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洮縣第三實驗小學
預習屬于課堂教學的前奏,所謂的預習實際上就是學生在教師上課之前結合自己的知識與能力預先了解以及思考全新知識的過程。良好的預習能讓學生在課堂上學有所得,且教師也教有所得,如此才能實現(xiàn)師生之間的互動交流,從而縮短學生與課本的距離,讓學生產生與作者情感上的共鳴。因此,我們也可以說,學生預習是教師構建高效課堂的前提。本文就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預習的重要性進行簡要分析,并提出提高學生預習效率的方法。
1.鍛煉學生的自主性。與其他學習環(huán)節(jié)不同的是,預習基本上都是在課后完成的。學生在預習中需要自己誦讀,同時也需要翻閱相關的工具書查找不認識的生字生詞,還需要借助課外書或者網(wǎng)絡了解作者的相關資料,如寫作背景、生平等,很顯然,這讓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得到了鍛煉。
2.培養(yǎng)學生的自信心。學生在預習中也能提前了解更多的語文知識,其中包括作者的寫作背景、生平等。學生在課前預習時借助互聯(lián)網(wǎng)了解與課文相關的知識,那么在課堂上教師提問時學生也能輕松應對,且能大膽發(fā)言。如此,無形之中增強了學生的自信心,學生就會具有很強的學習動力。
3.有利于提高課堂效率。預習比較重要的一個作用就是對新知識的學習起到鋪墊的作用,且在這個過程中學生也能提前了解要學習的知識。而對于一些學習能力比較強的學生來說,在預習中學生能掌握關鍵的內容,教師講解時就能更深入剖析知識;而對于部分學習能力不高的學生來說,他們可在預習中將不懂的內容做重點標記,或對文章的內容提出質疑,學習就更有針對性了,學習效率自然就提高了。
1.預習方法具體化,培養(yǎng)學生的預習能力。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可見,預習亦是如此,若教師授予學生科學、具體的預習方法,那么學生在預習中也能有章可循。教師在指導學生課前預習時應按照以下幾點進行:第一,初讀文章并將生字生詞圈出。預習時應先粗略讀一遍文章,并圈出生字生詞,之后再查找工具書或者字典標出字詞讀音,反復朗讀課文并記憶生字。第二,在朗讀的過程中將好詞好句劃出來,并寫一些自己的體會。第三,寫下每個自然段的主要意思,并總結文章主要講了什么內容。第四,提出問題。在閱讀過程中遇到不懂的問題可以提出來,或者是劃出不易理解的句子。這樣,學生按照教師的方法預習后也掌握了基本的預習方法,久而久之,學生就形成了一定的學習能力。如,教學《太空生活趣事多》時,上課之前筆者就提前給學生布置了預習的任務,同時在上課之前先檢查學生的預習情況。學生在預習中已經了解了這篇文章的大致內容,也提出了一些新穎的問題,如太空上吃什么、怎么看書、怎么上廁所等等。那么教師在教學中也可以以學生提出的問題為基礎教學,會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也能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預習能力。
2.保證學生預習時間,提高課前預習效率。通常來說,教師教給學生科學的預習方法后還需要學生按照教師的要求認真執(zhí)行。但是也有部分學生預習的效果不如人意,主要是因為學生沒有嚴格按照教師的要求進行預習,表現(xiàn)在學生沒有花費一定的時間默讀文章,或者是有的學生敷衍了事隨便朗讀,就算是不理解的內容也沒有重點標記。為此,為了能讓學生有更多的時間預習,教師應盡可能與其他教師協(xié)商布置作業(yè),不可布置太多預習任務。
3.檢查學生預習情況,及時反饋預習結果。教師要想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讓學生對預習保持較高的熱情,教師應在學生預習之后及時給學生反饋,讓學生了解自己預習的效果。同時,教師也應健全預習的激勵機制。如,在布置了預習任務后,教師要及時檢查并主動給學生反饋相關的結果。部分學生的預習效果良好,教師可以給他們一個獎章,并以一些表揚的話語激勵學生預習;而對于一些預習效果不理想的學生,教師應以鼓勵他們?yōu)橹?,提高他們的預習信心。只有這樣,才能讓學生在教師的考察中認識到自己預習的效果好與不好,從而在日后的預習中更加積極主動,促進自身預習效果的提高。
總之,教師應從行動上、思想上重視預習,教給學生正確的預習方法,如此也能使學生高效地進行預習。當學生掌握了有效的預習方法之后,既能促進學生獨立、自主地學習,又能促進課堂教學互動,還能進一步提升語文教學效率,可謂一舉數(shù)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