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 萍
(山東省淄博市市婦聯實驗幼兒園 山東 淄博 255000)
我國的教育教學改革,已經全面開展起來,全新的教學方式,對于不同階段的教育帶來不同的體驗,促使多樣化的教學手法,被應用到各學科的課堂教學中,成為引領課堂教學改革的原動力。而游戲教學就是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下,脫穎而出的。其趣味性、生動性的特點,深深地吸引著幼兒,讓幼兒感受到更多的樂趣,自主地進行研究,從中汲取豐富的內容,以開闊幼兒的視野,推動幼兒更深入的學習。作為幼兒教師要全方位解析游戲教學的規(guī)律,從中找尋到幼兒教育發(fā)展的特征,以游戲為契機,構建出幼兒喜歡的良好氣氛,運用更貼合幼兒實際的游戲模式,調動和激發(fā)幼兒的參與熱情,引領幼兒以最佳的狀態(tài),融入到各種游戲中,以最終達到寓教于樂的教學目的。那么,在實際的幼兒教育中,如何應用游戲教學呢?
不斷更新的幼兒教育,其特色越來越明顯地展示出來,而游戲教學的運用,更為幼兒主動學習,創(chuàng)造有利的教學條件。作為幼兒教師要根據幼兒的身心特點,制定符合幼兒身心成長規(guī)律的游戲活動,指明游戲教學的目標,適當地進行搭配,精心地挑選游戲內容,更改游戲的形式,發(fā)揮游戲教學的優(yōu)勢,讓幼兒全身心的參與到游戲中,感受到參與游戲的快樂,不由自主地融入到游戲活動,確保幼兒在游戲中學到更多的知識和內容,以拓寬幼兒的知識范疇,從而提高幼兒的參與度。比如在進行加減法的游戲教學中,教師可以采用“搶答”的活動,設置出明確的學習目標,把數字貼到幼兒的背上,然后運用“互撕”的方式,讓幼兒讀出數字,并進行大小的比較,以加深幼兒對數字的認識,幫助幼兒獲取成功,體驗到喜悅之情,更全面地掌握所學的數字,達到知識層次的提高。
教育專家明確提出:幼兒合作意識的提高,是一個潛移默化的過程。因為合作不是在短期內達成的,需要積極的運用游戲活動,以小組為單位,讓幼兒感悟到合作的內涵,更愿意參與到合作中,實現同伴間的互幫互助,共同完成任務,提高游戲的效率。作為幼兒教師要考慮到幼兒的身心發(fā)展狀況,認識到幼兒合作意識培養(yǎng)的必要性,恰當地安排小組游戲活動,把每個幼兒的參與激情調動起來,允許幼兒發(fā)表個人的看法,配合小組成員,合理地安排時間,切實解決游戲中的困難,從而提高幼兒的合作意識和能力。比如在進行拼圖游戲的教學中,教師根據事先安排好的小組,把準備好的拼圖進行展示后,打亂順序,然后進行“比一比”的競賽活動,看一看哪個小組的協調能力好,哪個小組可以在最短的時間內把圖形拼出來,懂得拼圖的道理,更好地適應小組教學,從而開發(fā)出幼兒潛在的合作動機。
陳鶴琴指出,生活即為課堂。但是以往的幼兒教育教學中,過于關注幼兒學習成績的提高,而無視幼兒的參與意識,導致課堂教學的形式比較被動,游戲教學的應用效果不佳,幼兒缺乏參與的動力。為此,幼兒教師要全面研究游戲的內容和形式,不再單純地傳授知識,而是更加注重游戲的應用性,以提高幼兒的學習興趣為主旨,指引幼兒積極地參與實踐,促使幼兒養(yǎng)成勤動腦的好習慣,開心愉悅地參與游戲,善于表現自己的聰明才智,以促進幼兒綜合能力的不斷發(fā)展。比如在組織動手實踐的教學中,教師可以設計一個“制作自己的家”游戲活動,先讓幼兒進行構思,為動手操作準備充足的材料,然后在同桌間的密切交流下,制作自己滿意的房子,可以發(fā)揮幼兒的想象,在教師的鼓勵和幫助下,幼兒開展奇思妙想,制作出不同形狀的房子,把每個幼兒的優(yōu)點展示出來,促使幼兒的創(chuàng)新思維更為開闊,提高幼兒的實踐素養(yǎng)。
總的來說,游戲教學是新型的教學方式,是最具活力的教學形式,能夠深深地吸引幼兒的目光,促使幼兒更深入地感受到游戲活動的主旨,從而提高幼兒教育的實效性。作為幼兒教師要根據以上教學策略,靈活地應用游戲教學,優(yōu)化游戲情境,填充幼兒的心靈空白,關注幼兒的身心變化,營造趣味性的氛圍,鼓勵幼兒參與各種游戲活動,豐富幼兒的情感,潛移默化地影響幼兒的思維,促使幼兒全身心的感悟游戲的真諦,培養(yǎng)幼兒的溝通能力和綜合素養(yǎng),以達到幼兒教育改革的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