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張恣寬
2020年3月11日下午,在美國柯林斯堡市的城市公園見到這位舞圈者,圓環(huán)在她手中玩得出神入化。我用手機翻譯軟件問她“我是中國攝影家,可以拍照嗎?”她爽快的“OK”了。這位舞者還有一個雙手握兩個“S”形的器械,她為我表演了兩種運動操,十幾分鐘,我拍了100多幅照片。
放了一段時間,終于想到用這種形式來表現(xiàn)這些連續(xù)拍攝的動作了……
花了兩天時間研究,先將4幅圖對齊,然后堆棧平均值,總感似曾相識,后來改變每個圖層的混合透明度,創(chuàng)意出這幅《圈舞》,上面的兩個圓圈靠近,下面兩個圓圈稍分開,感覺少了點意義,突然想到奧運會的五環(huán)標識,因當時這組動作只拍了4幅,于是決定復制一個環(huán),組成五個環(huán),體現(xiàn)、象征一種奧運的體育精神。
1.打開Lightroom 9.3軟件,在“圖庫”中選擇已經導入的4幅《圈舞》素材,單擊鼠標右鍵,在彈出的菜單中選擇“在應用程序中編輯/在Adobe Photoshop 2020中編輯/在Photoshop中作為圖層打開”(見圖1)。
圖1
《圈舞》效果圖
《圈舞》1
《圈舞》2
《圈舞》3
《圈舞》4
2.在自動打開的Photoshop 2020軟件界面中,這4幅圖作為4個圖層,在一幅圖中打開,按住Shift鍵,將4幅圖片全部選中,執(zhí)行“編輯/自動對齊圖層”菜單命令,在彈出的“自動對齊圖層”對話框,選擇“自動”,單擊“確定”按鈕(見圖2)。
圖2
溫馨提示
因是從Lightroom軟件中導出的圖片,所以圖層的名稱還是使用原相機的圖片編號,為了方便講述及大家觀看,我特地將全部圖層名稱全改為“背景”層、“圖層1”、“圖層2”、“圖層4”。
3.4幅圖片組成五個環(huán),必須再復制一個圖層。單擊前3個圖層縮略圖前的小眼睛,關閉這3個圖層層,擊活“背景”層,再按組合鍵“Ctrl+J”復制生成“背景”拷貝層,再選工具箱中“移動”工具,直接將“背景”拷貝層拖至最上層(見圖3)。
圖3
4.關閉“背景”拷貝層縮略圖前的小眼睛,點擊“圖層1”層縮略圖前的小眼睛,擊活“圖層1”層,再將調板右上方的“不透明度”改為50%(注:“不透明度”的數(shù)值要根據每個層畫面的需要調整,下同),我們見到兩個圖層畫面的混合效果(見圖4)。
圖4
5.擊活“圖層2”層,選工具箱中“橢圓選框”工具,沿著圓環(huán)外部勾選一圓形選區(qū),再按組合鍵“Ctrl+J”復制生成“圖層2”拷貝層(見圖5)。
圖5
6.用通道摳圖。在“圖層2”拷貝層(工作圖層),擊活“通道”調板,比較紅、綠、藍三個通道,發(fā)現(xiàn)“藍”通道反差最大,將“藍”通道層拖至通道調板下方的“創(chuàng)建新通道”按鈕上,生成“藍”拷貝通道層(見圖6)。
圖6
7.按組合鍵“Ctrl+L”調出“色階”對話框,將圓環(huán)的反差調至最大,單擊“確定”按鈕(見圖7)。
圖7
8.我們需要的是白色選區(qū),必須將圖像反相。按組合鍵“Ctrl+I”將圖像進行反相,單擊通道調板底部的“將通道作為選區(qū)載入”按鈕,然后再單擊“RGB”通道,最后返回“圖層”調板(見圖8)。
圖8
9.現(xiàn)在復制通道摳出的圓環(huán)。在“圖層2”拷貝層,按組合鍵“Ctrl+J”復制生成“圖層3”(圓環(huán),見圖9)。
圖9
10.單擊“圖層3”層縮略圖前的小眼睛,關閉“圖層3”層,返回“圖層2”拷貝層,因“圖層2”拷貝層是復制“圖層2”層,所以這層圓環(huán)要刪除。選工具箱中“橢圓選框”工具,沿著圓環(huán)外部勾選一圓形選區(qū),按組合鍵“Shift+F5”,打開“填充”對話框,在“填充”對話框中,“內容”選“內容識別”,單擊“確定”按鈕(見圖10)。
圖10
11.單擊“圖層2”拷貝層縮略圖前的小眼睛,關閉“圖層2”拷貝層,擊活“圖層2”層,再將調板右上方的“不透明度”改為34%,我們看見的是3個圖層畫面的混合效果(見圖11)。
