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平
(甘肅省高臺縣職業(yè)中等專業(yè)學校,甘肅 張掖 734300)
大多數(shù)中職學生在文化課的學習上缺乏興趣,導致其學習能力和學習動力未能被充分發(fā)掘。但是,在學生個性特征和課程內容的影響下,中職學生對體育課程能夠表現(xiàn)出濃厚的學習興趣,具有較強的學習欲望。德育教育作為影響學生發(fā)展的重要因素,應引起學科教師的重視。基于此情況,中職體育教師應抓住學科優(yōu)勢,積極探索德育教育在體育教學中的滲透,加強德育與體育的融合教學。
德育教育是相對于文化教育而言的教育,注重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道德、法律及心理方面的教育。對中職教育來說,德育教育是必不可少的內容,在中職教育的全部工作中占有重要地位。一般來講,德育教育不是單獨的教學內容,其往往和文化課教學、體育課教學等過程聯(lián)系在一起,與體育教育、美育教育之間具有相互滲透的關系。在教育目標方面,中職學校的德育教育旨在激發(fā)學生的愛國意識和社會責任感,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使學生具備良好的職業(yè)道德;在教育內容方面,中職學校的德育教育主要從民族精神教育、政治理想信念教育、個人道德與法律意識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展開。中職教育的主要導向是就業(yè),所以,德育教育在中職教育中的滲透尤為重要。
優(yōu)秀精神教育是德育教育的重要內容,拼搏與競爭精神是體育運動的重要內涵。德育教育在中職體育教學中的滲透能夠使學生在運動的過程中展現(xiàn)出強烈的拼搏競爭意識,使學生懂得只有不斷拼搏、奮斗才能取得進步的道理。比如,在德育教育的影響下,學生會在長跑運動中努力追趕他人,堅持不懈地向著終點奔跑。另外,德育教育在團體運動項目中的滲透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團隊競爭意識,使學生認識到發(fā)揮集體力量的重要性。如在接受德育教育后,學生在參與籃球運動、足球運動等團體運動項目時,會保持一顆寬容的心,能更好地接納其他學生在團體運動方面的不足,同時善于借鑒他人在團體運動方面的優(yōu)勢。
在長期的學習、生活中,中職學生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或多或少地會產生一些心理問題。德育教育注重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而體育運動又是人們釋放情緒和壓力的有效方式。所以,德育教育在中職體育教學中的滲透既能使學生在參與體育學習時對接觸到的事物保持良好的情緒,又能幫助學生拓寬情緒和壓力的釋放途徑,提高學生的抗壓能力。例如,中職體育教師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學生正視體育競技中的失敗,幫助學生化壓力為動力;再如,學生在面對強大的學習壓力或某些人際關系問題時,容易產生暴躁、失落等情緒,通過適量的體育運動,有利于學生將不良情緒隨著汗水一同釋放出來,從而使自己冷靜下來。
中職教育的重要目標是推動學生就業(yè),這就需要全面提升學生的個人素養(yǎng),以幫助學生更好地適應社會的需求。中職體育教學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促進學生的健康發(fā)展,使學生滿足社會生產活動對身體的要求。而中職德育教育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職業(yè)道德,幫助學生形成優(yōu)良個人品質、養(yǎng)成良好的道德習慣。因此,德育教育在中職體育教學中的滲透有利于推動學生各方面素養(yǎng)的綜合發(fā)展,為社會發(fā)展培養(yǎng)出具有綜合素養(yǎng)的高質量人才。
教學目標對中職體育教學的過程具有指引作用。當前的中職體育教學目標主要圍繞學生的體能素質展開,未能體現(xiàn)德育教育的相關內容,導致課堂教學目標不夠完整,這主要是因為中職體育教師缺乏德育教育的意識,只強調體育專業(yè)內容的教學。因此,中職體育教師在加強德育教育的滲透時,首先需要將德育教育的相關內容融入教學目標,結合體育運動教學和德育教育來完善教學目標,使課堂教學目標既包含體育學科的內容,又包含精神品質方面的內容,這樣有利于教師創(chuàng)造課堂教學的良好開端,為德育教育在體育教學中的滲透奠定基礎。
