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艷 劉海嬰/牡丹江師范學院
藝術教育對于人的全面發(fā)展具有不可忽視的作用,對于受教育者的綜合素質培養(yǎng)起到非常大的作用,管弦樂隊作為藝術教育的一種具體方式,對于受教育者的身心發(fā)展起到了潛移默化的教育功能。管弦樂隊在中國已經興起一個多世紀,但是真正在我國作為中小學教育是在改革開放之后,是作為我國中小學生音樂課以外的課外活動,是實踐活動中最高級的形式。管弦樂團作為弘揚高雅音樂的一種具體方式,對于受教育者的身心發(fā)展起到了潛移默化的教育功能。
現(xiàn)如今,我國對于中小學生的全面發(fā)展非常的重視,國家提出各個中小學學校不能只注重學生的專業(yè)學科知識,,還要讓學生在各個領域均衡發(fā)展。特別是在音樂教育方面,各中小學也為開發(fā)孩子興趣愛好,開設許多課外活動班。中小學管弦樂團對于提高中小學生藝術審美能力、團隊合作能力、心理素質水平、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有一定的幫助,同時能夠陶冶情操,修養(yǎng)品格,怡情養(yǎng)性。隨著經濟社會的發(fā)展,管弦樂團在學校教育和社會音樂文化活動中的地位越來越重要,越來越多的學校將管弦樂排練教育作為學校的校本課程。高校管弦樂團是國家大力提倡,大力支持的高校組織的管弦樂隊,是一支實踐能力較高,裝備齊全,技能水平專業(yè)的團隊,團隊成員之間長期合作,經歷過大大小小的演出,具有一定的舞臺經驗。他們在長期的合作中提升了自身的綜合素質,同時他們有一定的師資團隊,專業(yè)教師為團隊的每一位成員提供專業(yè)化的指導,他們有一套屬于團隊的系統(tǒng)完備的教學方法。同時教師又根據他們自身所有樂器的特色,選擇每一個樂器包括他們自身所適用的教學方法,將點面結合,形成一套完整的教學法。
此次通過“高校管弦樂專業(yè)教育助推中小學樂團”這個活動,我們將高校與中小學聯(lián)系,建立高校與中小學之間的合作.首先為了得到詳細的信息我們進行了文獻查閱,通過我們的查閱發(fā)現(xiàn)由于我國音樂教育起步相對較晚,發(fā)展較為緩慢,各地中小學管樂教學的相關配套設施的利用率不高,教師資源不足,樂譜和教程資源不足,樂隊訓練時間不足,所以各個學校的管弦樂團發(fā)展都不高,再結合我們對各個學校的實地考察和問卷調查發(fā)現(xiàn)每一個學校的音樂教學環(huán)境和現(xiàn)狀不同,所以各個學校的管弦樂團發(fā)展各異。其次,因為每個學校的所配備的專業(yè)老師有限,所以我們通過將高校管弦樂隊的成員分配給各個中小學,為他們提供專業(yè)性的訓練和專業(yè)技能的教授,把高校學生平時所適用的教學模式運用到各個中小學上,進行為期半年的實踐.為中小學管樂團的每一個學生提供更加專業(yè)化的指導,同時將高校管弦樂團教學法和中小學現(xiàn)狀相結合,研究出適用于中小學的教學方法。
在活動開始之初,我們對中小學管樂團各個成員所具備的專業(yè)技能進行了考察,通過對他們的了解,我們發(fā)現(xiàn)中小學由于學習樂器的時間長短有別,在樂器成度上也是參差不齊有的是通過學校開設的興趣班剛剛接觸,也有的是從小學習,有一定的了解和專業(yè)水平,這從而造成了管線樂團排練課程在實施過程出現(xiàn)多元化和差別懸殊的現(xiàn)象。這和高校管弦樂團有很大的不同,高校管弦樂團中的每一個成員都具備非常專業(yè)的技術水平和很多的演奏經驗,在訓練方式上會比較偏向于集體練習,但中小學成員水平差異大,所以需要為他們設計適合他們自身的練習方式,可能更加偏向分散練習,但大體的教學方式上,我們還是運用高校管弦樂團中所使用的教學方式,只不過是比之更加的細致。