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 艷
大連市第三人民醫(yī)院眼科,遼寧大連 116033
急性閉角型青光眼(AACG)是眼科的常見疾病,臨床表現(xiàn)包括偏頭痛、惡心嘔吐、視力急劇下降等癥狀,嚴重可能導致患者失明。AACG 的病情較復發(fā),其發(fā)病誘因包括溫度變化大、近距離閱讀、長期處于較暗環(huán)境下用眼、情緒激動、房角狀態(tài)改變及眼前節(jié)解剖結構改變[1-2]。情緒激動對該疾病的發(fā)生和發(fā)展影響較突出,因此治療期穩(wěn)定患者情緒意義重大,以免眼壓升高,影響正常治療和預后效果[2]。心理護理是臨床常用的護理方式,其目的在于緩解情緒,提高配合度[3]?;诖?,本研究選取我院收治的87 例AACG 患者,就心理護理用于AACG 患者護理的臨床效果進行探究,為臨床護理提供參考依據(jù),現(xiàn)報道如下。
選取2017年10月~2019年10月我院收治的87例AACG 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按照奇偶數(shù)法分為參照組(n=43)和護理組(n=44)。參照組中,男28 例,女15例;年齡22~73 歲,平均(48.96±3.91)歲。護理組中,男30 例,女14 例;年齡25~72 歲,平均(48.79±3.75)歲。兩組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jīng)我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患者對本研究知情且已完成意愿書簽署。
納入標準:①患者符合AACG 的臨床診斷標準[4];②臨床資料完整者;③患者處于急性發(fā)作期;④患者年齡>18 歲。排除標準:①合并心臟、肝臟及肺部等器臟損傷者;②依從性差者;③合并其他嚴重疾病者;④認知功能障礙者。
兩組采取相同治療方案,參照組給予常規(guī)護理,入院時評估患者病情,給予合理治療,告知患者疾病治療和護理相關注意事項,指導患者合理飲食,確保營養(yǎng)充足,直至患者出院。
護理組給予心理護理。護理時間為患者入院至出院,主要措施如下。①與患者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多主動與患者交流溝通,向患者表達關心和安慰,患者提出合理的意見積極采納。以專業(yè)知識回答患者疑問,獲得患者的信任。②做好患者的思想工作:向患者解釋疾病相關知識及治療相關事宜,提高其科學認知。③提升患者治療信心:患者易出現(xiàn)悲觀抑郁、急躁沖動及孤獨寂寞等不良情緒,影響治療效果。護理人員增加巡房頻率,主動與患者溝通,關注患者情緒變化,詢問患者身體狀態(tài),鼓勵患者訴說內(nèi)心想法,了解其心理需求,給予針對性的心理疏導措施,以改善患者心理狀態(tài),建立治療信心[5-6]。
包括焦慮、抑郁情緒,生活質量及心理特征變化。
①焦慮、抑郁情緒[7-8]。安排受過專業(yè)訓練對漢密爾頓焦慮量表、漢密爾頓抑郁量表熟悉的人員,在護理前和護理后分別對患者進行焦慮、抑郁狀態(tài)評估,焦慮量表評分臨界值為50 分,評分≥50 分即表示焦慮,抑郁評分的臨界值為53 分,評分≥53 分表示抑郁。評分越高表示焦慮、抑郁越嚴重。②生活質量[9]。以綜合評定量表(GQOLI-74)為評估標準,護理前后進行評估,內(nèi)容有軀體功能、物質生活、心理活動及社會功能等內(nèi)容,每項評分最高分20 分,評分高即生活質量佳。③心理特征[10]。護理結束時由責任護士進行評估,主要包括急躁沖動、孤獨寂寞、憂慮擔心、緊張恐懼4種心理特征,計算發(fā)生率。
采用SPSS 20.0 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兩組間比較采用t 檢驗;計數(shù)資料用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護理前,兩組的焦慮、抑郁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護理組的焦慮、抑郁評分低于參照組,兩組護理后的焦慮、抑郁評分低于護理前,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1)。
表1 兩組護理前后焦慮、抑郁評分的比較(分,±s)
表1 兩組護理前后焦慮、抑郁評分的比較(分,±s)
與本組護理前比較,*P<0.05
參照組(n=43)護理組(n=44)t 值P 值67.26±3.92 67.51±3.67 0.307 0.380 52.92±3.06*46.93±2.92*9.358 0.000 63.63±3.16 63.29±3.05 0.511 0.305 54.16±3.33*47.06±2.88*10.645 0.000組別 焦慮評分護理前 護理后抑郁評分護理前 護理后
