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志偉
德州市德城區(qū)婦幼保健院,山東德州 253000
隨著經(jīng)濟發(fā)展和社會進步,人們越來越注重妊娠期健康的維持和疾病的治愈,產(chǎn)婦在孕期的多發(fā)病癥以及對胎兒產(chǎn)生的影響也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1-3]。妊娠期高血壓是孕婦在妊娠期出現(xiàn)的一種疾病,對孕婦的身心健康和胎兒的發(fā)育有著一定的消極影響,且該種疾病存在著多發(fā)性、危險性等弊端,因而近年來越來越多地得到醫(yī)學界的重視[4]。妊娠期高血壓的主要癥狀有頭暈、耳鳴、蛋白尿等,并極有可能伴隨糖尿病等并發(fā)癥。以往對妊娠期高血壓的治療主要采用硫酸鎂等常規(guī)藥物,治愈率并不高,且存在其他不適反應,如呼吸抑制、低血壓、皮膚潮紅等,無法更充分地發(fā)揮藥物作用,在臨床治療中安全性低。因此,該文對該院2018年1月—2019年8月期間接受治療的80例妊娠期高血壓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分析拉貝爾與硫酸鎂聯(lián)合治療產(chǎn)生的影響和相應的臨床效果,現(xiàn)報道如下。
選取來該院婦科接受治療的80例妊娠期高血壓患者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分組法把患者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對照組39例,實驗組41例。對照組年齡在22~37歲,平均年齡為(27.46±3.21)歲;孕周范圍為 32~41 周,平均為(36.53±2.75)周;初產(chǎn)婦26例,經(jīng)產(chǎn)婦13例。實驗組患者年齡在 23~38 歲,平均年齡為(27.28±3.57)歲;孕周范圍為 33~41 周,平均為(35.87±2.46)周;初產(chǎn)婦 25 例,經(jīng)產(chǎn)婦16例。兩組患者年齡、孕周、病情等方面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納入標準:①患者自愿參加,簽署知情同意書;②符合該院對妊娠期高血壓患者的臨床診治標準;③患者認識清醒,能進行正常交流,無精神疾?。虎芘R床資料不存在殘缺的狀況;⑤無嚴重腎臟疾病。該次研究經(jīng)過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同意,家屬簽字同意。
對照組應用硫酸鎂治療(國藥準字H51021263)治療,將25%溶液10 mL用5%~10%葡萄糖注射液稀釋成1%或5%濃度后靜滴。實驗組患者在用硫酸鎂進行基本治療的基礎上加入拉貝洛爾 (國藥準字H21023710,規(guī)格100 mg/片)進行治療。兩組患者都按照標準持續(xù)使用相關藥物1個月。
進行治療后,對比兩組患者的血壓變化、尿蛋白變化、不良反應發(fā)生率,將治療有效率分為:顯效、有效和無效。顯效:治療后妊娠期在37周以上,無尿蛋白狀況,血壓水平明顯降低;有效:治療后血壓水平降低,尿蛋白情況改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降低;無效:治療后妊娠時間小于36周,血壓水平和尿蛋白狀況無改善或者變差,不良反應發(fā)生率不變或者惡化。
應用SPSS 21.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其中計量資料以(±s)表示,組間比較進行兩獨立樣本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頻數(shù)和百分比(%)表示,組間比較進行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治療后,實驗組患者(97.6%)的總體治療效果明顯好于對照組(74.4%),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比較Table 1 Comparison of treatment effect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治療后,實驗組患者的血壓變化情況好于對照組,尿蛋白情況相對對照組也有了明顯提升,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見表 2。
表2 兩組患者尿蛋白情況變化和血壓變化比較(±s)Table 2 Comparison of changes in urine protein and blood pressure in the two groups(±s)
表2 兩組患者尿蛋白情況變化和血壓變化比較(±s)Table 2 Comparison of changes in urine protein and blood pressure in the two groups(±s)
指標 時間 對照組(n=39)實驗組(n=41)t值 P值24 h 尿蛋白量(g)收縮壓(mmHg)舒張壓(mmHg)治療前治療后治療前治療后治療前治療后2.6±0.5 2.1±0.7 163.9±8.7 127.5±17.5 108.4±14.9 81.4±7.2 2.8±0.4 1.2±0.5 167.5±6.4 145.5±18.2 104.6±15.4 95.3±7.1 1.980 6.640 1.140 4.510 1.120 8.690>0.05<0.001>0.05<0.001>0.05<0.001
實驗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4.9%)明顯低于對照組(20.5%),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見表 3。
表3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率比較Table 3 Comparison of adverse reaction rat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在傳統(tǒng)的醫(yī)療研究中,往往采用單一的藥物治療方式,治療效果和時間長短方面存在著很大問題[5-7]。妊娠期高血壓疾病危害極大,對于孕婦和嬰兒的健康都存在著一定的威脅,且該種疾病存在著多發(fā)性、危險性等弊端,因而近年來越來越多地得到醫(yī)學界的重視[8-10]。妊娠期高血壓的主要癥狀有頭暈、耳鳴、蛋白尿等,并極有可能伴隨糖尿病等并發(fā)癥,如果不能及時治愈,會造成子癇、肝腎胎盤血栓、胎盤粥樣硬化等病癥,嚴重威脅著孕婦和嬰幼兒的健康[11-12]。以往對妊娠期高血壓的治療主要采用硫酸鎂等常規(guī)藥物,治愈率并不高,且存在其他不適反應。研究發(fā)現(xiàn)[13],拉貝洛爾配合硫酸鎂治療效果相對較好,對于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的各項生理病癥都有著的明顯的改善。
該研究的實驗組患者的總體治療有效率 (97.6%)明顯好于對照組(74.4%)(P<0.05);實驗組患者的血壓變化情況好于對照組,尿蛋白情況相對對照組也有了明顯提升(P<0.05);進行治療后,實驗組患者的不良反應出現(xiàn)率(4.9%)明顯低于對照組(20.5%)(P<0.05),這與關輝[12]的文獻報道基本相符,數(shù)據(jù)為實驗組患者的總體治療有效率為97.14%,高于對照組的80.00%(P<0.05);實驗組患者的不良反應出現(xiàn)率5.71%低于對照組22.86%(P<0.05)。
綜上所述,拉貝洛爾在產(chǎn)科臨床中針對妊娠期高血壓患者的治療是必不可少的。產(chǎn)科臨床中針對妊娠期高血壓患者的治療不僅需要硫酸鎂等常規(guī)藥物,還需要采用拉貝洛爾聯(lián)合治療,不僅對于患者的血壓有一定的控制作用,而且對于尿蛋白的變化和妊娠結果都有較好的影響,治療有效率高,呼吸抑制、低血壓、皮膚潮紅和等不良反應出現(xiàn)率低,能更充分發(fā)揮藥物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