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zhí)掖?/p>
江西省贛州市寧都縣竹笮江鈴希望小學
小學生的思維天馬行空、注意力也有限,在課堂上可能注意力最多集中十幾分鐘后就會走神,那么他們就更不會花很多時間在作業(yè)上了。在放學之后就回去玩,把作業(yè)的事情拋之腦后,就算寫作業(yè)也是心不在焉的,就會導致他們效率很低,對于作業(yè)敷衍了事。那么該如何改變這樣的狀況呢?就要求老師可以根據(jù)小學生的思維方式和心理狀態(tài),去設計符合他們的作業(yè)形式,讓他們可以用他們喜歡的方式獲得知識。
學生們大多不會喜歡那種枯燥無味的課堂,在課堂上老師在講臺上干巴巴的講課,課下留的作業(yè)又只是簡單地抄寫課文,或者單純地做課后習題。這樣的方式很難激發(fā)學生們的興趣,那么學生們就不會認真地去完成作業(yè),因為年齡小,他們大多都喜歡動手的作業(yè),或者喜歡玩游戲,這個時候,老師就可以將作業(yè)設計得更多元化,不只是通過紙質(zhì)的方式實現(xiàn),這樣就會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從而致使學生認真地去完成作業(yè)。[1]
比如,老師在講完課之后,想要讓學生在課下去做一篇閱讀理解的時候,如果老師只是單純地給學生布置出這個作業(yè),讓學生放學之后去完成的話,他們就不會對作業(yè)產(chǎn)生興趣。在聽到老師布置作業(yè)之后,他們之后感覺到很累,不會去認真完成,也不利于師生關系的發(fā)展。這個時候,老師就可以將作業(yè)布置得多元化一點,老師可以跟學生說:“我們上課學到的課文,大家覺得有意思嗎?”學生們可能會回答:“有”,有的可能會回答:“沒有”,這個時候老師可以說:“那你們對這篇課文的理解是不是也是不一樣的?會有自己不同的看法?”學生們可能會回答說:“是的”,這個時候老師就可以說:“那我們課下自己做一份閱讀理解,自己仔細閱讀文章,作出后面的習題,在下節(jié)課的時候,我們邀請幾位學生來分享一下自己對這篇課文的見解,看一看能不能說服跟自己意見不同的學生?!蓖ㄟ^這一方式,學生們就會為了在下節(jié)課的時候可以展示自己,就會認真完成作業(yè)。通過這一方式既讓學生完成了作業(yè),又培養(yǎng)了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
學生們在學校學到的知識都是課本直接上給出的,老師在講解之后會直接給出學生一個總的知識框架,學生們只是被動地接受,這樣學生們的能力就會被限制,他們的資料整合能力就無法得到培養(yǎng),那么他們在之后的生活中遇到需要他們?nèi)フ狭闼榈男畔⒌臅r候,他們就會感覺到無力。那么老師就可以設計一些需要學生進行整合資料的作業(yè),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資料整合能力,也可以讓學生感受到手機資料的過程的樂趣。[2]
比如,老師在講完《七律·長征》課文之后,可以跟學生說:“我們這節(jié)課學習了紅軍的知識,了解到了建立國家的不容易,那么我們課下的作業(yè)就是通過自己收集資料,然后對所收集到的資料進行整理,在下一節(jié)課的時候,我們邀請幾位學生上臺給我們展示一下自己所收集到的資料,然后我們?nèi)噙M行民主投票,選出總結的最好的學生,然后可以給那個學生一個獎勵?!弊寣W生自己去搜集資料,而不是老師直接給學生內(nèi)容讓學生整理,通過這種方式,還可以提高學生手機資料的能力,讓學生體會到搜集資料的樂趣,在他們自己進行搜集資料并且整理資料的過程中,他們也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紅軍的精神。然后讓他們上臺展示,即可以培養(yǎng)學生表達的能力,又可以起到一個督促學生認真搜集資料,讓學生可以認真地完成作業(yè)的作用。
學生們在課堂上,如果只采用老師在講臺上講的方式,學生們會感覺到很無味。老師應該創(chuàng)新課堂方式,在課堂上加入一些其他的教學方式。小學生一般都喜歡表演,老師可以將表演融入課堂,這樣既可以,引起學生的興趣,讓學生全身心地投入課堂,又可以讓學生通過表演更深入地了解課文內(nèi)容。
比如,老師可以給了學生布置一個課下作業(yè),可以說;“同學們,我們今天學習了這篇課文,在課下,大家通過角色扮演的方式,將這篇課文表現(xiàn)出來,在下節(jié)課上課之后,邀請幾個小組上臺來展示?!蓖ㄟ^這種方式,學生們會對這篇課文產(chǎn)生興趣,然后選擇自己喜歡的角色進行扮演,在扮演的過程中,他們會更深入地了解這個人物,從而理解他們的性格,就可以幫助學生更好更深入的理解文章內(nèi)容。將表演融入課堂,也是一種新型的教學方式,如果老師可以正確地加以運用,就可以提高學生們的表現(xiàn)力,也可以讓學生對課堂產(chǎn)生興趣。
在教學的過程中,需要不斷地進行創(chuàng)新,不能只采用單一的教學方式,在作業(yè)設計上也應該更加多元化,讓學生更有參與感,動手去實踐,而不能只是紙質(zhì)上的,如果只是紙質(zhì)上的,學生們便不能更加深入地了解內(nèi)容、了解知識。如何進行小學語文作業(yè)設計,就需要老師花時間去想符合學生心理發(fā)展的方式,這樣便能發(fā)展學生各方面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