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威市涼州區(qū)新華鎮(zhèn)中學
在傳統(tǒng)的語文閱讀教學中,大部分教師都是完全按照既定教材編排體系,根據(jù)既往教學經驗來開展教學的,沒有拓展性地引入一些生動有趣的教學內容,這就很難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和激情?;诖耍處熞獙﹂喿x內容進行科學合理的甄選,創(chuàng)造性地構建教學情境,通過小組合作學習等方式,引導學生主動閱讀,進行群文閱讀。
在選擇閱讀文本前,教師首先要全面總結以往的群文閱讀教學經驗,結合學生的興趣愛好、個性特點、理解能力、語文水平等多方面因素,進行閱讀材料的優(yōu)化整合。篩選閱讀文本時,除了要選有利于單元閱讀教學的內容,還必須能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或者圍繞閱讀的中心和主題,引導學生由淺入深、逐次遞進地進行群文閱讀。
例如,在教學《濟南的冬天》時,教師可以先引導學生閱讀老舍的簡介資料、相關作品——《茶館》《龍須溝》等,在全面激發(fā)學生興趣之后,再讓學生自主課外閱讀,通過分析和講解,掌握文章的中心思想、作者情感、文本內涵等。同時,教師可以將本文和單元內的《春》《雨的四季》組成群文閱讀內容,也可以圍繞閱讀文章的“四季美景”的主題,將《春天里的秋天》《綠》《秋魂》《駱駝祥子》《四世同堂》等文章作為群文閱讀素材,引導學生學習作品當中的描寫方法和表達手法,并鼓勵學生從不同方面、不同角度分析文章,發(fā)表不同意見和看法。這樣不僅能夠使學生更好地感受和體會四季美景,同時也能促使學生養(yǎng)成熱愛生活的良好品質。
初中學生本身具備一定的閱讀能力和語文基礎,但在具體的群文閱讀過程中,仍然很難理解一定難度的語文知識點、作者情感、深刻內涵等。因此,教師需要在原有基礎上,有效地引入群文閱讀教學情景,利用學生喜聞樂見的圖片、視頻、聲音等方式,引導學生主動閱讀,鼓勵學生全面分析文章,并從不同角度詳細講解。
例如,在進行《紫藤蘿瀑布》的教學時,首先,教師可以播放紫藤蘿瀑布的視頻,要求學生認真觀察紫藤蘿的花朵、花穗、花瀑,在直觀了解的基礎上,再閱讀一些與藤蘿花有關的介紹,了解紫藤蘿花語。然后,教師可以進一步讓學生利用跳讀、略讀、精讀等方式進行課外閱讀,著重分析和理解文章中運用的修辭手法和表達方式,從而讓學生更好地了解作者對紫藤蘿瀑布的感情,以及賞花前、賞花時、賞花后情感的變化。接著,結合時代背景、作者經歷對課文進行詳細分析,使學生了解紫藤蘿瀑布的啟示和文章的深刻內涵。最后,教師進一步引導學生閱讀《未選擇的路》《假如生活欺騙了你》《一棵小桃樹》,通過對比閱讀更好地掌握物我交融、托物言志等描寫方法,深刻地感受和了解文章所傳達出的生活哲理和人生道理。
教師應根據(jù)全班學生的層次,將其劃分為不同的小組,為學生安排不同的群文閱讀任務。教師可以鼓勵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閱讀,并讓學生在小組當中交流和討論,通過探究合作的方式,解決閱讀過程當中遇到的各種問題。在閱讀完成之后,還需要引導學生積極交流和總結閱讀經驗,這樣才能全面提升學生的綜合閱讀水平和小組合作學習能力。
例如,在教學《社戲》一文時,教師可以將學生劃分為四個小組,結合教學內容提出相關問題:“什么是社戲?為何以此為題?”“課文描寫了怎樣的故事?”“課文的主要線索是什么?”“作者的心情發(fā)生了怎樣的變化?”讓各小組學生發(fā)揮主觀能動性進行閱讀思考,通過有效交流來解決相關問題,這樣能夠讓學生更好地掌握故事情節(jié)、人物特點以及作者對社戲的特殊情感。
群文閱讀是初中語文教學中不可或缺的重點,也是全面提升學生語文綜合閱讀能力和語文素養(yǎng)的關鍵所在。因此,教師必須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優(yōu)化整合課堂教學,不斷引入多樣化教學方法和趣味教學手段,利用學生喜聞樂見的方式,開展語文群文閱讀教學。另外,教師還要關注學生的個性差異,及時根據(jù)學生的閱讀情況,進行針對性地引導和指導。這樣不僅能夠讓學生掌握更多的群文閱讀方法和技巧,而且能夠為新課標背景下初中語文群文閱讀教學的深入進行奠定良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