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 昊
(江西省九江市潯陽區(qū)潯陽小學 江西 九江 332000)
教師在開展語文教學的過程中,要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在這個過程中充分挖掘?qū)W生的能力,提高學生聽說讀寫的能力。教師在開展教學的過程中,可以利用信息技術(shù)進行教學,豐富學生的學習模式,使學生在有趣的、活躍的環(huán)境中探究知識,最終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
教師在開展語文教學的過程中,可以利用信息技術(shù)創(chuàng)設課堂情境。以往學生在學習語文的過程中,只能對照教材內(nèi)容進行干巴巴的學習,信息技術(shù)的應用可以使語文課堂生動起來,對于一些比較抽象的描寫可以通過信息技術(shù)直觀的展示出來。這種教學模式可以有效地激發(fā)學生的興趣,使學生積極地參與到課堂學習,最終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
以《富饒的西沙群島》為例。這一篇文章是寫景的文章,其中描寫了西沙群島的地理位置和美麗富饒的景象。教師在引導學生學習這一課的時候,可以利用多媒體為學生展示一些相關的景象,吸引學生的興趣。比如關于西沙群島的位置,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展示中國的地圖,然后讓學生在地圖上尋找西沙群島的位置,進而對文章有更直觀的了解。另外教師還可以利用多媒體播放《海底總動員》,通過動畫片的片段引起學生的視頻,然后播放一些西沙群島海底的生物、海島上的海鳥,讓學生一一辨認,看看學生是不是都認識,進而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同時使學生最直觀的了解到西沙群島的富饒。教師還可以利用多媒體給學生播放西沙群島一天的日升日落,使學生直觀的感受西沙群島的美麗。教師通過利用信息技術(shù),可以直觀的給學生展示文章中描寫的場景,還可以創(chuàng)設情境,最終激發(fā)學生的興趣,使學生積極的參與到課堂學習,提高學生的課堂效率。
教師在開展語文教學的過程中,可以利用信息技術(shù)進行拓展延伸。學生在學習語文的過程中,不僅僅要學習生字詩詞,還要學習文章的背景、理解文章的情感等等,教師利用信息技術(shù)拓展延伸可以使學生更深刻的理解內(nèi)容,同時還可以拓展學生學習的知識面,使學生增長見識、拓寬眼界,最終提升學生的文化素養(yǎng)。
以《大象的耳朵》為例。學生在學習這一課的時候,不僅要了解大象耳朵的作用,還要通過閱讀文章感悟文章中的道理。教師在開展教學的時候,就可以利用信息技術(shù)進行拓展延伸,豐富學生的學習內(nèi)容。像文章的最后大象發(fā)現(xiàn)自己的耳朵耷拉著可以避免蚊蟲的叮咬和外界聲音的打擾,那么其他動物的耳朵是不是也有妙用,教師就可以利用信息技術(shù)搜索資源并且展示給學生。比如蝙蝠的耳朵不是聽聲音,而是接納聲波;鳥的耳朵沒有耳廓,這樣鳥兒在飛行的時候會減少阻力;盲人因為不能看見事物,耳朵會更加靈敏。另外除了耳朵以外,像眉毛的作用、指甲的作用等等都可以進行拓展延伸,使學生了解身體每一部分的作用。教師利用信息技術(shù)進行拓展延伸,使學生不僅了解了文章內(nèi)容,還拓展了學生的知識面,使學生在學習語文的時候更加積極投入,最終促進學生積累一定的文化知識。
教師在開展語文教學的過程中,可以利用信息技術(shù)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學生在自主探究的過程中,可以發(fā)生思維的碰撞,進而更全面的了解文章,深刻的感知文章中的情感。而且學生自主探究會對知識的印象更加深刻,進而提高學生對語文知識的掌握程度,最終提高學生的語文水平。
以《荷花》為例。學生在學習這一課的時候,要根據(jù)作者的描寫感受荷花的美麗,同時感受作者對于自然的熱愛。教師在開展教學的過程中,可以利用多媒體給學生展示荷花的樣子,以及一池塘荷花的景象。另外還可以將文章放在多媒體上,引導學生探究。比如讓學生說一說自己認為最美的句子。有的學生認為第二段的描寫比較美,綠色的葉子、白色的荷花、黃色的蓮蓬,這幾種顏色的描寫使整個畫面更加清新;也有的學生認為第三段的描寫更美,因為運用了比喻的手法,更加直觀形象的寫出了不同姿勢荷花的美麗。教師通過利用信息技術(shù)引導學生自主探究,使學生了解荷花的姿態(tài),探究文章所用的描寫手法,進一步加深了學生對文章的了解,同時還可以使學生更加深刻的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最終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和學習水平。
總之,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要引導學生學習基礎知識,更要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提升綜合能力。因此教師可以結(jié)合當前發(fā)展廣泛的信息技術(shù)進行教學,設計合適的教學計劃,最終通過不同的教學模式提高學生的學習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