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如平
(安徽省滁州市瑯琊區(qū)教育體育局 安徽 滁州 239000)
自我效能指的是人們在各種社交或是活動期間對自身的學習能力、行為能力等評價與判定。這種對自身能力的評價純屬主觀判斷。當人們確認自己擁有某項能力足以支持行為活動時,其便擁有良好的自我效能感。
作為基礎教育的起始階段,小學生如果成為一名數(shù)學學困生,對其后續(xù)學習甚至生活都會有極其不利的影響。從小培養(yǎng)學生的自我效能感能有效降低這種可能性,有效改善學困生的學習狀態(tài)。
學困生形成原因較為復雜,有外在的如家庭、學校、社會等原因,也有孩子自身性格、認知水平或身體健康狀況等原因,但孩子們的表現(xiàn)卻有統(tǒng)一性。常常表現(xiàn)為上課注意力不集中,作業(yè)不按時完成,遲到、早退、曠課習以為常,紀律比較散漫,無所事事,臨時抱佛腳,應付學習和考試,速度太慢,正確率較低,寫字馬虎,不工整……,總而言之,他們會認為學習是無趣的,之所以到學校來是為老師為家長而學的。
數(shù)學是具有科學性、嚴密性、抽象性的學科。正是由于它的抽象性,再加數(shù)學知識的連貫性,使一些學生學習過程中缺乏積極思考的動力,缺乏學習數(shù)學的熱情,課堂上對教師提出的問題、布置的練習漠不關心,若無其事。做作業(yè)時解題過程沒有步驟,或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學校常規(guī)的知識檢測,對于大多數(shù)孩子來說,是鼓勵和促進,而對于這些學困生來說則是打擊和摧毀,糟糕的分數(shù)和排名會使得這些孩子更加找不到自信。他們一般表現(xiàn)遇事畏縮,不愿意參加集體活動,不愿和其他同學交往,長期以來他們造就了一種悲觀情緒,形成了自卑心理。黨相波在《數(shù)學學困生的特點類型及教育對策》一文中寫道:“在學習中遇到挫折時,更易產(chǎn)生畏懼或自暴自棄,最終喪失對學習的興趣和信心。而沒有興趣,就沒有動力;沒有動力,學習便不能不斷進步?!?/p>
關愛學困生,從低年級開始,盡可能地不讓學生掉隊是阻斷學困生形成的主要方法。學困生之所以對數(shù)學學習產(chǎn)生抵觸心理,首要原因就是在數(shù)學學習中沒有獲得自我效能感。小學階段的學生都比較活潑好動,他們好奇心好勝心都比較強,所以優(yōu)化學生的學習氛圍和教學過程,及時鼓勵和表楊每一名學生是培養(yǎng)他們自我效能感的重要措施。
2.1 改變學生的學習心理。作為一名小學數(shù)學老師應該認識到,良好的自我效能感的獲得比單純的獲得新知更為重要。教師對教學內(nèi)容深入思考和剖析,深入淺出風趣幽默的講解將有效降低學生學習難度,從而大大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中高年級的學困生一大部分都有自卑心理,在學習的過程中因為數(shù)學成績差而對自己的失去信心。這類學生需要重建學習心態(tài)才能夠進行更好的數(shù)學教學,因此教師需要對他們額外關注,及時進行個別輔導。比如:在進行課堂提問的時候,不管學困生回答的正確還是錯誤,老師都應該予以鼓勵。這樣才能夠重新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自信心。
2.2 重新構建師生關系。師生關系是影響學困生學習數(shù)學的重要原因之一。小學生是敏感而脆弱的,師生關系是否友好直接影響到孩子的學習興趣,甚至影響了他們對自我的認知。老師能夠平等友愛地面對每一名學生,尤其注意自己的言行不給任何一名學困生帶來傷害是非常重要的。當你看到一名學生拿著一張糟糕分數(shù)的試卷時,平靜的分析和恰到好處的鼓勵將給他帶來無窮的力量。
3.1 讓數(shù)學知識生活化。小學生的思維特點是思維的具體性,越是具體形象的東西,越能喚起他們的無意注意,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比如,在教學“相遇問題的應用題”時,兩節(jié)課后,那幾個學困生只勉強會依照公式“依葫蘆畫瓢”———(甲的速度+乙的速度)乘(相遇時間)=總路程。可他們并不理解題意,我只好對他們進行課后輔導了:我準備了兩輛玩具汽車,和他們一起玩賽車,在“玩”的過程中,我指名兩個學生記錄有關數(shù)據(jù)(兩車的速度、起步時間、相遇時間),再讓他們算出相遇時甲車和乙車所行的路,這時學生就能很快求出甲乙兩地間的距離了。之后,我又帶學生到操場上做跑步游戲,過程與上面玩賽車類似。通過這樣的實踐操作,不僅把理性知識變成了感性知識,還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困生輕松掌握了本課時知識點。
3.2 增進家校配合,共同促轉(zhuǎn)。不恰當?shù)募彝ソ逃彩切纬蓪W困生的主要原因之一,老師及時與家長聯(lián)系,給予正確的指導是非常必要的。
例如我班有一個特困生,家長因為望女成鳳,給她報了幾個輔導班,孩子一直有抵觸情緒。了解情況后,我與家長溝通后建議家長,先別急于報各類輔導班,尤其是奧數(shù)班,孩子學起來有難度。在課堂上我常提問他,選取一些難度較低的問題,一旦回答正確就給予鼓勵。經(jīng)過一段時間,她比以前有了明顯的進步。
總之,研究表明,我國小學學困生群體規(guī)模較大,已嚴重阻礙教育的發(fā)展以及社會的進步,成為社會學、教育學、心理學等學科的重點研究領域之一。小學學困生學業(yè)自我效能感低不僅影響了其學習成績,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其身心健康的發(fā)展。因此,本文的研究也就顯得十分的有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