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天鳳
語文是學生學習其他學科的基礎,對于學生初步形成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產生重要影響。語文教育的目的不僅是向學生傳授知識,更是要對學生的生命發(fā)展起到促進作用。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進行生命教育理念滲透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要引導學生認識生命、尊重生命、珍惜生命,在一定程度上幫助學生提升生命質量、實現生命價值。如何對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更好地滲透生命教育理念已經成為我們廣大小學語文教育工作者面臨的重要問題。
閱讀教學是語文教學中不可或缺的一環(huán)。以閱讀文本為例,教師在分析和講解文本的過程中,要尋找恰當的突破口進行生命意識教育,要熱情地鼓勵學生大膽地提出問題,并積極地思考問題,提倡學生不一定要按照老師的標準答案進行思考?!墩Z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為,不應該以教師的分析講解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讓學生在積極主動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币簿褪钦f,學生應對文本進行大膽的個性解讀,這是生命意識的體現。當前語文教育,正因為缺少人性的滋潤而逐漸地生硬,逐漸消逝了應有的溫情。面對當前生命異化和教育中生命意識缺乏的現狀,在教學實踐中自覺地將語文教學與生命教育有效地融合起來,實現語文教學“生命化”。
(一)體驗生命 閱讀應該是一種生命的平等對話。這種平等對話包括教師、學生、文本三者間雙向互通的對話關系。因此在閱讀教學活動中,鼓勵學生激揚自我、表達自我,在對話中實現生命精神的相遇相融。教師應抓住學生對自然界的好奇,引導他們在無數或習以為常、或難得一見的生命動態(tài)中感受各種生命有聲有色的勃發(fā);抓住每一個事件,讓學生嘗到生命的酸甜苦辣,明確地認識到有著生命教育精神滲透的語文閱讀才是一種生命的活動。
(二)生命意識的培養(yǎng) 要更好的實現“生命”主題教育的滲透,就應該深挖文本,對教材中的生命資源進行巧妙利用。就拿李白的《獨坐敬亭山》來說,如果只停留在理解古詩的字面意義上,那么蘊涵其中的“詩仙”李白身上的那種飽嘗了人間辛酸滋味卻仍不放棄自我,在山水間尋求人生快意的豪情就難以為學生體會感悟,也錯失了一次生命教育的機會。我認為,教師可引導學生通過對“孤獨”等古詩中關鍵字眼的理解體味詩中李白的孤獨,聯系李白在不同時期所作的詩,讓學生體會到每個人生活中都會遇到不同程度的挫折,都該有迎難而上的勇氣;同時也借李白消解不得志的消極情緒來告訴學生,我們面對沉重的打擊時,可以讓自然的景致幫助自己重新獲得“戰(zhàn)斗”的勇氣,回復平和的生活心態(tài)。以此來完成一次生命教育與語文教學的融合,通過學習古人的精神,幫助學生從小培養(yǎng)生命的堅韌。
“作文訓練,說到底是生命與生命之間的表達和溝通的訓練?!苯柚嗲镉晗壬倪@句話,我們無疑應該在反思傳統寫作教學的基礎上,思考如何將生命教育融入于寫作教學中,重構“生命化”的寫作教學。那么何謂“生命化”的寫作教學?具體地說,對于小學生而言,寫作應該是用他們最鮮活、最富于激情和個性的生命語言來表達自己的生活、情感、觀念等的一種活動。因此,保證寫作教學“生命化”的第一要務是教師必須明確寫作教學的目的是引導學生通過寫作自由的抒寫自己的生活,傾訴生命情感,表達生命意志,釋放生命張力。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擯棄過去寫作教學中對文章形式、章法、技巧等的過分要求和訓練,盡量讓孩子用自己的語言來表達真實的生活和看法,并逐漸使在寫作教學中激發(fā)出的對生命的關注與思索,成為學生生命的一種習慣,延伸到日常生活中。
尊重生命,熱愛生命,才能熱愛生活,才能追求我們生命存在的意義與價值。人生的價值究竟該如何體現?這是我們每個人都在關注和思索的問題。教師除了在課內挖掘生命教育的教材,課外通過廣泛閱讀,對學生進行生命意識的教育外,還可以在平時的寫作訓練中滲透生命教育的內容、拓展生命的寬度、鍛造生命的厚度、發(fā)掘生命的深度,讓語文進入每個學生的生命,喚醒他們的生命意識,豐富他們的生命內涵,延伸他們的生命價值。
總之,語文學科中蘊含生命教育的內容廣泛、方式多樣。這就要求教師在語文教學活動中靈活處理教材,善于把握教材內容,創(chuàng)造性的在語文教學活動中對學生進行生命教育滲透,讓學生更多的感受生命是美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