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威市涼州區(qū)高壩鎮(zhèn)六壩九年制學校
思維導圖符合圖式理論,可以從表征到本質,對學生的思維能力進行全方面的訓練。思維導圖教學理論最早由美國學者皮亞杰提出,他認為思維導圖是一種整合人的認知、行為、實踐的相關理論,通過這種圖式方式,可以對知識的組合進行單元劃分,形成一個整體的圖式。
思維導圖是一種比較形象的教學方式,應用在英語教學當中,具有調動學生閱讀興趣、提高學生綜合語言應用能力、促進學生思維發(fā)散的綜合作用,具體表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語言的學習通常比較枯燥,因而學生在學習的過程當中很可能會出現(xiàn)厭學心理,通過圖形刺激的方式,可以幫助學生在已有知識的基礎之上,進行知識的拓展,從而通過閱讀分析、單詞記憶、歸納總結等,對英語知識進行總體的劃分,不斷拓展自己的能力邊界,從而建立起對英語學習的自信,更有興趣地參與到后續(xù)的英語知識學習過程當中。
其次,思維導圖學習方式包含圖式閱讀法、圖式復述法以及圖式寫作方法等等,這幾種方法綜合起來,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綜合應用能力,幫助學生應用這種圖式分解的方法,對一個英語教學任務進行系統(tǒng)靈活的判斷,從而全面提高知識閱讀的系統(tǒng)性。
最后,思維導圖方法是一種邏輯分析方法,應用在英語的判斷等題型的解答過程當中,可以提高學生的綜合答題能力,從而促進學生英語學習成績的全面提高,同時,這種方式還可以指導學生寫作以及判斷等等,有利于學生英語發(fā)散思維的培養(yǎng)。
1.圖式閱讀法。閱讀教學一直是初中英語教學的難點工作之一,通過思維導圖方法,教師可以在課堂閱讀之前,引入相關的刺激點,幫助學生在自己已有的知識體系內進行問題的歸類。
(1)課前閱讀。教師可以結合翻轉課堂的相關教學,為學生提供充分的閱讀資料,幫助學生調整自己的思維方向,在自己的生活以及過去學到的課文當中,搜尋相關的圖式知識。例如,教師可以嘗試讓學生回顧過去觀看過的電影、參加過的展覽、進行過的文化匯演等等,調動自己的生活經驗來找尋新的單詞,向圖式上面的知識靠攏。
(2)讀中活動。這個階段教師要充分挖掘課文中所蘊含的單詞信息、語法信息、脈絡信息等等,讓學生在自己繪制圖式的過程當中掌握更多的文章信息,從而為學生的繪圖打下堅實的基礎。教師可以在這個過程中,指導學生、幫助學生進行推理理解和相關的記憶,以全新的形式歸納課文的相關內容,在原有的圖式基礎上繪制出自己的思維導圖,并融入自己的相關理解。
(3)讀后活動。教師讓學生在自己繪制的思維導圖上進行充分的信息解讀,并且在每一個小單元內進行相關的知識拓展,既可以包含語法信息,也可以包含單詞信息,寫作信息等等,通過這種方式可以實現(xiàn)整個課堂的靈活調動。
2.圖式復述。在繪制思維導圖的過程中,學生已經對整體的課文有了基本的把握,理解了課文中的陌生單詞以及相關的句式等,通過復述課文的方式,對于思維導圖中的框架進行再次的反述,可以進一步充實學生的閱讀理解以及閱讀的細節(jié),幫助學生運用聽說寫的方式鞏固之前閱讀過的文章。一方面,這種方式可以進一步鍛煉學生的英語口頭表達能力,提高學生的交流技巧以及交流的意愿;另一方面,通過這種思維導圖復述的形式,教師可以更加靈活、系統(tǒng)、有針對性地查看學生的學習情況、理解情況以及認知情況。
3.圖式寫作。圖式寫作是閱讀教學的最后一步,運用這種寫作的方式可以深化學習效果。學生在小組之間對于自己繪制出的思維導圖進行及時的反饋、查缺補漏,并通過仿寫、改寫、縮寫等方式,對于圖式當中的一些關鍵節(jié)點進行反復的探討,這樣的方式可以幫助學生進一步凝練自己的思維,并結合自己繪制出的思維導圖做出一些基本的認知與判斷。
綜上所述,思維導圖是一種非常靈活的教學方式,應用在初中英語課堂當中,可以顯著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以及記憶的深刻程度。從本文的分析可知,研究思維導圖教學有利于我們從問題的角度看待目前教學技巧的發(fā)展,因而我們要更加充分、科學地應用思維導圖方法,靈活地進行英語課堂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