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衣娜·吾布斯汗
(新疆阿勒泰地區(qū)布爾津縣禾木哈納斯蒙古民族鄉(xiāng)寄宿制中心小學 新疆 布爾津 836600)
由于語言環(huán)境以及生活環(huán)境的限制,少數(shù)民族學生的漢語學習水平普遍較低,尤其是語文寫作能力相當?shù)拖?。語文寫作能力的確是一項綜合能力,既要求學生對漢語字,詞,句的基礎相當扎實,同時還需要具備一定的漢語邏輯思維能力,否則,語文寫作水平很難提高。當然,只要肯努力,還是有方法幫助學生提高語文寫作能力的。下文提出了一些提高少數(shù)民族語文寫作努力的途徑。
閱讀對于寫作能力的影響非常大。一般來說,如果一個學生喜歡閱讀,那么其作文水平也不會低。少數(shù)民族學生學習漢語的機會并不多,漢語閱讀量也非常有限,這使得學生無法接觸很多優(yōu)秀的漢語文章,更無法從別人的作品當中吸取營養(yǎng),來提升寫作能力。因此,語文教師要鼓勵少數(shù)民族學生多進行課內課外漢語閱讀,除了在課堂上有固定的閱讀課之外,還要給學生規(guī)定一定的課外閱讀量,讓學生堅持進行漢語閱讀。在進行閱讀的時候,教師要指導學生學習對文中精彩的詞語進行品味,對絕妙的佳句進行欣賞,并把那些佳詞妙語摘抄下來,長期積累,甚至能夠靈活運用到自己的作文當中,讓自己的作文也變得優(yōu)秀。對于有些非常精美的短篇,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進行背誦全篇,或者其中的某些精彩段落。如果能這樣長期堅持下去,學生在作文中運用漢語的能力就會有很大提升。除此之外,學生堅持進行大量閱讀,便會在無形中積累大量素材,也就避免了在寫作文時無米下鍋的情況。閱讀幫助學生有東西可以寫,也幫助學生積累大量的佳詞妙語,精彩絕句,自然可以幫助學生妙筆生花。
勤練筆是學生寫好作文的關鍵。無論學習任何知識,都是熟能生巧,寫作更是如此。很多大作家之所以能寫出那些世界聞名的作品,無一不是因為堅持每天寫幾千字,從不間斷。這個方法同樣能夠有效幫助少數(shù)民族學生提高寫作能力。首先,語文教師要認真上好學校的作文課,引導學生認真在課堂上完成作文。在學生完成作文后,教師應當選出一些學生的作品進行點評,發(fā)現(xiàn)作文中的亮點進行表揚,以此來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同時,教師還可以在教室開辟作文園地,將一些學生佳作刊登出來,讓其他學生學習,這種方式可以鼓勵學生愛上寫作,多多練筆。
然而,課堂上的作文課時間畢竟有限。因此,教師要鼓勵學生堅持進行課外練筆,寫隨筆,寫日記,堅持每天寫,哪怕每天只是寫一句話,寫一小段都行,只要學生養(yǎng)成了每天動筆寫日記的習慣,那么提高寫作能力也不是那么遙不可及的事情。少數(shù)民族學生平時主要使用母語,如果能堅持每天使用漢語練筆,那么自然而然,學生就增加了很多學習漢語以及運用漢語的機會,慢慢會對漢語的使用越來越熟練了。為了督促學生堅持練筆,教師要定期檢查學生的練筆情況,并進行認真點評,甚至可以進行獎勵。對于那些寫作能力較低的學生,教師要進行鼓勵,哪怕這些學生每天只是寫一句話,教師都要多鼓勵,這樣才能幫助這些學生克服對作文的懼怕心理。當學生們不再害怕寫作,每天堅持練筆,對漢語的運用越來越熟練,漢語寫作能力也就會慢慢提升。
很多學生在寫作中的最大難題就是不知道寫什么,缺乏素材。一方面,語文教師要引導學生對漢語進行靈活運用,消除對漢語的生疏感,另一方面,也要幫助學生積累素材。閱讀是幫助學生積累素材的一個有效途徑,比如學生在閱讀中讀到的小故事或者一些精彩的寫景片段,都可以成為學生日后寫作的素材來源,為此,學生在閱讀時也要多做筆記,記錄各種素材。另外,教師可以經常創(chuàng)設一些作文活動課,比如,寫放風箏,教師便可以買兩個風箏帶學生到操場上演練,讓學生親眼看到放風箏是怎么一回事,中間發(fā)生了什么有趣的事情,學生通過參加這樣的活動,就能在關于放風箏的作文課時知道寫什么,怎么寫了。比如,寫“夾豆子”,教師就可以事先準備幾碗小紅豆和幾雙筷子,然后把學生分成幾個小組,玩夾豆子游戲,同時在玩游戲的過程中,幫助學生記錄一些精彩片段,游戲結束后,再讓學生對剛才的游戲進行寫作。通過這種方式,學生既能在作文課上獲得玩游戲的樂趣,又能通過這種方式獲得素材,寫作就非常容易了。最后,教師要引導學生多觀察生活,對大自然的一花一草進行觀察,觀察小動物,觀察人物的表情,寫一些游記等等,幫助學生養(yǎng)成在生活中處處流行觀察的習慣。寫作離不開生活。所以,在生活中多多進行觀察能夠有效幫助學生積累素材。
綜上所述,相對于漢族學生而言,少數(shù)民族學生學習漢語的難度大很多,尤其是語文寫作能力。但是,語文教師要對學生進行引導,鼓勵學生擴大漢語閱讀量,堅持每天練筆,寫日記,并通過各種方式積累素材,來有效幫助少數(shù)民族學生提高語文寫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