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隴南市武都區(qū)葆真小學;.隴南市武都區(qū)姚寨九年制學校
寫景,就是用語言文字把人們看到的、聽到的和接觸到的各種自然景物具體地、生動地描繪出來,以此來烘托環(huán)境氣氛,突出文章的中心或襯托人物的心情,抒發(fā)作者的思想感情。小學生寫景,無法把美寫出來,或寫得不具體。而寫景是以描寫自然景物為主的記敘文,是小學生經(jīng)常練習并要求掌握其方法的重要作文類型之一。那么,怎樣才能把景物寫出特色呢?筆者認為要注意以下幾點。
觀察和感受景物不僅要用眼睛仔細觀察,還需要發(fā)動各種感覺器官。從不同角度、不同感覺、有動有靜地寫景,讓人讀來身臨其境。如,著名詩人蘇軾寫的:“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睂懗隽藦牟煌慕嵌瓤吹降膹]山的樣子。再如,葉圣陶《記金華的雙龍洞》中:“隨著山勢,溪流時而寬,時而窄,時而緩,時而急,溪聲也時時變換調子?!睖蚀_寫出了溪流經(jīng)過時的樣子。又如,老舍先生筆下:大興安嶺的山勢是“橫著的,順著的,高點兒的,矮點兒的,長點兒的,短點兒的……”綿延起伏,溫柔可親。他寫林海,工于調色,在他的調色板上,綠色是那樣變化無窮:宛如一位技藝精湛的丹青妙手,“深的,淺的,明的,暗的,綠得難以形容。”特別是“在陽光下,大片青松的邊沿閃動著白樺的銀裙,不是像海邊的浪花嗎?”這一囊括比喻、擬人、反問三重修辭格的句式,簡直給我們描繪出一幅立體、絢麗的畫卷,再加上敏銳的觀察,繪聲繪色的描繪,簡直美不勝收,妙不可言,怎不令人折服?
我們描寫景物時,可以由高到低,由遠及近,由整體到局部,由物到人,由動到靜等各種方式??傊?,把握住寫景的順序,描寫出的景物才能層次分明、清晰自然。描寫景物的順序通常有兩種:第一是時間順序,比如寫一棵樹,我們可以按春、夏、秋、冬的時間順序,寫出它在各個季節(jié)是什么樣子的;還有一種是空間順序,如,我們描寫一座山峰,就可以寫遠處看它是什么樣子,近處看它是什么樣子,或者從上看是什么樣子,從下看是什么樣子等。又如,《鄉(xiāng)下人家》中“幾場春雨過后”“在夏天的傍晚散步”“秋天到了”,采用的就是時間順序;《觀潮》一文對潮水的描寫就采用了由遠及近的空間順序。
在對景物進行仔細觀察的基礎上,張開想象的翅膀,根據(jù)所見所感展開合理的想象,再把景物狀態(tài)、顏色、聲音、氣味描寫出來,會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如《桂林山水》中,作者在觀察的基礎上展開聯(lián)想和想象,從桂林山的“奇”,想象出像老人、像巨象、像駱駝,奇峰羅列,形態(tài)萬千,使景物內容更加豐富,充分表達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又如《林?!芬晃闹校髡邚那揭槐?、萬古長青的林海,聯(lián)想到廣廈、木材,直至日用家具,“有多少省市用過這里的木材呀!”此句將大興安嶺同祖國各地緊緊聯(lián)系在一起,使人感到了它的存在,認識到它在社會主義建設中所起的舉足輕重的作用,“親切、舒服”之感頓然涌上心頭。
寫景的目的,不應為寫景而寫景,重要的是反映作者的思想感情,處理好“景”與“情”的關系。景與情貴在融合,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才能達到水乳交融、不可分離的境界。只有這樣,才能為文章注入活力,才能寫出生動形象的文章。如,《林海》一文,通覽全文,字里行間處處流露出作者的一腔贊美之情,作者正是憑借這真摯的感情,謳歌了大興安嶺,謳歌了綠色寶庫——林海,說明人與山的關系日益密切。因此,作者情不自禁地聯(lián)想到“興國安邦”的意義,其結束句既深化了文章的中心,又余味無窮,耐人尋味。
古今中外,著名作家成功的寫景片斷都是非常具體、形象的。許多作家會準確、恰當?shù)剡\用比喻、擬人、夸張等修辭手法為文章添色。在描寫景物時,適當運用比喻、擬人,夸張等修辭手法,能把景物描寫得更加生動。如:“春天,她像童話里的仙女。山頂?shù)哪劬G色的落葉松,像仙女的紗巾……”這里的比喻淺顯易懂,增加了文章的生動性和趣味性,更加顯示了作者對春天的熱愛之情。
總之,寫好景物就要抓住景物的特點,根據(jù)所寫景物的特點,有所側重地選擇景物描寫方法,寫時要展開豐富的聯(lián)想,并融入自己的真情實感,多觀察、多練習,寫出來的景色就會讓讀者有身臨其境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