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村子的東頭有一條小河,小河邊有一棵樹,叫枰柳樹,這個地方特有的樹種。枰柳樹很粗,很高,枝葉繁密,夏天樹下遮出一塊很大的陰涼,村里的老人孩子都到陰涼里乘涼玩耍。樹半腰的枝杈上有一個鳥窩,窩不大,窩里住的鳥也不大;鳥的脖子底下紅紅的,像胭脂,這里的人就給它起了一個好聽的名字:胭脂紅。
村里有個小女孩,名字叫豆豆。豆豆非常喜歡到河邊來。小河水很淺,但很清,豆豆站在河邊的細沙上,彎著腰看水里的魚。一群小魚游過來,眼瞪著她,嘴兒一張一張,豆豆覺得那是跟她說話,向她問好,她就朝它們答了一句:“你們好!”魚兒“噌”地游走了,有一條還翻了一個蹦子,“唰”地躍出水面,發(fā)出一道明亮的閃光;不大一會兒,它們又游了過來,又眼睛瞪著豆豆,嘴兒一張一張,同她說話。豆豆覺得老接受魚兒的問候,心中過意不去,就問奶奶:“水里的魚都吃些什么?食物夠吃的嗎?”奶奶告訴她,魚吃水里的草末末,還有小蟲子。豆豆說:“沒看見水里有小蟲子???”奶奶說,小蟲子很小很小,我們看不見它們。豆豆還是擔心它們吃不飽,說我想喂喂它們。奶奶就給了她一些家里喂雞的麩皮。豆豆把麩皮撒在水里,魚兒果然立起身子吞食;有些隨著水往下漂流,魚兒就急急忙忙地追趕,邊追邊吃,直到把麩皮吃光,然后再聚到豆豆面前,而且越聚越多。豆豆知道這是向她表示感謝,口里一定還說著感謝的話,唱著感謝的歌,只是隔著水,豆豆聽不到。于是豆豆高興得拍起了巴掌。
從此,豆豆常常從家里拿麩皮到河邊喂魚。只要豆豆往河邊一站,魚兒們就成群結隊地游過來,嘴兒一張一張,期待地望著豆豆。
豆豆和河里的魚成了好朋友。
豆豆還經(jīng)常到河邊洗自己的那條紗巾。紗巾又輕又薄,上面紅花綠葉,十分好看。豆豆覺得小河里的水清清澈澈,洗得干凈。豆豆第一次洗的時候,一蹲下身,小魚照例爭先恐后跑過來??墒欠试砟坏芜M水里,魚兒卻紛紛跑走了,跑得遠遠的,一條也不剩。奶奶說,魚呀蝦呀都害怕肥皂,要是水里的肥皂多了能把魚毒死。豆豆因此就不再讓肥皂沾染進水里。每次洗紗巾都是從家里端著自己的小臉盆,紗巾打上肥皂后在臉盆里揉搓,再把涮下的肥皂水用臉盆端著倒到遠處的一個石頭坑里頭。這樣豆豆在河邊洗紗巾,魚兒在水里轉來轉去,一直陪著她洗完。豆豆把洗好的紗巾搭在枰柳樹下邊的枝杈上,就仰著臉看樹上的鳥窩。有時會有一只胭脂紅站在窩旁邊的枝枝上低下頭看她,她就會清清楚楚地看見胭脂紅脖子底下的那紅紅的一塊,紅得鮮艷,紅得漂亮。她朝胭脂紅拍拍巴掌,胭脂紅就放開嗓子,“吱——溜溜!吱——溜溜!”地叫。村里人有聽到的,就說:“胭脂紅知道你叫豆豆,在聲聲喊你呢!”恰巧一陣微風吹來,枰柳樹葉也“刷拉拉刷拉拉”拍起巴掌。豆豆感到很得意,很自豪。
