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一萍/
宿遷市宿豫區(qū)關廟初級中學
所謂高效課堂是指在盡可能少的時間內花費最少的時間和精力達到最好的教學效果。高效課堂主要體現(xiàn)在兩個方面,分別是效率的最大化和效益的最優(yōu)化。所謂效率的最大化是指在單位時間內學生所獲得的知識。而效益的最優(yōu)化則是指學生通過一定時間內所受到的積極影響,主要體現(xiàn)在學習能力的提高、興趣培養(yǎng)等方面。只有將效率的最大化和效益的最優(yōu)化兩個方面充分結合起來,才能構建高效的課堂,達到最好的教學效果。隨著新課程標準的改革,教學模式也在不斷優(yōu)化。只有發(fā)揮學生的主體地位,改變傳統(tǒng)方式,克服原有課堂的枯燥無味,才能保證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一些學生英語基礎薄弱,他們并不能夠對詞匯進行正確的拼寫,對詞匯如何在語句中的應用也沒有很好的了解和關注。學生們在背誦詞匯的時候,采用機械式的死記硬背,不會根據上下文進行聯(lián)想記憶,導致學生對英語產生抵觸心理,失去學習英語的興趣和信心。
在初中英語教學活動中,當前仍主要采用“滿堂灌”的教學方式。在課堂中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沒有得到充分發(fā)揮,學生僅僅是被動的接受知識。這就要求教師必須打破傳統(tǒng)的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模式,促進學生真正融入到課堂中,使學生從被動的接受者轉變?yōu)橹鲃拥膶W習者。
在多媒體飛速發(fā)展的時代,許多教師仍然采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使課堂氛圍枯燥乏味,沉悶的學習氛圍無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教師應該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將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與多媒體時代進行整合,創(chuàng)新新型教學模式,吸引學生注意力,從而活躍課堂氛圍,提高課堂效率。
所謂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是指在學習過程中學生是整個課堂的主體。在教學活動中,無論教師采用何種教學方式都是為了讓學生掌握知識,學生學習才是教學的中心環(huán)節(jié)。教師在英語教學過程中應以學生為中心,教師為主導的教學理念,把學生放在中心地位,盡可能地調動學生學習英語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同時,教師要了解每一個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做到因材施教,假若對所有學生實施同一套的教學方法,會制約學生的學習效果。
因此要充分的分析每一個學生的個性特點和性格差異,每一個學生都有巨大的潛力。教師最重要的就是要激發(fā)學習的內驅力。在英語課堂上,應該多提供一些讓學生自我展現(xiàn)的機會。例如在每節(jié)課上課之前,可以進行一個英語小演講,這樣可以保證每一個學生都有練習英語口語表達的機會。
教師對學生的學習起到引導作用,一堂高效的課堂,除了要將學生放到主體地位之外,教師必須提高自身素養(yǎng),認真?zhèn)湔n,設置完整環(huán)環(huán)相扣的教學環(huán)節(jié)。由此可見,認真?zhèn)湔n對一堂課的影響是很大的。首先,作為一名合格的英語教師,充分的準備好課前工作,認真研究教材,熟練的掌握課程教材是檢驗教師是否具備專業(yè)素質的一個標準。教師必須吃透教材,對教材的內容合理的加工取舍,根據學生的學習接受程度設定重難點。其次要整合教學方法,不同的課程有不同的教學方法,高效的課堂當中,教師既要有組織學生自主探討的環(huán)節(jié),也要有學生自己思考的環(huán)節(jié)。
為了讓學生更高效地掌握知識,無論是課堂導入環(huán)節(jié)還是新授環(huán)節(jié),或是課后的總結升華環(huán)節(jié),教師都應該認真的設計,反復推敲,保證課堂的學習效率。同時善于借助多媒體設備進行教學,這就要求教師需要不斷地去學習和掌握課件制作技術。
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大多是教師在講臺上傳授知識,機械低效,學生被動的接受,造成了學生的不愿動腦思考,很少愿意主動提出問題和反思。伴隨著新課程標準的改革,教師應該拋棄傳統(tǒng)機械的教學模式,引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問題?,F(xiàn)階段學校班級人數(shù)比較多,教師難以兼顧到每一個學生,要想構建高效課堂,教師可以將班里的學生根據實際學習情況分為若干個小組,充分發(fā)揮小組的帶頭作用,提高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競爭意識。在每一個小組中設置一個成績較為優(yōu)秀的學生為組長,小組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幫助與督促其他成員進行學習,還能夠起到很好的帶頭與促進作用。
例如在閱讀文本教學過程中,可以讓學生分成不同的小組,讓小組針對選項進行討論,把閱讀理解中的難詞、重點詞勾選出來,通過小組成員相互配合,最終得到統(tǒng)一的結果。通過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能夠充分的挖掘學生的學習潛力,相對減輕教師的教學負擔,而且在這個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自主思考,自主探究的能力,課堂的學習效率也會有很大提高。
隨著信息化時代的不斷發(fā)展,教學
手段也越加豐富,教師可靈活運用網絡上的英語資源豐富課堂內容。英語課堂已經不再是傳統(tǒng)的一塊黑板,一支粉筆講課形式。為了更好的適應時代發(fā)展的需求,在初中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打破原有的教學模式,將多媒體技術融入到課堂當中,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構建新型的教學模式。通過多媒體課件可以將教學內容生動形象地展現(xiàn)給學生,學生也可以更加直觀的學習知識。通過圖片或視頻的形式,學生的記憶力加深,學生接受知識速度快,更牢靠,學生成為課堂中的主體,真正學習的主人,課堂效率也會得到提高。
例如在學習與國家相關單詞時,教師可以結合地圖進行教授,這種方式不但能夠讓學生了解到不同的國家的名稱,還有利于拓寬學生的知識面。針對不同的教學課程的重難點,教師都應該合理的利用多媒體圖片和視頻,借助信息技術來更好地創(chuàng)設情境,讓學生身臨其境,充分地調動多種感官參與,加深對知識的理解與學習,從而提高課堂效率。
總之,構建高效的初中英語課堂是一項任重而道遠的教學任務,為了保證課堂的高效性,英語教師需要付出艱辛的努力。首先教師必須勇于擔當責任,認真負責做好課前準備工作。其次要利用現(xiàn)代化教學手段,整合傳統(tǒng)教學方式,采用多種教學模式來促進高效課堂教學目標的實現(xiàn)。最后要與學生建立平等的師生關系,發(fā)揮學生的主體地位。在課堂中增加與學生的交流機會,從而激發(fā)學習英語的興趣,在盡可能少的時間內花費最少的時間和精力達到最好的教學效果,提高課堂效率,保證初中英語課堂教學工作順利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