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麗珍
(廣東省河源市紫金縣柏埔中心小學 廣東 紫金 517400)
教師應該深刻認識到,教育是一個既有付出也有收獲的過程。班主任付出了時間、精力和知識,而獲得了學生的熱愛、尊敬以及從點點滴滴進步中凸顯出的快樂與成就感。當看到自己的學識被學生所繼承時,教師就會由衷地感到快樂和自豪,學生們健康快樂的成長,就是教師辛勤付出的最大價值。因此,教育的過程是師生共同成長和進步的過程,愛的教育就是一條雙贏之路。
愛的教育就是培養(yǎng)學生健康人生觀、價值觀的教育,讓學生不僅可以獲得知識和技能,同時也要具備熱愛祖國、尊老愛幼、樂于助人等優(yōu)秀的品質,這樣的學生才是高水平、高素質的學生。
愛的教育和傳統(tǒng)教學存在一定不同。愛的教育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改變了傳統(tǒng)教學以理論知識灌輸為主的教學方式,給學生自主發(fā)展的機會和空間,這對于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是非常有利的。愛的教育更加民主和包容,傳統(tǒng)教學中,很多教師希望通過懲罰的方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力,而對于年齡較小的學生來說,這種方式往往適得其反,會讓學生感覺到自己得不到教師的尊重,逐漸對學習失去了信心,而愛的教育則更加民主,師生之間是一種平等和諧的關系,對于學生的錯誤和缺陷,教師更多的是耐心引導和糾正,幫助學生建立自信心,獲得學習的樂趣和成就感。最重要的就是愛的教育是一種雙贏的教育,教師既是在付出也是在收獲,而傳統(tǒng)教學強調教師為學生付出自己更多的精力和時間,愛的教育和傳統(tǒng)教育形式相比,對于學生和教師雙方的進步與提高都有很大幫助。
2.1 找尋優(yōu)點實現(xiàn)雙贏。很多教師都希望通過“以毒攻毒”的方式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但是對于承受能力不佳的小學生來說,這種方式會讓他們感到挫敗感。通過愛的教育,教師要善于發(fā)現(xiàn)學生的閃光點,以此為出發(fā)點去激勵學生,不斷擴大學生的優(yōu)勢,讓他們感受到學習的成就感,這是落實愛的教育的有力方式。比如說有的小學生性格外向,調皮搗蛋,這在小學是非常常見的,特別是有的學生在課堂上也比較“活躍”,擾亂了正常的教學秩序,此時教師就要采取恰當?shù)姆椒ㄈソ逃鸵龑?。但是如果教師直接批評和指責學生,學生會對教師產(chǎn)生恐懼感,有的學生有逆反心理,反而會變本加厲。即便是通過批評教育讓這些學生短時間內不再調皮搗蛋,也很難改變他們的本質。因此教師應該去探究他們調皮搗蛋的原因,并從中發(fā)現(xiàn)閃光點,讓他們認識到自己并非一無是處,從而逐漸端正自己的態(tài)度和行為,更多的將時間和精力放在學習上。通過找尋優(yōu)點,讓學生感受到教師對自己的關懷和愛護,學生本就脆弱的心理得到了很好的保護,教師對學生閃光點的發(fā)掘,幫助他們建立了自信心。
2.2 教學游戲實現(xiàn)雙贏。六年級的學生接觸游戲的機會越來越少,然而,教學游戲對于增加師生活動、提高教學質量都是很有幫助的,在教學游戲中,師生之間的關系是平等、和諧的,教學游戲是培養(yǎng)良好師生情感的重要工具。最為有名的一個游戲就是:教師在講臺上放一個小盒子,打開小盒子是一個小鏡子。教師告訴學生打開盒子會看到著名的作家、科學家和優(yōu)秀的教師、運動員,然后讓教師挨個上講臺打開盒子,當學生打開盒子時,看到的不是別人正是自己,他們就會明白教師是希望通過這種方式來引導自己樹立遠大的夢想,在這個目標的引導下去成長和提高。多年以后學生學有所成時,無不對教師充滿了感激之情。教學游戲的方式不僅讓課堂氛圍變得輕松活躍,減輕了學生的學習壓力,同時也對他們樹立目標和夢想有所幫助,在潛移默化中發(fā)掘他們的潛能,顯然這種教育的作用比知識教育更加顯著,而教師也實現(xiàn)了育人的目標。
2.3 師生溝通實現(xiàn)雙贏。師生之間的溝通交流對于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至關重要,不論在生活和學習中,溝通交流都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教學中,教師要注意多和學生交流談心,通過這種方式將愛的教育落到實處。教師應該意識到,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中,遇到問題和困難是不可避免的,例如和同學之間的關系問題、成績下降問題等,如果教師不能及時引導學生妥善處理這些問題,會導致學生的成績急劇下降,心理也有可能出現(xiàn)問題,不利于學生的健康成長。因此,教師要經(jīng)常和學生交流、談心,了解他們的學習和生活現(xiàn)狀,特別是要了解他們遇到的問題和困難,以便共同找尋原因,分析解決問題的方法。幫助學生解開心中的郁結,讓他們可以全身心投入到學習中。對于學生來說,師生之間的溝通交流幫助他們解決問題、端正心態(tài),而教師則可以通過溝通交流了解學生的內心情況,這個過程也是增進師生情感的過程。
2.4 多交朋友實現(xiàn)雙贏。良好的同學關系可以幫助學生養(yǎng)成樂觀積極的心態(tài),大部分學生在學校中都有幾個朋友,但是小學生接觸社會并不多,因此無法幫助同學解決問題,發(fā)揮不了引導作用。而傳統(tǒng)教育中,教師發(fā)揮著主導作用,學生對教師既尊敬也畏懼,不敢和教師溝通交流。而在愛的教育中,師生之間的關系是平等的,學生敢于敞開心扉,和教師交流自己的想法與意見。愛的教育中的“交朋友”,會大大改善師生關系,教師會更加尊重和愛護學生,而學生也會減少對教師的畏懼和忌憚之感。多交朋友實現(xiàn)的雙贏,改變了傳統(tǒng)教育中教師高高在上的形態(tài),營造了和諧民主的教育氛圍,為推動教育現(xiàn)代化做出了有力貢獻。
綜上所述,對于班主任來說,愛的教育是一個內容豐富的概念。教師需要革新教育觀念,改變教育方法,更多的通過溝通交流、交朋友、做游戲等既輕松又具有教育意義的形式來管理學生,幫助學生發(fā)掘自己的潛能,實現(xiàn)知識水平和素質水平的雙重提升。而教師則能夠不斷改進自己工作的錯誤和缺陷,實現(xiàn)教育水平的穩(wěn)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