有一天,豆豆正在河邊洗著紗巾,聽到“篤篤篤,篤篤篤”的響聲。聲音有點像早晨東莊那個賣豆腐的白胡子爺爺敲的木梆子,可又不全像;聲音好近,好清晰。豆豆站起來,循著聲音找,見枰柳樹上有一只藍灰色的鳥——這只鳥比胭脂紅大多了——它在樹上跳來跳去,嘴在樹干上一啄一啄,“篤篤篤!篤篤篤!”豆豆感到奇怪,心想,它這樣地啄來啄去,枰柳樹還不疼壞了,怪不得這些天枰柳樹有些葉子發(fā)黃了呢!她這樣想著,就揮起手,嘴里“去,去”地叫著,驅趕它。藍灰色的大鳥受了驚嚇,愣愣地看了看她,驚慌地飛走了??墒牵瑳]大一會兒,卻又飛回來,又在枰柳樹干上跳來跳去,嘴巴一啄一啄,發(fā)出“篤篤篤”的響聲。豆豆很生氣,藍灰鳥一定是見她小,故意欺負她,就跑到家里對奶奶說了,拉著奶奶去驅趕它。奶奶趕到樹邊,看了一眼,禁不住笑了。她對豆豆說,這藍灰色的大鳥叫啄木鳥,是益鳥。你知道枰柳樹為什么有的葉子發(fā)了黃嗎?是因為它身上有蟲子了。蟲子藏在枰柳樹里頭,專門喝枰柳樹的汁液,是枰柳樹的敵人。枰柳樹的汁液好比人身上的血液,汁液少了有些葉子就發(fā)了黃,如果蟲子繼續(xù)喝下去,樹的枝葉就要枯萎,甚至死掉。啄木鳥的嘴又尖又硬,尖硬的嘴巴啄進蟲子住的小洞里,把害蟲掏出來吃了。啄木鳥是樹的醫(yī)生。
住了些天,啄木鳥不再來了,枰柳樹發(fā)了黃的葉子又變得碧綠油亮了。豆豆因此對啄木鳥很敬佩,很感激。
豆豆一邊對啄木鳥敬佩感激,同時心里生出了煩惱:啄木鳥能為枰柳樹捉蟲除害,我這個枰柳樹和胭脂紅的好朋友,也應該為它們做點有益的事情??!于是,這天上午,豆豆又來到河邊的時候,拿了兩份麩皮。她先把一份喂了河里的小魚,然后把另一份撒在了枰柳樹下。正好見兩只胭脂紅站在窩一旁的樹枝上,就學著胭脂紅的聲音,“吱——溜溜!吱——溜溜!”地叫了幾聲。兩只胭脂紅果然飛了下來,站在地上轉著頭看了看豆豆,就用嘴啄起了麩皮??墒?,僅僅啄了一口,就不再吃。豆豆想問一問它們,可剛往前邁了兩步,兩只胭脂紅就“噌”地飛起來,飛得很遠,很高,一邊飛一邊鳴唱著:“吱——溜溜!吱——溜溜!”豆豆拍著手大聲回應:“吱溜溜,吱溜溜,胭脂紅我的好朋友!”
胭脂紅為什么沒吃地上的麩皮呢?豆豆為此深感沮喪,中午飯都不愿吃。爺爺知道了,叫豆豆不要難過,說胭脂紅的食物是樹葉上的小蟲子和青草里的小螞蚱,冬天草枯了,樹葉落了,就吃枰柳樹的種子,它不吃麩皮不是對豆豆不友好哩!第二天,豆豆跟著爺爺?shù)绞卟舜笈锢?,在小白菜上捉了一些菜青蟲放在樹下,胭脂紅果然飛下來吃了,而且還叼著飛到窩里,豆豆聽到窩里同樣傳出“吱——溜溜!吱——溜溜”的叫聲,但聲音微弱,仔細聽才能聽得到——原來胭脂紅有了孩子了!
