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我從小就不知道叫媽媽,只會叫娘。我娘就是我的媽媽,這是大些時候才弄明白的事兒。“為什么不讓我們叫媽而叫娘呢?”娘的回答讓我懂得了其中的緣由。
“本來你姐出生以后是管我叫媽媽的,可是等你出生以后就不能叫了。算命先生說你這個孩子命硬,方媽,必須得改口叫娘才能避免?!痹瓉碜锟準资俏野?!在我的影響下,相繼出生的兩個弟弟也都管媽媽叫娘,娘是我們姐弟四人的媽媽。
我娘是遼寧朝陽人,我爸是黑龍江朝陽人,“朝陽”是他們倆的緣分。雖有一些空間距離,但都在東北三省范圍內,我們是地地道道的小東北人。黑土地上一望無際的田野和父母的基因給了我們踏實、勤勞、樸拙、粗獷的共同性格。然而,細細品來,我的身上似乎集中了父母身上的優(yōu)點,而對他們的弱點都悄無聲息地規(guī)避掉了。
我娘很聰明,上小學時成績一直不錯,到六年級畢業(yè)正趕上了特殊時期,不能繼續(xù)讀書了,只好回家勞動。娘會唱歌還會跳忠字舞。小時候家里沒有電視,沒有什么娛樂生活,沒錢買蠟燭,天一黑我們就躺在炕上睡覺了,睡不著,娘就教我們唱歌。我覺得娘唱得真好聽,就很認真地和她學,《大海航行靠舵手》《打靶歸來》《東方紅》《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等革命歌曲都是我跟娘學的,娘就是我的音樂啟蒙老師。
我娘性子慢,我爸性子急,他倆合拍的時候很少,常常三句話不到我爸就急了,娘就會被責罵。在強勢的男人面前,她通常都會選擇默默忍受,實在忍不住,會小聲反抗一下,但聲音很弱,她不想家里發(fā)生戰(zhàn)爭,讓我們四個孩子受到驚嚇。我爸的暴脾氣讓他在家里說一不二,以娘為首的我們五個都懼怕他,對他言聽計從,俯首稱臣。
我是倔脾氣,雖然表面怕他,心里卻充滿了反抗精神,發(fā)誓長大以后一定要逃離他的勢力范圍,過自由自在的生活,不像娘那樣受他控制。我爸對我們的教育采取了棍棒之下出孝子的傳統(tǒng)套路。他不和我們講道理,如果誰犯了錯誤或打架了,直接武力教育。打完之后是面對著墻壁罰跪,自己反思。我們四個常常是跪著跪著就又玩到了一起。我娘不管同不同意,都不能擅自赦免我們,隨我們怎樣受罰,她只是自顧自地干著手里的家務活兒。除了給全家人安頓吃穿用度,還要和我爸一起到地里干農活兒。在我的記憶中,她從沒有睡過懶覺,總是天不亮就起床燒火做飯,喂豬喂雞,從早忙到晚,沒有休息的時間。
勤勞簡樸,任勞任怨,不得自由,這就是我的娘。
我娘的女工活兒做得很好,不僅會縫縫補補,還會繡花。我們小時候睡的枕頭上,常有我娘繡的花,有牡丹,有薔薇,有蓮花,雖然是用粗布繡成的,卻有一種別樣的美。前幾年回家,娘從箱子里拿出幾個枕套,是她繡的十字繡,她撿了一個最好看的給了我,說我有了新房子可以用。我看著一針一線繡出來的美麗圖案,贊嘆娘的心靈手巧。這兩年,娘的眼睛越來越不好,不得已停止了女工活兒。
然而,娘說什么不肯放棄她那臺老式的縫紉機。爸和我都主張把縫紉機拿走,放在房間里的哪個角落似乎都和整體布局不搭調。娘卻不搭理我們,說縫紉機要放著,說不上什么時候還能用上。衣服崩了線,褲子開了口,做個被罩,縫個圍裙……過日子哪能都買新的,到外邊修補都要求人花錢。開始我不太理解,壞了就淘汰買新的,“舊的不去新的不來”嘛!后來想想,哪個人沒有幾件舊物是割舍不掉的呢?這些物件曾經充實過自己的生命,是生命中某一段時光的見證者。舊物就像樹根,是不能拔掉的。一旦拔掉,生命就會失去活力。想明白這些,我不再按照自己的喜好去要求娘,而是都聽娘的,只要她覺得歡喜就好。
相對來說我更喜歡娘的性格,我爸太固執(zhí)太嚴肅了,而我娘樂觀豁達,知足常樂,隨遇而安,不糾結,不苛刻。遇到什么事都能想得開,我能把我娘帶出來游玩,卻很難說動我爸離開家半步。我娘想得少故而快樂多,身體好;我爸想得多故而糾結多,身體相對弱。從二老身上我都能得出心態(tài)性格會影響身體健康的結論。
從老家走出來在外生活的這十幾年,與父母見面的機會極少,平均每年一次而已,每次都格外珍惜。二老確實實現(xiàn)了衣食無憂,安度晚年,但我娘和我爸生活在一起,我還是時常有些隱憂,不是擔憂他們的身體健康,而是擔心他們沒有兒孫承歡膝下,僅剩沒有共同語言的兩個人該如何相處。我娘會不會受到爸的欺負。我娘眼睛不好,最怕流淚,為了不讓我們擔心,她即使受了委屈,也不會在電話里告訴我們,只會一個人暗自流淚??墒牵鳒I對她的眼睛傷害非常大。
每次打電話,我都囑咐我娘別和倔強了一輩子的老爸計較,再囑咐老爸和娘好好說話,別動不動就發(fā)脾氣,使性子。老爸總是笑呵呵地說,你娘在家里就剩下享福了,活兒都是我自己干的,她就是做做飯打掃打掃衛(wèi)生,哪里有受委屈?娘在一旁直咧嘴,說爸凈撿好聽的說。
我在電話這頭常常無法分辨,哪一個說的是真話,哪一個說的是假話,他們各說各的理。無奈的時候,我只好說,等你們相看兩厭的時候,一個到我這里來吧,就是你們在一起的時間太長了,沒有新鮮感,不知道珍惜,分開一段時間就會想到對方的好。這時,他們就會把頭搖得跟撥浪鼓似的,可不到你那里去,往樓上一住就像蹲了監(jiān)獄一樣,住不慣,哪里有我們的平房好,自由,方便。在這件事上,他們倒是達成了共識。
我能理解他們的想法,只是作為女兒,我一定讓他們擁有幸福的晚年,不僅是物質上的,而且是精神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