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均生
由于農村家長要長期出外打工,或忙于農活,沒有充足的時間來照顧小學生的生活與學習,這是農村小學生學習水平低的主要原因,也是農村教育事業(yè)難以得到快速發(fā)展的重要因素。眾所周知,語文是重要的考核科目,它對學生未來的成長起到了終身教育的作用。農村教育作為整體教育的薄弱環(huán)節(jié),必須要改善教育環(huán)境,提升教育水平。因此,首先就要以提升農村小學生的語文水平為目標,不斷提升小學生的基礎能力。
(一)對課外閱讀沒有正確的認識 由于農村條件有限,且一直受傳統(tǒng)教育思想影響。無論是教師還是家長,亦或是學生,對課外閱讀始終沒有給予充足的認識。教師與家長只注重小學生的學習成績,完全忽略了小學生的閱讀能力。農村家長大多沒有文化,對課外閱讀沒有一個實質性的概念,因此也意識不到課外閱讀對小學生成長的影響。再加上教師只重視語文教學范圍和考試內容,輕視語文素養(yǎng)能力的培養(yǎng),從而對課外閱讀訓練保持著一個可有可無的心態(tài),這對農村小學生的語文能力發(fā)展是極其不利的。
(二)學生缺乏閱讀興趣,閱讀方法單一 學習閱讀需要建立有一定的方法技巧和素養(yǎng)基礎。對于小學生來講,閱讀是枯燥乏味的。由于教師沒有足夠重視閱讀,所以對小學生的指導也是少之甚少。應學校要求,一些教師不得不去講繁瑣復雜的閱讀課。為了收獲較好的教學效果,教師有些急功近利,忘記了“授人魚不如授人以漁”的教學觀點,直接把考試要點滲透給學生,讓學生反復抄寫相關的考試內容,從而使學生達到預期的學習效果。這近似熟能生巧的教學方法,存在很大的弊端,對小學生學習影響也是十分巨大的。它容易使小學生養(yǎng)成依賴教師學習的習慣,喪失自主閱讀能力,以及相應的閱讀興趣。
(三)學生缺乏課外閱讀資源 受農村自身條件的束縛,缺乏課外閱讀資源的現象已是屢見不鮮。由于農村沒有圖書館,農村小學也沒有尋找書籍資源的有效渠道。再加上家長文化意識不高,也不會為孩子儲備一些書籍,這就使得農村小學生出現無課外書可讀,無知識內容可學的情況。久而久之,農村小學生與城市小學生的語文素質差距越來越大。這已嚴重制約著農村小學生的語文能力的培養(yǎng),也不利于提高農村小學生的品質內涵。
(一)激發(fā)學生閱讀興趣,拉近學生與閱讀的距離 激發(fā)農村小學生閱讀興趣,是培養(yǎng)農村小學生閱讀能力的前提條件。教師應通過各種渠道,不斷為農村小學生積累課外閱讀資料。
1.通過串聯(lián)式的教學方法,不斷激發(fā)農村小學生的發(fā)散性思維。例如,教師在教《豬八戒吃西瓜》時,可以通過介紹西游記的經典情節(jié),讓學生去品讀《西游記》。教師在教《草船借箭》時,可以通過介紹諸葛亮的精彩傳奇,讓學生去品讀《三國演義》。這種串聯(lián)式的教學方法,能夠激發(fā)農村小學生的想象力,能夠借助教材內容映射到課外閱讀,從而刺激農村小學生的閱讀興趣。拉近學生與閱讀的距離,是提高學生閱讀能力的有效手段。因此,教師必須要重視引導學生閱讀,充分挖掘學生的閱讀潛力。
2.通過展示閱讀成果,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比如每周安排一節(jié)“故事會”或其它形式的閱讀展示課,讓學生將在本周閱讀的文章內容或感受說給大家聽。一節(jié)課時間短,不能全班學生都展示自己的閱讀成果,可以輪流進行或者每節(jié)課安排一組學生,依序進行,人人參與。這樣,既讓學生有成就感,也激發(fā)了學生的閱讀興趣,還對學生“說”和“聽”的能力得到發(fā)展,可謂一舉多得。
(二)指導學生學習閱讀,掌握優(yōu)質的閱讀方法 所謂好讀書者不如會讀書者。閱讀是有技巧和方法的,而不是死記硬背、生搬硬套的。在課外閱讀的選擇上,教師必須要依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通過分析與研究學生的閱讀心理訴求,進行慎重性的、負責任的篩選。例如,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講一些愛國事跡,充分激發(fā)學生的愛國主義思想。通過合理推薦一些書籍,提升學生的閱讀興趣。在學生有了一定的閱讀能力之后,教師應重點滲透閱讀的技巧和方法。通過給閱讀的文章劃分層次和概括總結,不斷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例如,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講一些生動的小故事,然后讓學生用一句話去概括這篇小故事的內容。通過周而復始的訓練,幫助學生提高抓閱讀重點,注閱讀層次的能力,從而培養(yǎng)學生自主閱讀和總結歸納的能力。
(三)發(fā)揮班級圖書作用,保證學生的閱讀資源儲備 教師應建立班級圖書角,通過布置相關的閱讀作業(yè),讓學生從家中帶來各類零散的課外書籍,以達到全班學生的閱讀資源共享。除此之外,教師應通過開家長會,向家長闡述課外閱讀的重要性,從而讓家長為學生購買一些學習所需要的課外閱讀資料。為了保證學生有充足的課外閱讀資料,教師也需從自身做起,充分利用各種渠道,不斷為班級圖書室增添一些適合學生學習的書籍。
綜上所述,提升農村小學生的閱讀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實現的。教師需要了解學生的閱讀愿望、心理訴求等因素,通過合理推進閱讀教學方案,不斷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從根本上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塑造學生的語文素質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