從此,豆豆就常常到蔬菜大棚去捉螞蚱和菜青蟲給胭脂紅吃。
這地方離海近,經(jīng)常下陣雨——一塊烏云從海那邊飄過來,突然間就噼里啪啦下起來,下不多久,停了,烏云走遠了,雨過天晴,太陽照耀!這天豆豆正洗著紗巾呢,一點防備都沒有,雨下起來了。但豆豆沒往家跑,豆豆知道雨下不多時;再說往家跑的路上說不定衣服就打濕了呢!豆豆躲到了枰柳樹下,枰柳樹伸著胳膊,把她遮擋得嚴嚴實實。很快,雨住了,太陽從云彩縫里射出光芒,明亮得耀眼。太陽這一照,就照出了一道彩虹,五顏六色,彎彎的,像豆豆常常洗的那條鮮艷的紗巾,樣子像一座連接河兩岸的拱橋。
胭脂紅踏在窩邊的樹枝上,“吱——溜溜!吱——溜溜!”放聲歌唱。四只小胭脂紅——這回豆豆看得真真切切,是四只——也從窩里高高地伸出了頭,同媽媽一起歡快地歌唱。枰柳樹高興地拍著巴掌,豆豆圍著枰柳樹又跳又唱。
可惜,天上的彩虹不多久便消失了。胭脂紅停止了歌唱,枰柳樹停止了鼓掌,豆豆停止了舞蹈。大家忽然沉默起來。豆豆不由得暗暗流下了眼淚。
但是,豆豆不甘心,不甘心因為彩虹的逝去大家都變得不愉快。
第二天清晨,枰柳樹正用露水洗著枝葉,胭脂紅剛剛從窩里飛出來,豆豆就蹦蹦跳跳地來到了小河邊。她手里拿著一張紙,朝著枰柳樹,朝著枰柳樹上的胭脂紅,一下子展了開來。紙上是一道美麗的彩虹,五顏六色,跟昨天天空的那道一模一樣——豆豆牢牢記住了天上彩虹的樣子,晚上用彩色畫筆畫到了紙上。紙上的彩虹讓胭脂紅放開了嗓子,枰柳樹拍起了巴掌,比昨天唱得還歡,拍得還響……
于是豆豆想,要是用彩筆畫別的,畫我家院子里紅紅的月季花,畫園里茂盛的蘿卜苗,畫青青的小麥,金黃的油菜花……胭脂紅和枰柳樹會不會喜歡呢?
豆豆一樣一樣畫了,胭脂紅和枰柳樹如同見了彩虹一樣的興高采烈!
小河邊成了永遠飄蕩著歡歌笑語的樂園。
這天,突然來了一幫人。他們在小河邊支起一個儀器,四面觀察,用卷尺在枰柳樹周圍量來量去,然后討論起來。一個說:“這里地勢不復雜,河上可以修一座橋?!绷硪粋€說:“這棵樹正好在軸線上,得伐掉?!彼@一說,大家就一齊仰起臉來看枰柳樹。有一個戴眼鏡的花白頭發(fā)的女人,大家都叫她“高總”,她打量了打量樹頭,端詳了端詳樹身,說:“這棵樹看樣子有不少年了?!倍苟孤牭盟贫嵌锹犓麄兪窃谡f這棵枰柳樹,就對高總說:“阿姨,這棵樹叫枰柳樹,在這小河邊好多好多年了,從打我見它就這么粗,這么高?!备呖偰﹃四﹃念^:“好漂亮的小姑娘!你大概得叫我奶奶吧!”豆豆說:“你們要對這棵樹怎么樣呀?”高總又摩挲了摩挲她的頭:“你操心這棵樹???奶奶對你說,國家要修一條長長的鐵路,正從這里經(jīng)過哩,所以要在河上建一座橋,火車從橋上跑;這棵樹呢,正巧在這座橋頭上,所以必須把它刨掉?!倍苟挂宦牸绷耍骸安恍胁恍校銈儾荒芘龠@棵枰柳樹!這棵枰柳樹上住著小鳥胭脂紅,”她手往樹上指著,“看到樹杈杈上那個圓的窩了嗎?那就是胭脂紅的家,它們?nèi)叶甲≡谶@里,住了多少年啦!你們要是刨了枰柳樹,胭脂紅就沒有家了,胭脂紅沒了家它的孩子們就會餓死凍死……”豆豆說著說著,眼里嘩嘩流下了淚水。
高總見豆豆的樣子,有點驚奇。她對一個正在往紙上畫線的青年說:“你查一查二十里外的彎度,如果減少兩度,能不能繞開這棵樹?”
