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雪峰
(甘肅省蘭州市永登縣第三中學,甘肅蘭州 730330)
文言文教學是初中語文教學中重要的組成部分,以及不可忽略的一個重點。本文以提高教師的教育能力,為學生的成長提供幫助并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以及提高我校初中整體的文言文教學質量為研究的最終目標,對新課標下初中文言文的教學方法進行研究。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指出,語文課程應致力于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形成與發(fā)展。課程總目標要求初中學生“誦讀古代詩詞,閱讀淺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釋和工具書理解基本內容。注重積累、感悟和運用,提高自己的欣賞品位”。
在初中文言文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想達到新課標的要求,就要創(chuàng)新文言文教學方法,以增強文言文教學的趣味性,讓學生感受到文言文學習的樂趣與成就感,品味文言文中蘊含的優(yōu)秀文化傳統(tǒng)因子,接受熏陶,形成并發(fā)展語文素養(yǎng)。
文言文教學是初中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對學生的語文知識積累、語文素養(yǎng)提升有著重要影響。文言文有其自身特點,如文字的用法(一詞多義、古今異義、詞類活用、通假字等),不同體裁的各自特征(詩歌的對仗、押韻,借景抒情;散文的以事見理;“說”的托物言志等)。對于這些特點,學生在學習中感覺很困難,對一篇文章往往需要花費很多的時間和精力才能夠理解其表面意思,要想深刻地理解文章的內涵,還要進行進一步的分析和學習,再加上背誦文言文對很多學生來說是一件非常難且十分枯燥的事情。因此,從文言文自身特點的角度來說,因為其難點較多,教師在初中文言文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較多。
雖然當前很多的初中語文教師非常重視文言文教學,但是相當部分的教師對文言文的教學意義還不是很理解,因此也不具有明確的教學目標,教學方法陳舊,不會在一篇文章的教學過程中導入成語、典故等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也不會利用新興的多媒體設備為學生提供更多有用的學習資料,機械地進行“通讀—識詞—講解—翻譯—背誦”這一環(huán)節(jié)。教師是主角,學生是被動的聽眾,無法高效地學習文言文,課堂教學質量和水平也無法得到有效提升[1]。
以《愛蓮說》一課為例,教師可把“讓學生理解文章的內容,明了作者所表達和寄托的思想情感”設定為教學的最終目標。在預習環(huán)節(jié),教師首先可要求學生“粗讀”文章,大致了解文章的表面意思,并讓學生標注不懂的生詞或者句子;其次讓學生借助工具書和有關資料解決字、詞、句及文意疑難點,對重點句子進行翻譯和背誦,從而培養(yǎng)學生自主記憶重點知識的意識和能力;最后讓學生深入思考《愛蓮說》的立意,深刻理解作者通過贊美蓮花,來表達自己對官場的厭惡、對高潔品格的崇奉的這種思想感情。這樣的一節(jié)文言文教學課程才是完整的。有了合理的教學目標和教學步驟,這節(jié)課才能夠有序進行,才能夠很好地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
(2)復習導入。
(1)利用成語、典故、名言警句、歷史故事來引入課文。
如何解決傳統(tǒng)安全監(jiān)督檢查工作中的突出問題,構建更加高效、更有質量的安全監(jiān)督工作模式,不只是單純管理變革的問題,也不是單純應用某項新科技或新技術的問題,應該從管理體系構建、企業(yè)應用場景分析、信息技術應用三個方面出發(fā)進行系統(tǒng)分析,形成三位一體構建新的工作模式。
由于文言文理解起來比較難,學生學起來有一定的難度,再加上有時教師所使用的教學方法不太合適,種種原因,導致學生在學習文言文的過程中會遇到很多問題,很難對文言文學習產(chǎn)生很濃厚的興趣,從而造成了一個“惡性循環(huán)”。文言文的學習是講究方法和技巧的,并且需要借助一定的訓練幫助學生提高文言文的學習能力。但是,很多學生對文言文學習的方法和技巧都不是很重視,最終無法提升自己的文言文理解能力。
干預前,兩組患者自我管理行為各指標評分對比均無較大差異性(p>0.05);干預后,觀察組均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p<0.05),見表2.
