點給挖掘出來,比如肯定其細心,贊美其用心思考。我們暫且不論問題的對與錯,教師不能嘲笑學生,還應該正確引導全班的其他同學不能取笑這樣的學生,更應該引導其他的學生向這樣的積極提問的學生學習,學習他們敢于質(zhì)疑的精神。對于學生所提出的問題,無論是復雜的還是簡單的,無論是重要的還是次要的,教師都要及時解答,即使當時解答不出來,也要給出一定的解釋。教師要關注每一個學生,鼓勵他們敢于多多提出屬于自己的問題,對學生多鼓勵,多激勵。
在學習統(tǒng)編版小學語文五年級下冊《落花生》時,我們班一個平時很少說話的學生看到別的同學都在積極提問題,他也提出了一個:為什么文中用“姐弟幾個”?而下文卻說是姐姐、哥哥和我。我聽了特別高興,夸獎他能認真聯(lián)系上下文,讀書非常用心和細心,狠狠地表揚了他一頓。后來,每次上課,他都變的越來越積極,提出了很多讓老師意想不到問題。
老師的贊賞激勵的方法能夠保護孩子的自尊心,讓提問題的學生有了一種成就感,所以老師對于學生的問題意識最重要的就是保護和肯定,讓每一個孩子都能體驗到成功的快樂。哪怕是一點點成功的快樂,學生們都會銘記在心,一點點的成功包含著一種對自我的肯定,自我的賞識與自我的激勵。
我們一線的教師在語文的課堂上一定要牢記陶行知先生的“發(fā)明千千萬,起點是一問”,“學非問不明”的至理名言,想方設法,激發(fā)學生的問題意識的熱情,使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越來越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也會隨之越來越高。
注:
①劉國正.也談一個“活”字[J].課程教材教法,2010(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