青年迅速地按動了一會兒計算器:“完全能夠?!?/p>
高總又問:“會不會影響到沿途村莊和建筑物?”
青年翻動著圖紙看了看:“無影響。只是造價要比原預算……”
高總果斷地說:“高也高不出多少——就減少兩度!”彎腰親了親豆豆的腮,“這棵樹,不動了?!?/p>
豆豆抹去了臉上的淚水,笑了,笑得那么燦爛:“是嗎?那我就叫您奶奶,您真是豆豆的好奶奶!”
四年以后,鐵路修好了。
河邊的那棵枰柳樹看上去還是那么粗,那么高。不過在它的周圍又長出了許許多多小的枰柳樹,原來的“河邊一棵樹”成了河邊小樹林;小樹林里有了無數(shù)個胭脂紅的家。每當火車從橋上經(jīng)過,乘客就會側臉看著郁郁蔥蔥的小樹林,看著小樹林中飛上飛下的小鳥,情不自禁地贊嘆:“這地方,真美!”
豆豆呢,已經(jīng)是三年級的學生了!她還是常常到小河邊。用麩皮喂河里的魚,朝著胭脂紅們揮動自己鮮艷的紗巾。她還作了一首詩,寫在木牌牌上,插在大枰柳樹的身邊——
早晨的太陽鮮鮮亮亮
照在樹林里
照在小河上
魚兒在河里游
鳥兒在林中唱
我們的家鄉(xiāng)
多么美麗的地方
詩的下面還有一行小字:
感謝高總好奶奶
小蔥正在卉卉家院子里和卉卉聚精會神地畫牡丹花,小貍貓黃黃跑了進來,“喵喵”叫了兩聲,咬住小蔥的褲腳就往外拽。
卉卉媽媽愛牡丹,院子里栽了一大片。春天牡丹花盛開,紅色的、白色的、黃色的、黑色的,都有。小蔥和卉卉喜歡得不得了,就搬出小凳子,用彩筆把牡丹花畫在紙上。小蔥和卉卉最愛畫畫,見什么畫什么,畫什么像什么。兩人畫畫的時候,小貍貓黃黃就在身邊繞來繞去,欣賞著紙上的畫,不時地“喵喵”叫幾聲,用前爪說不定撓撓誰的手。但像今天這樣咬住小蔥的褲腳,并且一下一下地往外拽,還從來沒有過。
小蔥左手撫摩了撫摩黃黃的頭,親昵地叫了聲“黃黃”,又繼續(xù)專心畫她的牡丹花。
可是黃黃卻沒有放棄,它又一次咬著小蔥的褲腳,使勁地往外拽。
小蔥這才覺出了蹊蹺。她站起來,和卉卉一起,跑回了家里。
黃黃把小蔥和卉卉引到了小蔥住的屋里,自己跳到了桌子上,用前爪撓了撓桌子上的一件東西,嘴里“嗚——”一聲長喊,聲音凄痛。
黃黃撓的是一條小魚。
桌子上擺著一個透明的小玻璃魚缸,魚缸里養(yǎng)著一條小魚。不是金魚、紅鰱魚、錦鯉魚,而是河里的那種普普通通的小鯽魚。養(yǎng)了一年多了,小蔥按時用碎草葉饅頭渣喂它,給它換水,常常和卉卉一起看它在玻璃缸里游泳,跳躍,看得高興了,就拍著巴掌表示感謝和鼓勵??墒?,現(xiàn)在玻璃魚缸里卻只有水沒有魚了,魚已經(jīng)從玻璃魚缸到了桌子上,黃黃前爪撓的正是玻璃魚缸里的那條小鯽魚。
小鯽魚怎么會從玻璃魚缸到了桌子上呢?小蔥把桌子上的小鯽魚小心地拿起來重放到魚缸里去,小鯽魚卻漂在水面上,側仰著,亮著白白的肚皮,一動不動了。
“小鯽魚怎么會從玻璃魚缸到了桌子上呢?”小蔥大聲地問卉卉,卉卉又大聲地問小蔥。問完了,一齊“哇”地哭了。
小蔥的媽媽在胡同外菜園里栽絲瓜,聽到了哭聲,趕快跑回了家,小蔥和卉卉就朝她撲過來?!靶■a魚死了!”小蔥說,“是在桌子上死的,放在魚缸里也不活了!”然后,小蔥和卉卉跺著腳問媽媽:“小鯽魚本來在魚缸里的,怎么會到了桌子上呢?”