圖11
12.點擊“圖層3”層縮略圖前的小眼睛,擊活“圖層3”層,選工具箱中“移動”工具將“圖層3”層的圓環(huán)位置放上兩環(huán)之間,再將調板右上方的“不透明度”改為71%,現(xiàn)在是5個圖層畫面的混合效果(見圖12)。
圖12
13.點擊“圖層4”層縮略圖前的小眼睛,擊活“圖層4”層,將圖層調板中的混合模式“正常”改為“深色”(我想讓這層圓環(huán)更深一些),再將調板右上方的“不透明度”改為67%,現(xiàn)在是6個圖層畫面的混合效果(見圖13)。
圖13
14.點擊“背景”拷貝層縮略圖前的小眼睛,擊活“背景”拷貝層,左手按住Alt鍵,右手用鼠標單擊圖層調板底部的“添加圖層蒙版”按鈕為“背景”拷貝層添加一黑色蒙版(見圖14)。
圖14
15.按X鍵設前景色為白色,選用工具箱中“畫筆”工具,在工具選項欄,畫筆的“大小”調為54px,“不透明度”為100%,“硬度”調為0%,先涂沫左下方的圓環(huán),再將畫筆的“大小”調為150px,涂抹出人物(見圖15)。
圖15
16.按組合鍵“Ctrl+Shift+Alt+E”蓋印所有圖層,生成“圖層5”層,再執(zhí)行“濾鏡/Camera Raw濾鏡”菜單命令,打開Camera Raw 12.3濾鏡窗口(見圖16)。
圖16
溫馨提示
在Camera RAW的最新版本12.3中,ACR界面有較大改變,左上方的工具欄移到右側豎放,相對寬屏的顯示器,擴大了圖像的顯示面積。原右側的直方圖下方的漸變、徑向濾鏡、調整畫筆等工具欄也全部移入右側工具欄,使操作方便了。其中“HSL”調整選項卡改為“混色器”,原“目標調整”工具,分別放入“混色器”、“曲線”調整選項卡中。將原“fx效果”、“鏡頭校正”、“相機校準”分別打亂,改為更科學的“光學”、幾何”、“效果”、“校準”。具體用到時再詳述。
17.在Camera Raw窗口的“基本”選項卡中,調整圖片的反差、色彩。白平衡不動,設“曝光”為0.45,“對比度”為45,“高光”為-100,“陰影”為66,“白色”為-73,“黑色”為-50,“自然飽和度”降為12,“飽和度”為2(見圖17)。
圖17
18.單擊“混色器”,進入“HSL”調整選項卡中。增加草坪綠色、壓暗藍天、降低紫色、洋紅。
在“色相”選項中,點擊“目標調整”工具圖標(見紅色箭頭所示),直接在畫面中需要調整的顏色中拖拉(下同)。調整“黃色”為-65,“綠色”為38,“藍色”為53,“紫色”為3;在“飽和度”選項中,調整“紅色”為-9,“黃色”為24,“綠色”為26,“藍色”為-7,“紫色”為-22,“洋紅”為-10;在“明亮度”選項中,調整“黃色”為-24,“綠色”為-26,“淺綠色(青色)”為-28,“藍色”為-31(見圖18)。
圖18
19.銳化圖像,單擊“細節(jié)”漢字,進入“細節(jié)”選項卡中。在“銳化”中,為了更好地觀察效果,先將照片放大到100%。左手按住Alt鍵(此時圖像為黑白),右手拖動鼠標,邊觀察邊調整。將“數(shù)量”滑塊調至18調整人物、圓環(huán)、樹木邊緣清晰度;再按住Alt鍵,用“蒙版”調整選項來控制邊緣蒙版。設置為100時,銳化主要限制在上述邊緣線條。單擊右下方“確定”按鈕,返回Photoshop 2020界面中(見圖19)。
圖19
20.用“填充”命令,修補畫面有空白的藍天。選工具箱中“矩形選框”工具,選中需要修補的畫面,按組合鍵“Shift+F5”,打開“填充”對話框,在“填充”對話框中,“內容”選“內容識別”,單擊“確定”按鈕(見圖20)。
圖20
至此,完成《圈舞》的后期組合。按組合鍵“Ctrl+Shift+E”合并可見圖層,或存為PSD圖。我選擇的是直接將PSD圖存儲在Lightroom 9.3軟件目錄里,這樣隨時便于對制作過程進行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