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廣旭 許 棟
(上海市嘉定區(qū)震川中學 上海 嘉定 201800)
核心素養(yǎng)所關注的包括但不僅僅是學科知識,但目前課教學中存在大量的問題,使大多教師包括體育教師在內,大多流于表面只注重學生學習學科知識,而不注重其實踐能力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在初中體育的教學,尤其是8、9年級,體育課程更是存在大量的問題。這個時候就需要隱性課程來貫徹體育精神,關注學初中生心理健康,這樣才能起到發(fā)揮體育運動最大的效果,促進學生身心健康茁壯成長。
1.1 體育重視程度有待提高。在新課程改革的發(fā)展中,要求培養(yǎng)學生的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對于體育教學來說,要不斷更新教學方法,以滿足學生對體育的學習需求。但是,在實際的體育教學過程中,我們發(fā)現,體育的重視程度有待提高。我們經常發(fā)現,體育教師會以室內的形式來進行,這對于需要運動的項目來說,難免會降低教學效率。除此之外,如果臨近期末,學生經常要求體育教師來進行室內自習,從而對其他學科進行復習,這不僅不符合核心素養(yǎng)和新課標所規(guī)定的初中生發(fā)展準則,只關注學科基礎,對學生的發(fā)展是十分不利的。
1.2 體育課程指標化,只看成績。體育課上體育教師的教學也存在問題,他們更多的是教學生,如何跑得快,如何跳的高,如何打得好,而不是教會學生不斷進取,更快、更高、更強的體育精神,并不關注在體育活動中應該學到的團隊協作以及拋棄不放棄的精神。比如八九年級在訓練過程中,教師只關注如何提高中考體育分數,而不關注學生在其中學到的無論遇到什么困難都不拋棄,不放棄的體育精神。甚至一些體育課上活動時,老師點名讓把所有的球給球打得好的幾個學生,而沒有教會他們團隊協作的精神。教師課堂的指標化,源于一些教育部門對教師教學的指標化。
1.3 過于重視成績,忽視體育道德。在初中體育課堂,尤其是8、9年級的體育課堂上,大多數體育老師把中考體育滿分作為學生體育鍛煉的最終目標。其實,教師應該了解體育的最終教學目標,以提高學生整體素質為宗旨。除此之外,有些教師為了提高自己的升學率,會只訓練考試的項目,而對其余項目選擇不教、不學,這在一定程度上違背了體育活動公平、公正、公開的競技精神。體育道德的缺失,不僅影響學生的體育發(fā)展,更會影響學生的一生。
2.1 個人發(fā)展。核心素養(yǎng)歸根到底,是對個人發(fā)展能力的培養(yǎng)。隱性課程能促進學生的心理健康。比如在課堂上,一名胖胖的身體素質較差的學生,跟體育老師說跑不動的時候,老師需要教會他的不應該只是顯性的跑步技巧,更應該告訴他,最美的不只是你到達終點的背影,也是你在途中再苦再累仍然堅持不懈的身影,去努力奔跑吧。比如九年級的學生因1000米始終到達不了中考滿分所要求的成績而懊惱時,更需要通過隱性教學告訴他,分數不是唯一的指標,你不斷地克服自己,就是最大的收獲。教會學生愛自己、愛生活,以一種飽滿的精神態(tài)度,面對生活中的困難。即便遇到困難,也不拋棄不放棄,通過團隊協作的精神,來克服困難達到人生的更高點,這對個人的塑造是十分必要的。
2.2 社會參與。體育活動大多是都是社會性活動,和周圍的人要么是對手,要么是伙伴,要么是競爭關系,要么是合作關系。在體育活動中,初中生更應該學到的是如何與這個社會相處。比賽過程中,技術再好也要和團隊協作,不能一個人單打獨斗;比賽失利時,不能一味指責錯失方,而是迅速調整狀態(tài);無論你對這個比賽有什么樣的看法,在比賽中都要尊重比賽規(guī)則和對手。這是體育活動的準則,也是社會關系準則,通過初中體育隱性課程所重點關注的。
2.3 家國情懷?!盀橹腥A之崛起而讀書”的社會擔當和家國情懷,在初中生的體育教學中也應該有所體現。健全體魄,增強精神,促進個人全面發(fā)展。愛國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個人層次的首要要求,也是核心素養(yǎng)對個人發(fā)展的核心基準。體育活動能經過正確引導,能在增強學生集體榮譽感的同時,增強家國情懷。從一個團隊站在領獎臺上,到站在世界領獎臺上,看五星紅旗冉冉升起。在體育教學中,體育老師不應該只注重眼前個人教學任務,只專注表面的顯性課程,更應該明白是在為祖國培養(yǎng)下一代,應該在體育教學中引導和激發(fā)學生的家國情懷。這也正是隱性課程的首要任務,激發(fā)家國情懷。
在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方面,初中體育課程存在的大量問題,尤其是8、9年級。需要通過正確的、不斷的隱性課程進行解決。重視初中體育教學中隱性課程,培養(yǎng)學生核心素養(yǎng),促進個人心理健康,全面發(fā)展,成為能為社會建設增磚添瓦,為國家發(fā)展時刻準備著的棟梁之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