媽媽這才明白是怎么一回事。她看了看漂在魚缸里的亮著白白的肚皮的小鯽魚,又看了看小鯽魚在桌子上留下的痕跡,對小蔥和卉卉說:“小鯽魚是高興過了頭,從魚缸蹦到了桌子上,干死了?!?/p>
小蔥和卉卉見小鯽魚再沒有活過來的希望,哭的聲音更大了,還蠻不講理地要媽媽賠小鯽魚。
媽媽想了想,這條小鯽魚是去年秋天,小蔥爸爸回來,到村前河套里收栗子,順便捉了盛在水杯里拿回來給小蔥的。記得當時小蔥爸爸說河里小魚成群結隊,他站在水里魚兒都游過來啄他的腳。她想,既然這樣,再去村前河里捉一條也不困難。于是對小蔥和卉卉說:“都多大了,張口就哭,也不羞得慌!不就是一條小鯽魚嗎,咱再去河里捉一條就是了?!?/p>
小蔥媽媽就約上了卉卉媽媽,挎上籃子,順便也剜些青草喂家兔。小蔥提上小水桶,四個人急急忙忙往村前去了。
小河在村前不到二里路,村里人叫它“前河”,河雖說不寬,但它是東山上許多泉子的水聚集后流下來的,一年四季長流不斷。兩岸長滿了蘆葦,蘆葦外面是栗子樹林,栗子樹都長了數(shù)十年上百年了。由于河里常年水流不斷,里面的魚魚蝦蝦也就特別多。在河里捉條小魚,可以說輕而易舉。
可是,四個人來到河邊,卻大吃一驚:河床里竟然連一滴水也沒有,更不要說魚魚蝦蝦了!兩邊的蘆葦雖然都冒出了嫩芽,但因為缺水,都蔫蔫巴巴,半死不活的。
小蔥的媽媽大為不解:“這是怎么回事呀?河里的水怎么說沒就沒了呢!”
卉卉的媽媽說:“我差不多十天以前還從河里打水澆栗子樹來著!”
四個人遙望東山,臉上茫然。
她們哪里知道,東山已被一個什么老板買去,他要把東山植成萬畝櫻桃園,因此除草砍樹,筑壩攔水,于是前河斷流,而且要永遠地斷下去,“前河”從此消逝了。
見到了河邊的這般景象,小蔥和卉卉反而不再哭鬧,只是心里悶悶的,丟了魂似的。
但是,兩人一直不忘那條死去的小鯽魚。
小蔥一夜沒睡好,終于想出了一個主意。一清早她跑到了卉卉家里,對卉卉說:“我想出來了,河里沒了魚,咱可以畫魚,畫在墻上,畫好多好多?!?/p>
卉卉拍手贊成:“村里有多少人咱畫多少條,每人一條,人人有魚!”
