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臺縣東苑幼兒園
筆者認為,熱愛幼兒是幼兒教師最基本的品質,對幼兒沒有真正的愛,就不會有真正的教育。幼師是幼兒人生的第一任老師,影響著幼兒的一生。幼兒離開自己的父母,從父母的懷抱來到老師的身邊,從溫馨而熟悉的家庭來到幼兒園這一陌生的環(huán)境,望著同伴和老師陌生的面孔,心里不免產(chǎn)生分離的焦慮和恐懼,這在他們情感上是一個很大的波動。這時教師只有用無微不至的愛來安撫他們不安的心,才能使他們盡快適應新的環(huán)境。兒童是在愛的環(huán)境中獲得安全感、滿足感及激勵和信任的,因而要想讓幼兒感受到愛,教師就要像疼愛自己的孩子一樣疼愛他們。對小的孩子要更多地用身體接觸,如親親、抱抱、拍拍……對大一些的孩子則要用目光、語言等方式,表達對他們的關心、信任、鼓勵、稱贊等等。同時,還要讓幼兒學會愛別人和愛一切美好的事物。愛的教育是雙向的,即愛與被愛。
尊重幼兒是教師的基本信條,尊重幼兒就是尊重人類自身,就是尊重人類的文明。尊重兒童才能解除束縛兒童發(fā)展的有形和無形的繩索,使兒童的智慧與個性得以充分發(fā)揮。尊重兒童是教育的基本信條,無論是家長還是教師,都要尊重兒童。尊重兒童包括以下要素:
1.對所有兒童無歧視。即對任何民族、膚色、家庭的兒童都應平等相待,一視同仁。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就提出過“有教無類”的教育思想,重視每一個孩子,尊重每一個孩子的人格是教育的前提。
2.尊重孩子就要對孩子提出合理的要求。蘇聯(lián)教育家馬卡連柯提出:“尊重是要求的前提,要求是尊重的條件?!敝傥恼f:“要求越嚴格對他們尊重越有分量?!彼苑趴v孩子,不管教孩子,對幼兒不是嚴中有愛,而恰恰是對尊重孩子的誤解。
3.尊重孩子身心發(fā)展的規(guī)律及個別差異。我們在強調(diào)尊重孩子獨立人格的同時,還必須承認在身心發(fā)展上兒童既有因年齡而表現(xiàn)出的特殊規(guī)律,又有個體間的差異。對不同性格、不同智力的幼兒,都要一視同仁,采用不同的方式方法,對他們進行教育引導、啟發(fā)。
教師要深入淺出地教給幼兒正確的科學文化知識,回答幼兒提出的各種問題,激發(fā)他們對探究的興趣。幼兒的思維既是具體形象的,又富有情感和想象力,他們活潑好動、愛唱愛跳、喜歡畫畫、講故事等。教師要在活動的同時觀察幼兒,了解幼兒健康狀況、愛好、才能、智力、發(fā)展道德行為、情感意志甚至歡樂和憂愁等方面的征兆,洞察幼兒內(nèi)心世界,從而巧妙地加以指導。要善于在幼兒的細微表現(xiàn)中及早發(fā)現(xiàn)問題,以便在教育教學過程隨時調(diào)整活動,達到預期的目的。教師要抑制不必要的激動和沖動,冷靜、溫和地對待幼兒。由于幼兒年齡小,控制自己的能力差,常會表現(xiàn)出任性、不友愛、不遵守規(guī)則、不聽規(guī)勸等問題,教師要冷靜處理,既要以寧靜、安詳?shù)膽B(tài)度對待幼兒,又要堅持不懈地了解和教育幼兒。
教師要一視同仁地對待每一個幼兒。無論孩子聽話與否、干凈與否、智力怎樣,都要以高尚的師德、平等的師愛去對待每一個孩子。做到不武斷批評或者粗暴地否定幼兒的設法和做法,不詰問詰責幼兒,而是了解真實情況的來龍去脈,再給予必要的幫助和指導。教師要以身作則,用自身的一舉一動來影響孩子、教育孩子。教師要充分理解和信任孩子,善于發(fā)現(xiàn)每個孩子身上的閃光點。世界上沒有相同的兩片樹葉,而我們的孩子也一樣,他們來自不同的家庭,是獨特的個體,都有自身的性格特點和興趣愛好,有著千差萬別。教師要從不同的視角來賞識幼兒,用不同的方法教育幼兒,拿不同的尺子來衡量他們,采取不同的措施。教師不能用成人的眼光和高度去審視孩子,這樣才能促進每一個孩子的個性化成長。
幼兒教育的對象都是3-6歲的孩子,每一個孩子都像嬌嫩的花苞,需要教師的呵護和培養(yǎng)。冰心說:“世界上沒有一朵鮮花不美麗,也沒有一個學生不可愛。”作為教師,要俯下身子,尊重每一個幼兒,張揚孩子的天性,用愛的語言來播種,用辛勤的汗水來澆灌,用慈愛的心血來培育孩子。把不同的愛給予不同的孩子,讓每一個孩子都感受到教師的愛,使他們的幼兒園生活更加精彩,從而促進他們的身心健康快樂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