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莉莉
(山東省德州市實驗小學 山東 德州 253000)
在《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中曾指出:要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讀整本書的教學理念,當我們在進行小學語文教學的時候,我們會發(fā)現(xiàn)有的是獨立成篇的,有的則是從整本書中節(jié)選的一個片段,這也就導致學生的閱讀理解存在局限性,自然而然教師的閱讀教學質(zhì)量也就很難上升,而整本書閱讀教學策略的運用,我們可以將文章進行抽絲剝繭,在條理明晰的閱讀過程中使得學生找準主線路,精準化文章主旨,這樣既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情感,也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閱讀素養(yǎng),使得學生在掌握整本書閱讀方法的同時得到語文知識、語文情感、語文能力等綜合性的提升。
在小學階段,學生不論是轉(zhuǎn)化知識的能力,還是學生對知識的學習能力都還處于比較弱的一個階段,尤其是對于語文閱讀教學而言,大部分學生都會由于文章的長、難而降低自主學習興趣,為此,在開展《安徒生童話》這一整本書閱讀的時候,為實現(xiàn)學生閱讀行興趣的激發(fā),為發(fā)揮整本書閱讀教學的育人價值,我們一定要精準化閱讀線路,讓學生有一個明確的閱讀目的,讓學生知道自己讀的是什么,從而實現(xiàn)學生閱讀能力的提升,例如,我們可以將《安徒生童話》這一本書中的11個故事進行思路分析,以猜測情節(jié)、想象畫面、讀中思考為閱讀大綱,好比,猜測情節(jié):《丑小鴨》《拇指姑娘》《野天鵝》《堅定的錫兵》等片段為例,讓學生結(jié)合生活經(jīng)驗猜一猜故事接下來的發(fā)展情況,從而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為學生指引閱讀方向,想象畫面:《賣火柴的小女孩》《雛菊》《小意達的花兒》為閱讀選取,讓學生在閱讀中想象故事畫面,凝練閱讀思維,讀中思考:《老頭子做事情總是對的》《蝸牛和玫瑰樹》等我們可以以問題的形式讓學生進行閱讀探索,通過閱讀線路的指導使得學生對《安徒生童話》這一故事書有一個精準的了解,在提取閱讀知識內(nèi)容的同時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從而使得整本書閱讀教學得到有效的落實,激發(fā)學生整本書的閱讀興趣。
對于真本書閱讀而言,要想讓學生吃透閱讀內(nèi)容,對其有一個科學化的理解,我們就要為學生提供足夠的空間和時間,在落實學生課堂主體地位的同時讓學生抓住文章中的人物、情節(jié),作出自己的判斷,從而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但是,小學生要想讓學生得到閱讀專注力的集中,小組合作閱讀法便是一個有效的教學手段,它既可以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也可以使得學生在合作閱讀中進行相互促進、取長補短,讓學生在合作閱讀整本書的時候得到閱讀質(zhì)量的提升,為此,我們可以讓學生以小組的形式對《安徒生童話》展開整本書的閱讀,同時為有效提高學生的閱讀激情、閱讀效率,我們可以為學生制定科學化的“閱讀學習單”如,在內(nèi)容方面我們可以讓學生就作者、文中的主要人物進行歸類品味,在語言表達方面,我們可以讓學生就文中的人物表情、修辭等進行理解嘗試仿寫,在閱讀結(jié)構(gòu)方面,我們可以讓學生就文章中的寫作順序、寫作規(guī)律等進行總結(jié)分析,并且對《安徒生童話》這一整本書展開讀后感的寫作。通過這一閱讀學習單的制定,讓小組合作學習閱讀有一個明確的閱讀指導,從而讓學生以小老師的身份對這一整本書的閱讀理解展開探討分析,在大量的文字信息中發(fā)展學生的語言、提高學生的思維,為學生打開認知世界的大門。
《安徒生童話》雖然是一本故事書,但是卻蘊含著深奧的哲理,在這一書中11個故事的構(gòu)建,不僅豐富了學生的語文閱讀情感,同時也有效鍛煉了學生的閱讀素養(yǎng),為有效實現(xiàn)學生語文整本書閱讀能力的提高,促進學生閱讀習慣的培養(yǎng),我們可以以圖進行整本書閱讀指導的建構(gòu),讓學生在思維導圖的觀看中構(gòu)建一個清晰、完整的閱讀鏈,從而加深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增加學生的閱讀積累,科學化學生閱讀習慣。為此,對于《安徒生童話》這一整本書的閱讀而言,我們可以以故事背景、故事發(fā)展、故事主人公、故事的結(jié)局為閱讀方向,讓學生有一個清晰化的閱讀指導,在這一思維導讀中深化學生的閱讀素養(yǎng),鍛煉學生的閱讀細微,讓學生的閱讀有內(nèi)涵、有主旨、有方向,從而使得這一整本書閱讀教學得到質(zhì)性的發(fā)展。
總而言之,對于小學語文教學中整本書的閱讀而言,要想讓學生對《安徒生童話》這一書籍有一個正確的認識,讓學生在閱讀的同時得到知識、能力、品質(zhì)等共同的發(fā)展,我們一定要為學生點名閱讀方向,找準閱讀線路,在梳理閱讀內(nèi)容的同時使得學生掌握整本書閱讀方法,從而發(fā)揮整本書閱讀教學的育人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