這條胡同不長,胡同里就住了小蔥和卉卉兩家。兩人從胡同的一頭開始畫,一人畫一邊。不光畫小魚,還畫大魚和半大魚;不光畫白色的魚,還畫紅色的、黑色的、黃色的魚;不光畫魚,還間隔著畫一些綠色的水草。
墻上有魚有草,五顏六色,美麗極了!
墻上的魚不僅吸引過來了全村的孩子,也吸引過來了全村的老人和女人們。眾人一齊稱贊小蔥和卉卉畫得好,給寂寞的村子增添了喜慶;同時也由此知道了前河干涸,不由發(fā)出了聲聲慨嘆,就更加贊揚起小蔥和卉卉,是小蔥和卉卉使大家記住了這條河,記住了這條河里的流水,水里的魚蝦,河邊細軟的沙灘和茂密的蘆葦……
小蔥和卉卉心里說不盡的快樂。
可是,過了沒幾天,小蔥和卉卉又陷入了新的苦惱——兩人發(fā)現(xiàn),經(jīng)過了幾天的風吹日曬,墻上的魚漸漸失去了光澤,看上去不再那么活靈活現(xiàn),有的小魚甚至都已變得模模糊糊。兩人明白,這是因為沒有水,不管是大魚、小魚,還是半大魚,都需要水,沒有水魚就要干死,如同從魚缸里蹦到桌子上的小鯽魚一樣。
那么,水從哪里來呢?小蔥問媽媽,媽媽笑笑說:“天河里倒是有水,你把它引下來吧!”
天河在天上呢,天河里的水誰能引下來?小蔥知道媽媽是在逗她。媽媽逗她是因為媽媽也沒有辦法。
但是,小蔥想出了辦法。
晚上,小蔥要通了爸爸的電話。爸爸是遠近有名的瓦匠,在很遠很遠的地方修水渠,那地方要開發(fā)一個大牧場,養(yǎng)奶牛,修上水渠把一條大河里的水引過來灌溉牧草。過年的時候爸爸回家,對媽媽說過的。
“爸爸!”小蔥在電話里甜甜地叫了一聲,“您回來吧,回來先在咱家的大門前修一條水渠。咱胡同的墻上有好多好多的魚,大魚小魚半大魚都有,有了水,它們就都活了!”
在太陽落下去天還沒黑上來的那個時候,葫蘆在大門口見到了那只刺猬。刺猬從大門對面墻角那兒遠遠地拐過來,見了葫蘆停了停,又扭轉了往回爬了幾爬,又停了?!茨菢幼铀]有一個想要去的確定的目標。
葫蘆這是第二次見到刺猬。第一次是跟著爺爺去南嶺上刨花生,在阡下草叢里見過。那只刺猬看上去比眼前這只瘦小,跑起來卻比眼前這只快捷,葫蘆好像沒有看清楚它的全部模樣,它就匆匆跑到灌木棵里頭不見了。爺爺說灌木棵里頭有它的窩,它是跑進窩里躲起來了。
葫蘆突然看到大門前這只刺猬時心里一激靈,甚至還有點害怕,他喊了一聲爺爺,喊的聲音很大。
爺爺以為發(fā)生了什么事情,慌慌地從院子里跑過來,待明白了真相,長長地“嗨”了一聲:“噢,原來是一只刺猬呀!”