2.2 文題 力求簡明、醒目,反映出文章的主題。中文文題以不超過20個漢字為宜。論著、??谱o理、護理管理、護理教育欄目的文章須另紙附出中英文文題、關鍵詞及作者漢語拼音姓名。
(3)多媒體課件導入。
(2)文言文閱讀之議讀。教師應根據(jù)集中反映的問題,結合教學目標讓學生邊議論邊朗讀或齊讀或獨讀或小組齊讀,并在反復誦讀中引導學生感悟,以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鑒賞能力。
試點期間,深圳嚴格按照水利部《關于加快實施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試點的通知 》(水資源 〔2012〕186號)精神,積極落實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四個率先”“四項制度”。
鬧太套:黃曉明在演唱歌曲《One World One Dream》時,由于對not at all的發(fā)音酷似“鬧太套”而遭網(wǎng)友調侃,從此得名“鬧太套”教主,此詞也因此成為網(wǎng)絡流行語之一,以此嘲笑許多明星為了顯示自己的與眾不同卻弄巧成拙。
(1)文言文閱讀之聽讀。教師應充分利用名家范讀錄音等視聽資料、聲情并茂地領讀等方式,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在文言文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要深刻理解新課標的要求,并在此基礎上合理地設立文言文教學目標,并設計相應的教學環(huán)節(jié)和步驟,通過這樣的方式來提升學生的文言文學習能力,并提升自身的文言文教學能力和水平。
(3)與校本經(jīng)典誦讀活動進行整合。我校將文言文教學同每天清晨20分鐘的經(jīng)典誦讀(指導、督查、驗收)結合起來,用課外閱讀、誦讀來促進課堂教學,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新課標下,初中語文課堂上對多媒體軟件和技術的利用頻率越來越高,初中教室內的多媒體設施也越來越完善,這對初中語文教師來說是一個非常好的機會。教師應熟練地掌握運用多媒體設施制作多媒體課件,將更多的文言文學習資源應用到文言文課堂教學上,適當?shù)靥砑右恍┖臀恼孪嚓P的成語故事、歷史典故等。例如,在《滕王閣序》一課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向學生引用“馮唐易老,李廣難封”這一歷史典故。又如,在《阿房宮賦》一課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引用“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的歷史典故,從而達到既能提高學生對文言文學習的熱情又能拓展學生的文言文知識的目的。
在學習文言文時,學生必須具備一定的文字基本功,掌握足夠多的文言詞匯,從而更好地理解作者所表達的情感。教師必須要在教學過程中,要求學生對文言文詞匯進行比較、歸類,重點把握如一詞多義、古今異義、虛詞用法等,建立起自己的實詞、虛詞詞庫,并能舉一反三。除了文言文詞匯外,教師還要教授給學生一定的翻譯方法,如引導學生對文章中的一些詞語進行保留和替換、刪減和增加等一系列的調整操作,從而幫助學生理解文言文的意思。學生在掌握了一定的翻譯方法后,在翻譯文言文時會感覺容易很多,從而減輕了學習壓力、提高了學習效果[2]。
學習文言文是一個逐漸積累的過程。所以,學生一定要加強對課外閱讀和課外積累的重視;教師也應鼓勵學生進行課外閱讀,并指導學生的課外閱讀。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夠積累更多的文學知識,包括一些文言文詞匯、歷史典故等。此外,教師還可以在班級里組織和成立讀書角,也可以將學生劃分為不同的小組,小組和小組之間進行閱讀競賽,從而保證每位學生都能有效地進行課外閱讀。
總而言之,在新課標背景下,很多學校針對初中文言文教學投入了更多的精力研究、實踐,也取得了很好的成果。但是,要想從整體上提高初中文言文的教學質量和水平,全面落實課程標準的要求,教師還要不斷有效地創(chuàng)新文言文教學方法,與學校、家庭和學生聯(lián)動起來,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