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吉
運動處方就是采用處方的形式,根據(jù)中老年人身體健康狀況而制訂的一種科學的、定量化的體育鍛煉計劃。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一、運動形式
1.耐力性項目(有氧鍛煉)
選擇步行、慢跑、做有氧體操、騎自行車、游泳等強度較低的耐力項目,可以提高中老年人的心肺功能,改善心血管壁的彈性,在鍛煉腿部肌肉的同時降低血液中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等的含量,可在一定程度上預防冠心病、糖尿病等中老年人常見慢性疾病的發(fā)生。
2.力量性項目
力量訓練對防止肌肉萎縮、維持身體各器官的正常功能、減緩骨質(zhì)流失等均有積極作用。力量訓練節(jié)奏不宜太快,負荷不宜過大,時間不宜太長??梢赃x擇如舉握小杠鈴、單杠懸垂、拉輕型彈簧帶等項目。
3.放松性練習
放松性練習可以緩解身體疲勞,調(diào)理心情,防治高血壓和神經(jīng)衰弱等老年常見病,如打乒乓球等運動。
二、運動強度
運動強度和運動持續(xù)時間決定總的熱量消耗,其中運動強度對運動效果與運動安全有直接的影響,因此,掌握適宜的運動強度是制訂和執(zhí)行運動處方的重要內(nèi)容之一。
1.心率
用心率控制運動強度簡便實用,在運動處方中常以靶心率來控制運動強度。計算靶心率常用以下方法。
(1)最大心率百分數(shù)法:靶心率=(220-年齡)×(60%~90%)。
(2)儲備心率法:儲備心率=最大心率(220-年齡)-安靜時心率,靶心率=[儲備心率×(0.50-0.85)]+安靜時心率。
其中,中老年女性(>55歲)在鍛煉時的靶心率范圍可以控制在100~120次/=分,中老年男性(>50歲)在鍛煉時的靶心率控制在120~130次/分為宜。對身體素質(zhì)較差且過去不運動或很少運動的老年人,在為其制訂運動處方時,他們的運動強度應控制在本人最大心率的50%左右或更低。
2.主觀感覺
通常在強度適宜的情況下,老年人運動時可以感覺到呼吸舒暢,或者稍有氣喘但呼吸節(jié)奏不亂,血壓正常,無心慌、胸悶、氣短等現(xiàn)象。若在鍛煉中或鍛煉后感到身心疲勞或不適,則表明運動強度偏大,要適度調(diào)整。
三、每次運動持續(xù)的時間
運動持續(xù)時間一般視強度大小而定。通常來講,鍛煉時運動強度達到靶心率后,運動時間應持續(xù)20分鐘以上。年齡偏大及體質(zhì)較弱的老年人,在鍛煉時應選擇強度小而持續(xù)時間相對較長的運動,每次運動持續(xù)時間在30分鐘到1小時。對體質(zhì)較好的老年人可選擇強度中等、持續(xù)時間稍短的運動,每次運動持續(xù)時間在20~30分鐘即可。運動形式可采取走跑交替等,但運動量也應由小到大。
四、運動頻率
運動頻率每周3~4次或隔日1次即可,具體視運動量的大小和主觀感覺而定。體質(zhì)差的老年人每周鍛煉3~4次,可提高有氧運動能力。
五、運動安排及注意事項
運動時間可以安排在上午9—10點,下午5—6點這段時間。開始時用10-15分鐘的時間進行準備活動,活動關節(jié),使身體微熱,然后根據(jù)運動處方開始運動。在完成預定的運動量后,宜進行5~10分鐘的整理活動以利于機體的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