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燕華
在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只有當學生對數(shù)學概念具備一定理解和把握之后,才能以此為基礎展開更深層面的學習。然而就當前的教學實踐來看,雖然一部分小學數(shù)學教師已經(jīng)開始重視概念教學,但是實際教學過程中,由于采取了不當?shù)慕虒W策略,具體的教學效果并不顯著,所以,本文就此展開了探究,渴望提出更豐富的有益于教學的策略,能夠為一線小學數(shù)學教師提供一定的幫助。
在小學數(shù)學概念教學中,為學生創(chuàng)設生活化情境十分重要。在創(chuàng)設生活情境的過程中,必須要立足于現(xiàn)實生活,這樣學生在獲得相應生活體驗的同時,也能夠完善數(shù)學概念的架構。
例如,在教學“三角形的高”時,我為學生創(chuàng)設的是一個充滿童趣的生活情境:在一個院子中,小雞、小鴨和小貓各有一棟房子(分別為銳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以及鈍角三角形),要求學生說一說誰家的房子最高?學生們根據(jù)已有的生活經(jīng)驗提出問題:想要找到最高的房子,就需要對比這些房子從地面到頂端的距離,至此學生想出解決辦法:需要以頂點出發(fā)向對邊畫一條線段。此時筆者將學生思維引向深處:究竟從哪個頂點畫更合適?繪制的是任意線段還是垂直線段?哪種繪制方法更合理呢?為什么?在這一連串問題的引導下順勢引入本節(jié)課新知,當學生在繪制鈍角三角形的高時,很容易出現(xiàn)錯誤如圖1所示??梢栽俅螏ьI學生回歸生活情境:如果將這三個三角形都看作是房子的話,你認為應當如何測量房子的實際高度?這一問題的引導下,學生們很快的意識到:在繪制三角形的高時,必須要確定兩大關鍵要素,也就是三角形的頂點以及由這一頂點向對邊所做出的垂直線段。
上述教學案例中,通過連接生活展現(xiàn)了學生比較熟悉的房子,在了解房子高度的過程中順勢引入本節(jié)課新知,雖然對于三角形的高而言是一個非常抽象的數(shù)學概念,但是立足于相應的情境活動中,學生不僅獲得了豐富的操作經(jīng)驗,而且能夠對這一概念形成直觀形象的架構。
《數(shù)學課程標準》中特別強調(diào),對于數(shù)學學習這一過程而言,應當充滿著活潑性、生動性以及靈動性,還應當展現(xiàn)其個性化特點。基于動手實踐、自主探究等都是組織學生展開數(shù)學活動的關鍵舉措。所以針對概念教學,應當連接學生生活,觸發(fā)學生的已有經(jīng)驗,為其創(chuàng)設有利于其展開自主探究以及合作交流的良好情境。
例如,教學“長方形與正方形的認識”時,可以首先向學生展示書本、照片等不同的物體,然后展示以下教學過程:①摸一摸;②畫一畫,各自畫一個長方形和正方形;③看一看,引導學生認真觀察圖形的特征,并對其邊長特征進行比較,就此架構感性認知;④比一比,從通過對比發(fā)現(xiàn)二者的異同;⑤議一議,此時需要為學生留有充足的時間展開交流和探討,并作出相應的補充。學生在親歷這一系列實踐活動之后,完全能夠初步架構長方形以及正方形的概念。
基于上述案例可以發(fā)現(xiàn),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為學生留有更廣闊的思維空間,還要輔以結構化思維素材,進而才有助于促進學生的自主探究,才能夠使其在探究過程中自主架構概念。
概念大都具有典型的抽象特質(zhì),有必要在教學過程中為其提供足夠的形象化實例,使其易于學生理解。針對這部分實例可以將其劃分為兩種不同的類別:其一為符合概念特征的典型實例,其二為與概念特征不符的干擾實例。學生應當能夠對這部分實例進行自主分類,還要說明分類的理由。一般情況下,易于學生理解的簡單概念,可以同時呈現(xiàn)正反兩種不同的實例;如果所涉及的概念較難,應當先展示與概念特征相吻合的正確實例,進而幫助學生架構正確的概念認知,之后再出示反面實例,通過對比強化概念理解。
例如,在教學“角的初步認識”時,首先需要幫助學生明確角的概念,但是在進入四年級的學習之后,就需要對這一概念有更深層面的認知,因為此時的概念學習緊隨“射線與直線”的概念,這種安排方式能夠顯現(xiàn)概念之間的密切關聯(lián),在理解角的概念時也更簡單、更便捷。但是“角的大小”是學生的理解難點,針對這一概念的學習可以為其創(chuàng)設探究情境:首先選擇一張透明紙,分別畫兩個角,每個角的兩邊都是5厘米,要求學生判斷兩個角的大小是否相同。在學生回答之后,將這兩個角重疊在一起進行對比,學生們可以將角的其中一邊重合,但是另一邊不能重合,由此也說明有一個角敞開的程度更大,這樣就能夠初步架構“角的大小”這一概念。最后引導學生展開數(shù)學描述,首先要求學生以目測的方式判定兩個角的大小,之后結合丈量以及疊加兩種不同的方法,最終判定兩個角一樣大。
通過觀摩其他教師的概念教學,我發(fā)現(xiàn)很多教師在概念教學中大多選擇一代而過的教學方式,也有選擇傳統(tǒng)的灌輸式教學,這種教學舉措必然不利于提升概念教學質(zhì)量。對于成人來說,數(shù)學概念并不具備較高的難度,但是小學生的理解能力有限,不能以成人作為衡量標準,有必要對概念教學策略展開系統(tǒng)全面的深入探究,進而才能提煉出更豐富的有益于教學的策略,使其能夠與學生的認知發(fā)展規(guī)律相吻合,促進概念教學質(zhì)量的全面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