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長安
(福建省漳浦縣象牙小學 福建 漳浦 363200)
小學語文教學改革的浪潮越來越高。處于改革前沿的閱讀教學改革不斷推出新方法、新手段、新模式。體驗式閱讀教學是一次改革的小浪潮。教師應如何進行體驗式閱讀教學?
閱讀是語文教學中不可忽視的一部分。閱讀課的目的是讓學生理解和運用語言,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促進學生素質的提高。體驗式閱讀教學的原則如下:
1.1 互動原則。實際上,教學是一種互動活動。體驗式閱讀教學可以通過師生互動的方式,使學生深入理解和認識課文,從而在閱讀中逐漸得到共鳴。在這一過程中,學生的認知與情感高度融合。
1.2 尊重原則。在教學活動中,學生是課堂的主體,通過教師的教學與文本相聯系。文章主要反映了作者的人生經歷,表達了作者的理解和價值取向。因此,在體驗式閱讀教學中,教師也應尊重學生的學習需求,發(fā)揮自己的引導作用,讓學生探索自我,體驗情感。他們還需要尊重課文的教學方向,在理解課文教學意義的基礎上,逐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1.3 啟發(fā)性原則。體驗式教學的核心理念之一是教師學生要時刻對課文充滿好奇,保持高度的閱讀體驗活動熱情,使課堂充滿活力。啟發(fā)性原則要求教師在體驗式閱讀中啟發(fā)和引導學生,讓學生深刻理解和體驗作者所表達的情感。
2.1 靈活運用教材,體驗體驗式閱讀的魅力。小學生對閱讀概念的理解還處于初級階段。許多學生認為閱讀就是閱讀故事。因此,他們更喜歡讀故事性強的文章。體驗式閱讀要求教師充分發(fā)揮對學生的引導作用,讓學生積極閱讀故事性較弱的文章,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但是有些學生認為閱讀就是閱讀課外文章。教材中的文章故事性不強,很難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實際上,教科書中有許多文章值得仔細閱讀。這些文章都是經過層層篩選選出的,以滿足小學生的學習需求。例如,以《大瀑布的葬禮》為例,有些教師沒有在課堂上講解這篇文章,因此筆者將這篇文章作為閱讀課進行教學。在課堂上,筆者通過“葬禮”這個沉重的話題向學生介紹本文的內容,激發(fā)他們的閱讀興趣。當學生仔細閱讀這篇文章時,他們會發(fā)現這與他們的潛意識葬禮有很大不同,文本中是賽凱特達斯大瀑布的一個特殊葬禮。之后,筆者引導學生探究文章的主旨,使學生認識到文章主要呼吁我們關注環(huán)境問題??梢姡處熞矐`活運用教材,引導學生在閱讀中逐步提高閱讀體驗。
2.2 開設問題教學,加強學生的感知體驗。老師們正在體驗閱讀教學地區(qū),我們也可以為學生設計一些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進入課文的語境,從而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發(fā)揮學生發(fā)散思維的作用。以“你必須把這條魚的放掉”一文為例,為了增強學生的感知體驗,筆者設置了幾個問題,將學生帶入文本閱讀中,如:作者的父親為什么要釋放作者努力釣到的大鱸魚?當作者釋放魚時,他的心情是什么?如果你是主角,你會放開你釣到的大鱸魚嗎?這個故事反映了什么樣的真相?在問題的引導下,學生在閱讀的同時進行思考,逐漸進入文本世界,并將自己帶入角色。在這一過程中,學生的閱讀體驗逐漸增強,也能體會到作者放開魚時的心情,與作者產生情感共鳴,從而達到體驗式閱讀的預期目的。
2.3 搭建體驗閱讀平臺,享受體驗閱讀的樂趣。在某種程度上,興趣也與老師給學生太少的游戲空間有關。小學生各方面知識薄弱,但獨立思考能力強。即使從教師的角度看,一些學生的想法幼稚可笑,但從另一個角度看,學生的獨特思維也有一些閃光點。教師在閱讀教學中應給學生一定的空間,讓學生表達自己的想法,從而享受體驗式閱讀的樂趣。
體驗式教學的模式改變了過去忽視對文章理解的教學觀念,過于注重對文章思想和結構的分析,把學生作為教學活動的中心,并以學生對文章的理解和體驗為教學目的,使學生能夠獨立閱讀文章,思考文章內容,獲得理解。因此,教師可以靈活運用教材,體驗體驗閱讀的魅力,設置問題教學,強化學生的感知體驗,搭建平臺,享受體驗閱讀的樂趣,在小學語文閱讀中開展實踐教學,從而有效地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