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繼紅
(四川省廣元市嘉陵小學 四川 廣元 628000)
現(xiàn)有的教學中,部分教師已經對繪本輔助語文閱讀教學有了初步的應用,也認識到了繪本對于小學低段語文教學的重要作用。繪本對于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有很大幫助,還可以激發(fā)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越來越多的教師逐漸采用此方法進行教學。但是在運行的過程中也出現(xiàn)了需要我們解決的問題,比如如何將繪本轉化為語文課堂中需要的教材,這個問題也是當前繪本運用在教學中最大的難題。
在現(xiàn)有的語文課堂教學中,筆者通過調查發(fā)現(xiàn)很多小學生喜歡閱讀故事較豐富的繪本,比如繪本中包含我們古代的神話故事,還有一些童話故事以及圖畫版的名人故事。但是由于現(xiàn)在學習壓力越來越大,低年級學生的閱讀時間不足,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繪本閱讀的時間,這也說明了繪本閱讀的重要性仍然沒有被家長和教師所重視。此外學生對于繪本類型的挑選比較局限,在一些書店購買的時候,學生往往會選擇趣味較高的繪本進行閱讀,一些真正有教育意義的繪本往往被忽視。盡管繪本閱讀對學生的教育意義非常重大,但是不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仍然用處不大,所以教師和學生都要積極的改變現(xiàn)狀,適當提高繪本閱讀的教育性,但是也不能過于教育化。
2.1 教師的繪本閱讀策略存在不足。新課改要求下,教師們逐漸發(fā)現(xiàn)繪本對低年級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性,但是由于部分教師觀念的局限性,繪本閱讀輔助教學的辦法并未得到普及,仍然有很多教師采取原有的教學手段。教師由于學歷、專業(yè)等限制,對于繪本輔助教學理解程度不高,而學校也沒有針對性的培養(yǎng)教師這方面的能力,這也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繪本閱讀輔助教學的時效性。再者,教師對于繪本的理解能力不深入,在教學的時候也僅僅是泛讀的形式,或者教師基于自身的理解而忽視學生感受等等因素,大大降低了繪本閱讀的實際效果,也使兒童喪失了學習興趣。
2.2 將繪本變成了思想教育教材。低年級學生感興趣的更多是繪本中所蘊含多彩的世界,繪本閱讀的有效性更多體現(xiàn)在繪本閱讀在潛移默化中幫助學生帶來心靈上的感悟,豐富學生的精神世界。但是教師在進行教學的時候過多的看重繪本的教育意義,將原本有趣的繪本閱讀教學變得更生硬,在其中插入過多的思想教育而非內容解讀,這樣繪本閱讀走上了思想教育的道路,學生可以領悟的東西就更少了。比如,筆者在調查中發(fā)現(xiàn)了主題為愛的繪本教學課程,教師圍繞愛為中心展開繪本的閱讀,但其實繪本中所蘊含的不僅僅是愛這一個觀點,如果教師采用探究性的教學方法,讓學生自己感悟繪本中心,可能學習效果會更好。
2.3 繪本變成了另外一本教材。繪本輔助語文閱讀教學,其根本意義就是讓學生通過繪本的閱讀提升自身閱讀能力,旨在幫助學生吸收教學內容,因此繪本必須要和課本相結合,雙向教學,讓學生在閱讀興趣的引導下更愉悅的學習教學內容。但實際上仍有很大一部分教師不能很好的結合這兩者,將繪本作為單獨授課的教材,針對繪本中的字、詞等過度講解,讓學生利用繪本學習本該是課本所授課的內容,卻忽視了繪本蘊含的藝術性和與趣味性,也很可能會降低學生學習的興趣。
3.1 采取師生共讀方式的繪本閱讀策略。師生共讀的字面意思就是教師和學生一同閱讀繪本內容。小學低段的學生對于漢字的認識能力不夠,需要在教師的幫助下理解一些稍難的字詞,教師一方面可以答疑解惑,另一方面也可以提出問題,激發(fā)學生的思考能力。在繪本閱讀輔助課堂上最常見的教學方式就是遞進式設障立疑,教師提出淺顯的問題,學生通過閱讀可以得出答案,然后學生回答之后教師可以給予鼓勵,在這樣的過程中逐漸挖掘學生的學習潛力。例如,在學習《要是你給老鼠吃餅干》時,教師可以先提出問題:老鼠吃了餅干后,它會做什么?在學生回答問題后隨著故事情節(jié)繼續(xù)提出問題解決問題。
3.2 繪本閱讀應該回歸兒童。作為幫助學生提高閱讀能力的輔助教材,繪本的教學不能過于生硬,針對小學低年級的學生身心發(fā)展的規(guī)律,站在學生的角度思考教學手段,繪本的內容需要更加生動、艷麗,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學生自主思考繪本內容,教師只是作為引導者,讓繪本閱讀回歸兒童。比如教師在進行《大衛(wèi),不可以》繪本閱讀教學中,學生可以先進行獨自閱讀,學生領會其中所蘊含的意義,然后教師再進行提示,啟發(fā)學生的思維。
繪本輔助語文閱讀教學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教師在這個過程中需要主動提高自身教學素養(yǎng),在學生閱讀過程中引導學生把握正確的內涵,幫助學生提升閱讀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