由于中小學生的身體還在發(fā)育,管弦樂團中所需要的一些耗氣量較大的樂器也是中小學生無法在短時間內學習到的,所以在樂隊編制中我們無法做到像專業(yè)管弦樂團那樣的標準,因此我們嘗試建立一支小型的管弦樂隊。由于中小學生還處在學習學科知識階段,而高校管弦樂團不僅在專業(yè)上具有嚴格的課程,還設立了專門教授理論知識的課程,所以在時間上我們需要一個更加合理的安排才能夠在一定時間內讓中小學在樂器的演奏水平上可以快速提升,這其中還包括他們對節(jié)奏、音準、識譜能力的把握,讓他們能夠在短時間里對這些方面的知識有一定的認識。在團體合作中,高校管弦樂團經過反復多次的訓練,在加上他們擁有長期的合作經驗,成員之間已經合作的非常默契,所以在對團體的排練中我們也需要對他們進行合作的訓練,加強學生之間的合作能力,提升整個樂團的團隊意識。根據中小學所存在的以上問題,我們做出了如下的步驟:
第一,我們需要根據成員的演奏條件選擇合適的排練計劃,要能夠針對于每一位成員,對于基礎薄弱的學生我們應當注重學生的基本功訓練,促使學生了解樂器,掌握演奏樂器的基本方式方法,讓他們能夠把最基本的音階和指法學會,因此我們會分配三到四名高校學生帶領他們進行基本練習;對于基礎相對較好的學生,我們會分配二到三名高校學生對他們進行強化訓練。讓他們可以在樂器的音色上有更高層次的提升。在樂器訓練中,不管是什么樂器都會有許多的因素影響,學生只有在正確的方法上練習才會有所提升,對于每一個樂器來說,我們會分配不同樂器的專業(yè)老師對他們進行糾錯和基本練習。
第二,由于中小學樂器配置不夠完善,在人數上也達不到專業(yè)管弦樂團的規(guī)模,所以中小學管弦樂隊需要選用一些適合他們小型管弦樂隊編排的并且學生們可以演奏的樂曲,同時我們需要從中小學生的角度出發(fā),對于那些在專業(yè)技能上需要很高水平的曲目,他們目前所處的水平有限,所以我們選擇一些較為簡單的學生們喜歡的耳熟能詳的經典兒歌或者紅歌進行編排,然后再把每一聲部分配給適合演奏的樂器。
第三,管弦樂團的演奏要求每一個成員在樂曲譜面處理上不可以出現(xiàn)失誤,因為在團體演奏中,出現(xiàn)一點失誤都非常的明顯,所以要求每個學生的節(jié)奏嚴謹,音準無誤、速度一致,因此在他們進行訓練之前我們會將成員們聚集到一起,對他們進行理論知識的教授,需要他們在節(jié)奏、音準、識譜能力上可以準確無誤。在整體的速度上我們會要求每一位成員都按照我們所說的合節(jié)拍器去練習,保證所有聲部在速度上保持一致。
第四,管弦樂團是一個融合多種樂器,多個聲部所組成的樂隊,在最后的樂團合作中,每一位表演者都非常的重要。我們需要提高成員們之間的團隊協(xié)作能力,將所有的聲部都可以完全的融合到一起,同時在最后的合奏練習中也可以讓樂隊每一個成員都可以提升。在演奏中我們會嚴格要求他們用耳朵去傾聽各個聲部,能夠做到讓每一個聲部都可以穩(wěn)定的去進行。同時在合奏過程中我們會做好補差和推優(yōu),將不好的地方進行整改,將演奏水平較好的學生平均分配給每一聲部,帶領基礎較差的成員共同進步。
通過此次活動,我們對于現(xiàn)下各中小學所存在的問題有了更加詳細的了解,同時我們也得出了一個重要的結論:高校管弦樂團的教學方法可以運用到中小學管弦樂團,將中小學管弦樂團的現(xiàn)狀與高校管弦樂團教學法相結合,可以得到一個系統(tǒng)更加完備的教學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