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德化縣龍潯中心小學寶美分校 林春華
作文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是培養(yǎng)學生書面表達能力、觀察能力、思維能力以及促進學生語文素養(yǎng)發(fā)展的重要途徑,能幫助學生正確理解和運用祖國的語言文字,在語言的積累中發(fā)展思維,使學生具有初步的寫作能力?!读x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寫作教學應貼近學生實際,讓學生易于動筆,樂于表達,應引導學生關注現(xiàn)實,熱愛生活,積極向上,表達真情實感?!贝送?,標準還指出:“要注重開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潛能,促進學生持續(xù)發(fā)展?!薄肮膭钭杂杀磉_和有創(chuàng)意的表達。”目前寫作教學進行著程序化、標準化的訓練,忽略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的培養(yǎng),導致學生作文出現(xiàn)內(nèi)容空洞、思想僵硬、無處著筆等問題。在此背景下,重視小學作文教學,以個性化視角為基礎優(yōu)化教學策略無疑具有重要的價值與意義。
在傳統(tǒng)的作文教學中很容易出現(xiàn)“應試式”的教學觀。應試式的作文教學觀使得教師的作文教學帶有很強的功利性,教師的所有教學都是圍繞考試進行,教學的唯一目標就是想方設法提高學生的成績。圍繞考試進行的作文教學嚴肅而壓抑,在這樣的寫作環(huán)境中孩子又怎么能夠愉快地學習呢?這種教學觀念只會讓學生逐漸失去寫作熱情,阻礙學生個性和創(chuàng)造性的發(fā)展。教師必須拋棄這種不正確、不健康的教學觀念,立足個性化的視角樹立積極向上的教學觀,給予學生更多自主創(chuàng)作的機會。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多和學生進行交流,給予學生更多傾訴自己心聲的機會,鼓勵其表達真實的想法,拋開一切顧慮,用自己的筆寫自己真正想寫的內(nèi)容。讓學生在自由的環(huán)境下展開寫作的翅膀,解放他們的天性。此外,個性化視角還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當把自己放在和兒童一樣的高度,試著用兒童的眼光看待世界,以包容的態(tài)度對待學生的作文,不要把自己的思想強加給學生。比如在寫《我的煩惱》時,孩子的煩惱可能是丟了心愛的文具,也可能是和好朋友發(fā)生了爭執(zhí),這類在成人看來不值一提的事情卻是兒童世界里的煩惱。教師一定要考慮小學兒童的年齡特征,不要把成人的思想強加給孩子。
首先,走進作文教學課堂,研究者發(fā)現(xiàn)大部分教師采用的教學方法都是講授法,也就是課堂教學中最常見的教師在前面不停地說,學生乖乖聽課的一種教學方法。其次,在當前這樣一個過分看重成績的環(huán)境影響下,教師常常會在不知不覺中偏離了作文教學目標,圍繞著考試和分數(shù)進行教學,過分強調(diào)學生作文內(nèi)容的規(guī)范性。一些教師會把自己的一套寫作模式套用在學生的作文上,教師往往會規(guī)定學生的作文一共分為幾個部分來寫,以及每個部分分別寫什么內(nèi)容,最后又應該如何結尾。并且只允許學生寫積極向上的,具有思想性的內(nèi)容,導致學生的作文模式化、成人化傾向嚴重,脫離學生的生活,缺少孩子應該有的童真童趣。雖然這種教法可以讓教師在短時間內(nèi)向學生傳授大量的知識,也確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幫助學生拿到一個較高的作文分數(shù),但是這樣的教學方法卻很難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教師要明確自己面對的教學對象是小學中年級的學生,他們剛剛邁入寫作的門檻,這樣的教學法容易讓他們失去對寫作的興趣和熱情,造成“填鴨式”的教學效果。小學中年級學生雖然處于具體形象思維向抽象邏輯思維過渡的階段,但是他們的思維依然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因此教師應該充分考慮到這個年齡階段孩子的個性化特點,靈活運用各種教學方法,輔以演示和參觀,讓他們能夠更加輕松愉快地動筆。
批改評價作文是教師幫助提高學生寫作水平的重要手段,科學合理的評價可以給予學生良好的反饋。但從實際情況來看,大部分小學教師對學生的作文要求過高,在批改時忽視小學低年級學生的心智水平,尤其是對于低年級學生的作業(yè)批改而言,會不時受中高年級作文的相關要求來批改,尤其是大多教師的評價方式等級分明,通常就是優(yōu)秀、良好或不及格,這種評價方式不僅過于主觀,學生也得不到具體的修改意見,學生過分關注作文的最后成績,并且如果總是拿到不及格這樣的評價將嚴重挫傷學生的寫作積極性。教師應該明確的是,對于小學生的寫作而言,興趣和習慣不可或缺。因此,教師在評價時,首先應當肯定學生主動寫作的行為,關注學生獲取材料的方式。其次,用個性化的修改意見代替評級制,讓學生明確自己寫作中具體哪里存在問題,修改做到有的放矢。教師還可以選擇一些優(yōu)美的句子作為評價語同學生分享,既能給學生學習的機會,又能提高學生寫作的熱情。最后,評價方式應當充分考慮到每個學生的特點,例如對于外向的學生在給出修改意見時可以較為直接,但對于內(nèi)向的學生則應注意更多地使用比較委婉的方式,耐心地給予學生指導,幫助培養(yǎng)他們的寫作信心與熱情。
綜上所述,作文教學始終是語文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小學作為作文教學的開端和基礎階段,更是發(fā)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小學語文習作教學中,興趣是先導,學生的積極性是提升教學質(zhì)量的重要保障。因此,對于小學語文教師而言,作文并不需要“填鴨式”的強制性教學,教師更應扮演好自身輔助者的角色,更加注重教學的個性化,鼓勵學生自主地、真切地去表達自身情感,讓學生感受到寫作是具有價值和積極作用的。以此為基礎發(fā)展學生的個性化寫作能力與創(chuàng)造能力,為其未來的語文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