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門市第一中學
在高中數學教學中,教師要解決的一個重大問題就是學困生的轉化工作。只有弄清高中數學學困生的現(xiàn)狀,分析其形成的原因,并進一步尋找應對策略,消除學困生的心理障礙,使他們養(yǎng)成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幫助他們樹立自信心,才能成功地將其轉化。下面,筆者結合工作實踐談幾點自己的看法。
1.數學基礎差,知識遷移過程破網,對提高數學能力無望,繼而完全放棄。調查發(fā)現(xiàn),很多學困生的產生并不是因為他們智力低下,而是由于之前的基礎較為薄弱,加之知識遷移過程中日積月累造成的斷層。學生基礎知識對現(xiàn)有學業(yè)成績影響最為顯著,相比初中數學而言,高中數學教材結構的邏輯性、系統(tǒng)性更強,如果學生初中數學的基礎沒有打好,那么到了高中階段,面對難度大幅度增加了的教材,新舊知識和能力無法銜接,就會導致學習過程中不斷涌現(xiàn)出新的問題,長此以往,知識形不成完整的網絡,造成基礎知識的破網,跟不上學習的進程,學習成績自然越來越差。
2.學生數學學習習慣不好,學習方法不當。有的學困生并不是不愿意學習數學,而是沒有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不會獨立思考,在預習的過程中不能自己發(fā)現(xiàn)問題并獨立解決,學習常常被動,總是一味地等著教師來講,課后也沒有對教師布置的作業(yè)足夠重視,不善于復習和總結。這樣隨著數學知識量和難度的不斷增加,就會讓學習習慣不好的學生越來越落后,逐漸淪為學困生。
1.激發(fā)數學學困生學習興趣。高中數學學困生首先要解決的問題就是激發(fā)其學習的積極性,讓他們始終以飽滿的學習熱情投入其中。不管是公式、定理的記憶,還是理解能力的提高,只要肯投入時間進去,就會取得成效,實現(xiàn)有效轉化。為此,作為一名高中數學教師,要結合高中生的心理特征,從他們感興趣的環(huán)節(jié)入手,幫助他們提升數學能力。
2.建立融洽、和諧的師生關系。親其師,才能信其道。要想提高高中數學教學效率,就必須建立融洽、和諧的師生關系,而這一關系建立的前提就是教師對學生真誠的愛。教師對學生的關心和愛護是學生樂于學習的動力源泉,只有當他們感受到教師對自己的關心和期望后,他們才會產生激勵和鼓舞的情感體驗,進而轉化為對教師的信賴和崇拜,并積極主動地投入到高中數學學習中來。
3.做好課前備課工作。作為一名教師,只有在課前認真?zhèn)湔n,才能對課堂教學的目標更為清晰,對數學教學中教具的運用更加恰當,進而更好地指導課堂教學,做到游刃有余。為此,我們要綜合評估、預測數學課堂上會發(fā)生的情況,這樣能讓我們在每堂課上都從容淡定,游刃有余,牢牢確立課堂教學的效益觀。長此以往,也有助于教師的成長,進而更快地形成自己的教學特色。
4.加強學困生的學法指導,培養(yǎng)學困生自主學習的能力?!笆谌艘贼~,惠其一時。授之以漁,益其一世?!焙芏鄶祵W學困生都學習被動,拖延性強,一遇到困難就會退縮,不愿意動腦筋,要么直接去問老師,要么索性不管,抄其他同學的作業(yè),針對這種現(xiàn)象,我們就要幫助他們認真分析數學學科的特點,探討學習每個知識點的方法,梳理試題類型,總結解題技巧,做好學困生的查漏補缺工作。同時,讓班里數學學習成績優(yōu)秀的學生介紹學習心得,歸納犯錯成因,幫助他們制定中短期學習計劃,從而幫助數學學困生走出學習誤區(qū),提高學習效率,達到轉化的目的。
5.分層教學,因材施教。學困生的基礎普遍較低,如果在高中數學課堂上教師對所有學生制訂統(tǒng)一的目標,就會使得學困生的學習更加吃力,久而久之,他們就會放棄數學學科的學習。為此,作為一名高中數學教師,要想成功地轉化學困生,就要因人而異,實施分層教學,對每位學困生提出不同的學習要求,并布置不同的課外作業(yè),只要他們達到要求,就給予鼓勵,從而增強他們學習的動力和信心。此外,還要做好數學學困生的課后分層指導工作,促使學困生逐漸追上班級的整體進度。
總之,高中數學教學一直是理科教學中的重點,也是難點。作為一名數學教師,應加強對學困生的轉化工作,因人而異,因材施教,幫助學困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方法,促使每個學困生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進而更好地提升教學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