護理前,兩組的軀體功能、物質生活、心理活動及社會功能等生活質量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護理組的生活質量各指標評分高于參照組,兩組護理后生活質量各指標評分高于護理前,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2)。
護理組的急躁沖動、孤獨寂寞、憂慮擔心、緊張恐懼等心理特征發(fā)生率低于參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3)。
表2 兩組護理前后生活質量評分的比較(分,±s)
表2 兩組護理前后生活質量評分的比較(分,±s)
與本組護理前比較,*P<0.05
參照組(n=43)護理組(n=44)t 值P 值11.46±2.96 11.11±2.26 0.621 0.268 16.96±2.39*18.16±1.15*2.995 0.002 12.12±1.32 12.01±1.44 0.371 0.356 16.12±1.03*17.55±1.62*4.900 0.000 10.62±2.31 10.22±2.11 0.844 0.201 15.88±1.32*17.78±1.16*7.136 0.000 11.02±0.67 11.20±0.57 1.351 0.090 16.03±0.74*18.76±0.55*18.561 0.000組別 軀體功能評分護理前 護理后物質生活評分護理前 護理后心理活動評分護理前 護理后社會功能評分護理前 護理后
表3 兩組心理特征的比較[n(%)]
AACG 是一種嚴重的失明性眼病,該疾病發(fā)病初期并無明顯癥狀,且隨著病情進展,視力急劇下降,同時伴有不同程度的眼部脹痛、脈搏加快及輕度瞳孔開大等癥狀,對患者生活和工作產(chǎn)生一定影響。若此疾病得不到有效治療可能出現(xiàn)失明情況[11-12]。由于AACG發(fā)病突然,視力突然下降給患者帶來一定的心理壓力,進而出現(xiàn)顯著的心理變化,對疾病治療和病情控制不利。心理狀態(tài)不僅影響健康還會影響預后效果,因此需重視心理護理[13]。心理護理主要根據(jù)患者的不良心理狀態(tài)采取相應的護理干預措施,體現(xiàn)護理工作的人文關懷,該護理模式要求護理人員將心理學知識與護理學知識相融合,為患者提供優(yōu)質的心理服務[14-15]。
本研究選擇87 例AACG 患者進行比較,一組給予常規(guī)護理,一組給予心理護理,結果顯示,護理組的焦慮、抑郁評分及生活質量評分優(yōu)于參照組(P<0.05)。提示心理護理能改善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和生活質量。余秋雯[16]研究對100 例AACG 進行研究,一組給予常規(guī)護理,另一組則給予心理護理干預,其心理護理內(nèi)容主要包括心理疏導、支持鼓勵患者、行為認知方面護理等多方面采取心理干預,結果顯示研究組的心理狀態(tài)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且生活質量更優(yōu)(P<0.05)。該研究與本研究結果基本一致。護理組的急躁沖動、孤獨寂寞、憂慮擔心、緊張恐懼等心理特征發(fā)生率低于參照組(P<0.05)。提示心理護理能減少不良心理狀態(tài)的發(fā)生。包著妍[17]研究中對256 例AACG 合并高血壓患者進行對比研究,一組僅采取常規(guī)護理,另一組則采取心理護理,結果顯示觀察組出現(xiàn)不良心理特征的概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該研究結果與本研究結果相似。仔細分析患者心理狀態(tài)是心理服務的基礎,是根據(jù)患者的病情和癥狀表現(xiàn)對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進行分類,如恐懼緊張、沖動易怒、孤獨寂寞等。在此基礎上,與患者積極溝通了解心理問題的原因,為護理工作順利開展打下基礎。心理護理計劃的制定需考慮到部分護士工作經(jīng)驗缺乏,護理能力有限的弊端,召集護士進行頭腦風暴,確定最終心理護理措施。心理護理措施制定后,相關護理人員嚴格按照要求操作,開展心理護理服務。護理中需觀察其心理變化,根據(jù)情緒變化采取相應的解決措施。以此幫助患者建立積極的心理狀態(tài),從而改善生活質量。
綜上所述,心理護理用于AACG 患者護理的臨床優(yōu)勢明顯,可緩解患者焦慮、抑郁情緒,改善其心理狀態(tài),同時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臨床價值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