以“短跑、中長跑”相關知識的講解為例,教師可以從跑步知識與技巧、運動能力與方法、精神品質與意識等方面入手,將德育教育的內容融入體育課堂教學目標中。例如,在跑步知識與技巧方面,教師可制定“通過教學幫助學生全面掌握利用跑步提升各項身體素質的技巧,使學生認識到跑步運動對身體健康發(fā)展的重要性”的教學目標;在運動能力與方法方面,可制定“通過教學提升學生的運動速度、增強學生的耐力”的教學目標;在精神品質與意識方面,可制定“通過教學增強學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使學生在學習跑步運動的過程中傳揚合作精神、激發(fā)競爭意識”的教學目標。
在體育教學中,運動項目競賽是激發(fā)學生拼搏競爭意識、推動學生感受運動精神的有效方式。許多中職學生在體育課上缺乏學習熱情,甚至表現(xiàn)出懶散的精神狀態(tài),這與中職體育教師長期采用相同的教學方式有直接關系。在此背景下,中職體育教師可以積極組織學生參與體育項目競賽,使學生在體育課上煥發(fā)出積極面貌,加強對學生的運動精神教育,以此促進德育教育在中職體育教學中的滲透。在開展體育項目競賽時,中職體育教師可以通過不同類型的體育運動提高課堂競賽的多樣性和趣味性,保持學生對參與課堂競賽的熱情。
以教授“跳遠、跳高”等田徑運動的相關知識為例,中職體育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開展班內體育競賽,使學生在競技的過程中形成拼搏意識,同時幫助學生正確面對成功與失敗,加強對學生的心理教育。在開展競賽時,中職體育教師首先要按照性別將學生分成男生組和女生組,使學生在同一水平線上進行比賽,然后將跳遠和跳高2 個項目作為體育競賽的主要內容,讓學生依據學號順序依次完成助跑、踏跳、騰空、落地的跳遠動作和助跑起跳、過竿、落地的跳高動作。在跳遠項目中,中職體育教師要在學生完成整個動作后,使用丈量步伐的方法準確測量學生跳過的距離并詳細記錄;在跳高項目中,中職體育教師要認真觀察學生的各項動作,如學生的身體是否碰到竿,同時根據學生的完成情況進行評分。
中職體育教學現(xiàn)狀表明,許多中職體育教師習慣于先讓學生進行集體熱身運動和學習新授課程,然后再讓學生開始自由活動,這在一定程度上難以培養(yǎng)學生的集體合作精神,不利于實現(xiàn)德育教育在中職體育教學中的滲透。合作學習的方法能夠加強學生之間的交流與溝通,提高學生的主動學習能力,實現(xiàn)學生之間互幫互助、共同進步的課堂效果。中職體育教師在未來的教學中應加強對學生的組織引導,可以設計一些合作學習的訓練項目,將學生分成多個學習小組,讓學生在合作中學習、在學習中合作,以充分增強學生的集體責任感。
例如,在學習“籃球”的相關內容時,中職體育教師既可將學生分成2 人學習小組,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原地雙手胸前傳接球、行進間單手肩上傳球、行進間反彈傳接球的練習,也可以讓學生進行個人防守的練習,增強學生在防守時的移動、選位、搶斷球等能力。除此之外,中職體育教師可將學生分成5 人1 組,組織學生進行籃球比賽,引導學生合作學習人盯人防守、傳切配合等比賽戰(zhàn)術,加強學生對團體運動的認識,幫助學生形成團結協(xié)作的良好品質。通過這樣的方式,中職體育教師就能在籃球知識教學的過程中推動學生實現(xiàn)合作學習,增強學生的集體意識,實現(xiàn)德育與體育融合的教學效果。
中職體育教師作為學生的教育者和引導者,對學生產生著潛移默化的影響。中職體育教師不規(guī)范的言行舉止會給學生帶來消極的影響。因此,中職體育教師在注重體育與德育的融合教學時,應從體育專業(yè)角度和個人行為角度出發(fā),嚴格規(guī)范自身的言行舉止,認真踐行教育行業(yè)的職業(yè)道德規(guī)范,保證自身擁有優(yōu)秀的精神品質,同時要充分展現(xiàn)自己對學生的尊重。通過中職體育教師提高德育教育的效果,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運動習慣和行為習慣,使學生形成誠實、公正、可信的個人品質,增強學生未來參與社會競爭的能力。
例如,在開展中職體育課程教學時,中職體育教師應按時到達教學地點,同時身著運動衣和運動鞋,向學生展示自己在體育教學中的專業(yè)性。另外,中職體育教師要在品質道德方面規(guī)范自己的行為,使學生養(yǎng)成言必行、行必果的良好行為習慣。在與學生一同參與體育游戲時,中職體育教師要嚴格遵守與學生約定好的規(guī)則,主動接受游戲失敗后的懲罰,通過個人行為傳授學生誠實守信的人生道理。通過這樣的方式,中職體育教師就能在體育教學中發(fā)揮出良好的榜樣作用,使學生養(yǎng)成優(yōu)良的運動習慣和個人行為習慣。
對中職學生來說,德育教育在體育課程中的滲透不僅有利于豐富其學習生活,而且有利于塑造其強健的體魄,從而適應更多社會崗位的生產需求。中職體育教師要積極推動德育教育在課堂教學中的滲透,不斷探索與創(chuàng)新德育教育的滲透方法,提高德育教育內容與中職體育教學內容的契合性,增強自身的教學能力,更好地實現(xiàn)中職教育的培養(yǎng)目標,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