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志生
(福建省廈門市集美區(qū)康城小學 福建 廈門 361022)
葉圣陶先生在其論著中曾明確提出“就效果而言,精讀是準備,略讀才是應用;如果只注意于精讀,而忽略了略讀,功夫便只做得一半?!盵1]小學語文部編版教材中略讀課文的篇目隨著學生年級的提升而逐層增加,是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一個無法忽視的教學內(nèi)容。
隨著小學語文部編版教材的廣泛推行和使用,略讀課文教學逐步的被一線語文教師所關注。筆者觀察了許多一線教師的小學語文略讀課文教學課堂,發(fā)現(xiàn)小學語文略讀課文教學存在問題,呈現(xiàn)出兩極化的教學現(xiàn)象,簡述如下:
1.1 “漫無目的的隨便講講”。有一部分的小學語文教師認為略讀課文并不重要,沒有硬性規(guī)定所需要學生掌握的知識點,只要隨便講講就可以,所以在備課的過程中沒有充分的解讀課文內(nèi)容,也沒有預設明確的教學目標,導致他們在課堂上信馬由韁,隨意發(fā)揮,想到哪里講哪里,想到什么講什么,或者直接給出一個問題,沒有提供給學生任何的指導,就讓學生去進行自主學習和小組討論,也不進行課堂總結。導致一堂語文略讀課下來,學生們通常是一頭霧水,沒有任何收獲,長此以往,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熱情只會在這樣隨意的課堂中逐漸被消磨殆盡。
1.2 “逐字逐句的精細講解”。還存在一部分老師忽略略讀課文的性質(zhì),直接把略讀課文和精讀課文同等對待,關注課文中的字詞、語言、段落和句式,樣樣到位,并由多個切入點進行深入的講解文章。在這樣的教學中,學生彷佛收獲的很多,既習得了生字生詞,也明確了文章的內(nèi)容和主旨,還記了一些筆記。但是,這樣面面俱到、精細講解,喪失了略讀特征的課堂還能夠被稱之為略讀課堂嗎?它與精讀課又有什么區(qū)別呢?
小學語文略讀課堂無論是“精細講解”還是“隨便講講”,略讀課文都沒有發(fā)揮其應有的作用。需要有操作性較強的略讀課文教學策略為廣大一線語文教師提供參考。
2.1 以導語為導向,把握教學重點。簡明扼要的導語將精讀課文和略讀課文巧妙的聯(lián)合在一起,即能夠為學生指出課程內(nèi)容的主旨,使學生快速掌握文章講述的主要內(nèi)容,又能夠?qū)⒕x內(nèi)容高度概括,指出該篇文章閱讀的詳細要求[2]。部編版小學語文教材中,在課文的前頁設置導語,以精簡的概括性語言引出略讀課文,提示學生略讀課文的方法,指導教師采用正取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的遷移。在部編版小學語文教材導語設置形式各有不同,且具有較高的實操性與科學性。六年級上冊的語文教材第一單元,將“背起行裝出發(fā)吧,去觸摸山川胡海的心跳?!痹O置為導語,并提示學生閱讀時候能從所讀的內(nèi)容想開去。運用擬人的手法,賦予山川湖海生命力,帶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fā)學生對自然場景的想象,同時使學生在由此兩句話想象的意境中進行課文略讀,使其更為精準快速的把握本節(jié)內(nèi)容的重點。第二單元導語為:“重溫革命歲月,把歷史的聲音留在心里?!辈⒅赋鲆私馕恼率窃鯓狱c面結合寫場面的。該單元導語部分內(nèi)容明確,提示了學生學習該單元課程的任務,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熱情。以導語為導向,不僅可以激發(fā)學生對課文閱讀產(chǎn)生期待,更有利于教師明確教學重點,提升小學生略讀課文能力的同時,更好的達到教學目標。
