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娜 何玲玲 譚盛葵 龐偉毅 貝春華
近年來,我國青年學生艾滋病疫情呈現(xiàn)快速上升趨勢。2014年,全國有三分之一以上的省、直轄市、自治區(qū)新報告學生艾滋病感染例數(shù)超過100例。2015年上半年新報告學生艾滋病感染例數(shù)比2014年同期增加了35%,新報告的學生艾滋病感染者中,77%為大專院校學生,98%為男生,主要為性接觸傳播,其中男男性行為傳播占81%,異性傳播占17%(1)。2017年新發(fā)現(xiàn)15-24歲青年感染者中以男性為主,男性同性性傳播占57.9%,異性傳播占38.7%。學生男男性行為者HIV感染率較高,2009年重慶一項研究報道,學生男男性行為者HIV感染率估計為5.5% (95% [CI]: 2.1%–10.2%)[1]。
青年學生性觀念越來越開放以及危險性行為的發(fā)生是造成學生中艾滋病感染例數(shù)增加的主要原因。青年學生處于性活躍期,容易出于好奇或受不良誘惑等原因而發(fā)生不安全性行為。2010—2015年在全國部分地區(qū)開展的連續(xù)多次橫斷面調查顯示,參與調查的312016名學生中,自我報告曾發(fā)生過性行為的比例為8.3%,其中首次性行為安全套使用率為48.5%,與臨時性伴安全套使用率為20%,而與商業(yè)性伴及男性同性性伴發(fā)生性行為時安全套使用率不足5%[2]??梢娗嗄陮W生對艾滋病了解不夠、防艾意識薄弱、自我保護措施欠缺,危險性行為發(fā)生率高。研究表明,青年學生近1年內(nèi)有2個及以上性伴的占22.3%,然而安全套堅持使用率僅為15.3%,更危險的是47.0%的大學生并沒有意識到具有感染艾滋病的風險[3]。學生普遍缺乏艾滋病相關知識、對HIV感染風險認知不足,對艾滋病的防護意識差,通過危險性行為感染艾滋病,是導致學生群體艾滋病比例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因此,加強學生艾滋病防控教育,提高學生自我防護意識至關重要。
國務院辦公廳在2017年印發(fā)的《中國遏制與防治艾滋病“十三五”行動計劃》中指出,教育、衛(wèi)生計生和共青團等部門和單位要將性道德、性責任、預防和拒絕不安全性行為作為教育重點,督促學校落實預防艾滋病專題教育任務,積極發(fā)揮學生社團、青年志愿者和學生家長的作用,加強學校預防艾滋病和性健康的宣傳教育。而目前已開設性知識教育課程的高校較少,超五成大學生認為目前高校的艾滋病宣傳不到位。據(jù)調查,學生獲取艾滋病相關知識需求最高的途徑是專題講座與咨詢,需求率為91.87%;其次為網(wǎng)絡搜索引擎(91.54%);而對報紙宣傳AIDS 的獲取意愿最低,僅為30.82%[4]。針對大學生艾滋病知識缺乏及獲取需要,響應國家高校艾滋病宣傳教育工作方針,結合學生獲取艾滋病知識需求,切實有效加強高校艾滋病宣傳勢在必行。
大學生雖然掌握一定的艾滋病相關知識,但是覺得這些知識都是用來幫助別人的,而自己沒有意識到艾滋病感染風險的存在。應加強對大學生的宣傳教育、進一步加大高校的防艾力度,讓防艾知識滲透到每個學生的內(nèi)心,使學生不僅了解知識,還能做到自我保護。
課堂教育及講座是傳統(tǒng)收效較好的艾滋病健康教育方式。目前很多高校開展艾滋病健康教育課程,并取得較好成效。同伴教育常用于高校開展性健康教育和同性性行為干預,并取得了明顯的效果,在此基礎上又進行了一些拓展,如進行多種形式組合的健康教育方式,采取同伴教育與專題講座相結合的方式效果更佳[5]。同伴介導的、social media-delivered 的安全性行為干預對改善香港大學生對安全套使用的態(tài)度和技能是行之有效的[6]。湖北一項橫斷面調查顯示,同伴咨詢服務能促進高校學生(尤其是男男性行為學生)接受HIV檢測[7]。學生對同伴教育評價很高[8]。故通過大學生同伴志愿者,為學生提供艾滋病相關服務,會更加容易被學生接受、收到較好的效果。此外,移動通訊干預對于促進中國MSM自助檢測具有較好的可行性。醫(yī)生培訓視頻[9]和基于網(wǎng)絡的性健康引導[10]能促進HIV檢測。以學生為主體,開展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艾滋病健康教育不僅能促進學生對艾滋病的認識、增強其防范意識,還能夠發(fā)揮高校社會服務功能。建立大學生的艾滋病干預隊列,有利于長期研究其艾滋病相關行為及艾滋病預防策略。
青春年少的大學生是艾滋病威脅的重點人群之一、針對其開展艾滋病健康教育、減少危險行為、促進HIV檢測意義重大且迫在眉睫。大學生艾滋病干預研究的方向有待深入研究,結合新時代信息傳播技術和社交模式,在現(xiàn)有成熟和有效干預形式的基礎上進行探索和創(chuàng)新,是未來大學生艾滋病健康模式發(fā)展的趨勢。
參考文獻
[1]Zhang L, Ding X, Lu R, et al. Predictors of HIV and syphilis among 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 in a Chinese metropolitan city: comparison of risks among students and non-students. PLoS One 2012,7:e37211.
[2]Zunyou W. Landscape and strategies for HIV/AIDS prevention and control in schools of China. Chin J Sch Health 2015:1604-1605.
[3]潘曉紅, 叢黎明, 馬瞧勤, 許國章, 余飛穎, 陳坤. 大學生性行為調查分析. 浙江預防醫(yī)學 2006:10-12
[4]劉銳, 高皓宇, 王楠. 大學生在新媒體及傳統(tǒng)媒體中獲得艾滋病健康教育知曉情況調查. 職業(yè)與健康 2018,34:1705-1708.
[5]韓菊梅, 溫玫玫, 李慈華 廣, 廣東工業(yè)大學計劃生育辦公室. 同伴教育聯(lián)合專題講座對廣東某高校大學生AIDS健康教育的效果. 實用臨床醫(yī)學 2018,19:88-91+94 %@ 1009-8194 %L 1036-1242/R %W CNKI.
[6]Cao B, Bull S, Sun WH, Wong CKH, Wong WCW. A Peer-Led, Social Media-Delivered, Safer Sex Intervention for Chinese College Students: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J Med Internet Res 2017,19.
[7]Fu G, Shi Y, Yan Y, et al. The prevalence of and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willingness to utilize HTC service among college students in China. BMC Public Health 2018,18.
[8]Mahat G, Scoloveno MA. Effectiveness of Adolescent Peer Education Programs on Reducing HIV/STI Risk: An Integrated Review. Res Theory Nurs Pract 2018,32:168-198.
[9]Arya M, Marek HG, Marren RE, Hemmige V, Street RL, Jr., Giordano TP. Development and Evaluation of a Physician-Targeted Video to Promote HIV Screening. Health Promot Pract 2018:1524839918783742.
[10]Wu D, Tang W, Lu H, et al. Leading by Example: Web-Based Sexual Health Influencers Among 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 Have Higher HIV and Syphilis Testing Rates in China. J Med Internet Res 2019,21:e10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