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萍
(山東省青島四方小學 山東 青島 266031)
現(xiàn)在已進入人才競爭的時代,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有助于適應這種競爭。每一個孩子來到世上都是一張白紙,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受家長一言一行潛移默化的影響,因此,家庭教育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1]。
我國許多父母的精力都用到孩子身上,有的家長從不讓孩子做任何家務勞動,更有甚者替孩子做作業(yè),久而久之孩子懶于自己動腦,自己沒有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和習慣,逐漸形成依賴型性格。孩子的獨立性要從小培養(yǎng),從小事做起。在我的女兒剛剛學會拿勺子想自己吃飯時,我就讓她自己吃,雖然飯菜常常撒得到處都是,但我認為這是孩子獨立的開始;孩子想?yún)⑴c家務勞動也是培養(yǎng)自理能力的機會。許多家務勞動如包餃子,刷碗,洗襪子等,孩子樂于參與,我就放手讓她自己去實踐、模仿,因此,她學會了許多生活技能,在高中的住宿生活中孩子依然保持每晚洗襪子等良好的生活習慣。
“養(yǎng)不教,父之過。”父愛如山,帶給孩子的是剛毅、廣闊的胸襟,敢于挑戰(zhàn)困難的勇氣和膽量。父親對孩子的教育會粗心些,正是這些“粗心”給孩子活動的余地,有利于孩子的成長和良好心理的培養(yǎng)。女兒四五歲時從幼兒園歸來,興奮地對我說:“媽媽,爸爸教會我翻單杠了?!闭Z氣中充滿了自豪感,當我親眼見到女兒怎樣的在單杠上翻來翻去時,我想作為母親,我是不會讓孩子去做危險的體育運動的,這些只有孩子的父親能教給她,給她的勇氣和膽量讓孩子去嘗試。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孩子父親還經(jīng)常讓孩子獨自去買東西,自己去問路等。不讓孩子去嘗試,沒有勇氣與膽量,他將如何面對生活中的困難與挫折?
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訣。當孩子會出現(xiàn)膽怯、遇事畏縮不前,不敢嘗試等情況時,說明孩子缺乏自信心,這必然會影響其未來的發(fā)展。我發(fā)現(xiàn)我的女兒就缺乏自信。女兒小時候喜歡電子琴,可是每次上完一堂新課后,她就說“我不會”。回家后,我陪她反復練習,她掌握后我告訴她“只要你多加練習,你一定會”,她的信心也增長了不少,“我不會”這句話也極少說出口。練琴枯燥無味常常使她有放棄的想法。我對她說:“這是你選擇的,不能半途而廢。有毅力的孩子才能有出息?!蔽易尯⒆訉W琴的目的就是為了培養(yǎng)她的自我控制能力,集中精力努力去做好某一件事,抗拒誘惑。就這樣她堅持了七年,考出十級。初中時,女兒決定將來當醫(yī)生,我跟她說:“醫(yī)生是很累的,要終生學習?!彼齾s說任何行業(yè)都需要不斷學習。經(jīng)過不斷努力,高考后她選擇了自己喜歡的專業(yè),并且始終堅持自己的本心,相信自己的能力。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需要有人幫她排憂解難。我時刻注意孩子的心理變化,在孩子遇到難題,特別是孩子處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時,我會和孩子一起分析原因,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做孩子一生的朋友,陪伴她的成長。一次我發(fā)現(xiàn)孩子的情緒很低落,當我詢問原因時,女兒很傷心地哭了,在靜靜地傾聽她的哭訴中,我知道因為她是班干部,在和同學一起違犯紀律時老師只批評了她,她覺得很委屈。我讓她站在老師的角度想問題,如果她是老師她會怎么處理?孩子很快理解了老師的苦衷,想明白作為班干部不能推卸責任,要勇于承擔。無論什么時候,孩子遇到問題總喜歡找我傾訴,我在傾聽中疏導孩子的不良情緒,她也成為了一個健康樂觀的女孩。
家庭教育的一致性有利于孩子全面的發(fā)展,使孩子向著一個既定的方向努力穩(wěn)定發(fā)展,這樣有利于孩子形成良好的健全品格;否則容易使孩子內(nèi)心混亂、無所適從,甚至造成內(nèi)心的痛苦,使孩子養(yǎng)成見風使舵的壞品質,孩子難以辨清是非,不善于堅持真理,甚至會不尊重長者,這樣的孩子往往聽不進去正確的意見,一意孤行。這樣既養(yǎng)不成好的品質,也不會在學習或工作中獲得成功。因此,我和丈夫在對女兒的教育問題總是多商量,以求得教育上的一致。我們常常討論孩子的優(yōu)缺點,針對女兒喜歡表揚,不愿別人說她缺點的特點商討對孩子的教育措施,如經(jīng)常讓孩子看《中華傳統(tǒng)美德的故事》,讓她知道名人在犯錯誤時是怎樣虛心接受的,利用故事對孩子進行思想教育。父母若期待孩子成人、成材、成功,就要保持教育的一致性,給孩子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只有這樣孩子才能健康成長。
總之,社會對人才的要求是:學會做人、學會做事、學會求知、學會共處,而這些都必須使孩子具有過硬的心理素質。作為家長一定要努力學習,提高自身素質,重視孩子的心理素質、勞動素質等各方面的培養(yǎng)。只有高素質的家長,才能培養(yǎng)高素質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