2.2 以單元為視角,實現(xiàn)方法遷移。略讀課文在語文教學的過程中,給予學生更大自主學習的空間,為學生提供更多交流的機會,有助于學生將課文精讀的方法遷移至略讀課文之中[3]。語文教師在開展課堂閱讀時,必須要對略讀課文有清楚的認識,肯定其在整個單元教學中的重要作用,并將貫穿于單元教學之中。在略讀課文教學方法的要求下,在課文《窮人》教學時,由于該單元以小說體裁為主,要求學生關注情節(jié)、環(huán)境、感受人物形象,以遷移方法實現(xiàn)讀懂內(nèi)容?!稑颉返膶懽鞣绞脚c該課程的寫作方式一致,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回顧第四單元第一節(jié)課文《橋》的閱讀方法,以事件情節(jié),發(fā)生環(huán)境以及人物形象為主線,遷移該篇課文的學習方法至《窮人》改課的學習之中,使學生快速掌握課文內(nèi)容,充分讀懂文章主要講述的內(nèi)容,理清文章事件發(fā)展的順序,明確定位人物形象。教師結合實際課文分析精讀和略讀之間的關系,抓住課文的特點,引導學生在略讀過程中將精讀的方法遷移至其中,通過不斷引導學生應用閱讀方法,強化學生的閱讀技能。
2.3 以群文為形式,拓展內(nèi)容廣度。略讀課文教學的關鍵在于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以教材為中心,通過內(nèi)引外聯(lián)的方式幫助學生拓展學習內(nèi)容。隨著人們精神需求的不斷提升,人們對教育的關注度也逐漸提高,促進教學資源的豐富。將當下教學資源進行合理的配置,以達到義務教育階段語文教學目標,是小學語文教師現(xiàn)階段關注的重點問題。在略讀課文教學方法下,以群文閱讀的形式,整合閱讀資源,拓展學生閱讀內(nèi)容的廣度。為實現(xiàn)資源整合的目的,達到群文閱讀的效果,教師在開展群文閱讀前需要明確群文閱讀的主題,結合學生實際提出群文閱讀教學議題,確立教學目標,并且保證在教學活動中落實教學目標,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以《開國大典》教學為例,尋找與其相關的課文如《抗日女英雄趙一曼》、《難忘的一課》、《小英雄雨來》為群文閱讀的主要內(nèi)容。首先在群文閱讀開展前用3分鐘左右的時間作為導入環(huán)節(jié),引導學生遷移閱讀方法,提升學生略讀的質(zhì)量和效率。其次,給予學生足夠的自主閱讀時間,引導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提煉文章的關鍵,掌握正確的閱讀方法。最后,鼓勵學生積極展開閱讀心得分享,從文章的特點與學生共同展開深入探討。
2.4 以默讀為方法,增強思維深度。朗讀一直以來都是小學語文教學的主要內(nèi)容之一,也是要求學生需要掌握的主要閱讀技能?!坝懈星榈睦收b課文”是小學語文教材課后習題中的常見要求,其目的在于讓學生仔細斟酌課文中運用的語言,體會作者在創(chuàng)作該篇文章時想要表達的思想情感,學生通過閱讀和教師講解后,對文章想要表達的情感態(tài)度有一定的理解,再加上學生的主觀意向以自身獨特的表達方式將課文朗讀出來。學生在朗讀的過程中,理解文章內(nèi)容并將其內(nèi)化,在加深學生對文章理解程度的同時,強化學生對情感的表達以及語言的積累。朗讀在提升學生語文素養(yǎng)和閱讀能力上是極為關鍵的,但朗讀作為一種有感情的訓練方式,需要耗費大量的時間,應大量應用于精讀之中。而略讀教學的關鍵在于提升學生快速閱讀的能力,通過默讀、瀏覽、掃讀、跳讀等方式,促使學生善于閱讀,快速獲得課文中的主旨和關鍵信息,并從中獲取學習內(nèi)容,將其應用于實際解決問題之中,實現(xiàn)教學目標。因此,在略讀教學中需要大量加強默讀、瀏覽、掃讀、跳讀等閱讀方式的訓練,教師在此過程中,不僅要強化學生的默讀技能,并且要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設置目標,通過學生練習與進步不斷提升目標,進而強化學生的閱讀速度,增強學生的思維深度。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教師重在授“漁”,學生貴在得“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僅要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采用符合學生發(fā)展的教學方法,更要不斷的探究小學略讀教學方法與策略,進而真正才能發(fā)揮略讀課文教學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