不知因為受到了驚嚇,還是為了保護自己,刺猬縮起了身子,變得圓圓的,身上刺兒直豎著,成了一只栗蓬。
爺爺彎下腰,仔細地觀察刺猬來的路。葫蘆這才發(fā)現(xiàn),刺猬走過的路上有兩行小小的爪印,爺爺正是順著這兩行小小的爪印,要尋找它來的地方。
不料這時候刺猬忽然把縮著的身子放開了,非常急促地往回跑起來。它繞過了墻角,跑到了一個麥秸垛邊——這是一個好多年的陳垛,因為村里有了液化氣,不再燒柴草,麥秸垛就一直扔在那里,沒人動。不過現(xiàn)在這個陳舊的麥秸垛已經(jīng)有一半坍塌,原因是這個村子與外地的一個開發(fā)商簽訂了協(xié)議,開發(fā)商蓋樓房,地基開到草垛這兒了。刺猬急急地鉆到了坍塌了一大半的草垛里頭,原來那里還有兩只小刺猬露在外面。這顯然是刺猬的窩,本來在麥秸垛深處的,麥秸垛一塌,就裸露出來了;而且推土機繼續(xù)轟隆轟隆往邊挖,眼看麥秸垛就要埋到土里頭去了。刺猬不管不顧地跑過去,趴在了兩只小刺猬身上,把它們嚴嚴地保護了起來。
“哦,刺猬的窩毀了,沒地方住了,”爺爺說,“刺猬媽媽是跑出來找新家呢!”
原來是這么回事!葫蘆一聽著急了:“它們要沒有家,夜里不就凍死了嗎?”
“我們幫它建一個吧!”爺爺想了想說。
爺爺讓葫蘆在麥秸垛邊守著,自己回家提來了一個柳條筐子,把刺猬一家三口捧到了筐里。他對葫蘆說,為刺猬在院子里搭個新家。
新家搭在院角落一個柴堆旁邊。爺爺和葫蘆用木棒支起一個框架,底下鋪上了從麥秸垛那兒抱過來的麥秸草,上面蓋上了油氈紙,既防雨,又暖和。葫蘆拿一些豆餅片和黃瓜條放在窩里,爺爺說這樣充饑的和解渴的就都有了。刺猬媽媽和兩個孩子趴在新窩里,抬頭望著葫蘆,目光里充滿了感激。
第二天天剛亮,葫蘆就起了床。他心里掛念著刺猬媽媽和它的兩個孩子。他來到刺猬窩前一看,豆餅片和黃瓜條都少了很多,刺猬媽媽還摟著它的兩個寶寶安然地睡覺呢。葫蘆心里有說不出的高興!
可是,卻忽然有一件事讓葫蘆胸口犯堵。
這件事還是爺爺首先發(fā)現(xiàn)的。
爺爺一開大門,見門旁墻上畫著一個大大的紅紅的圓圈,圓圈里面寫著一個字:拆。旁邊還有一行豎寫的小字:限三日內(nèi)遷走。
爺爺對奶奶說:“終于到了這一天了。”
奶奶立即流下了眼淚:“要說這家這村也實在沒有多少可留戀的,可不知為什么,就是舍不得走!”
其實對騰屋倒房,他們好久就計劃好了,暫時搬到葫蘆他姨奶奶家。葫蘆的姨奶奶住在城里,是樓房。前些天在外地打工的葫蘆的爸媽特地回來,把衣柜桌子什么的大宗家具已經(jīng)搬去了樓底輔房里,家里只剩下老人和葫蘆的衣服鋪蓋,連人帶物一輛車就可裝走了。
“這一去,不知哪年哪月才能搬回來呢!”奶奶說著,眼淚流得更多了。
“再回來就不是這樣子了?!睜敔斦f,“沒聽書記說嗎,再回來就住高樓了?!睜敔斒窍氚参磕棠?,可是話沒說完,自己也哽咽了。
這時候,趴在窩里的刺猬媽媽慢慢伸出了頭,并且站了起來??礃幼铀欢ㄊ撬蚜耍煤芟闾?。它靜靜地看著葫蘆,居然輕輕咳嗽了兩聲。葫蘆這是第一次聽到刺猬嘴里發(fā)出聲音,他想這一定是刺猬與自己說話,想叫自己為它們做點什么,可是自己聽不明白。他便跑過去問爺爺,他想爺爺一定會知道的。
葫蘆這才知道了要搬家的事。
葫蘆知道了要搬家,一下子著急起來:“那樣,刺猬該怎么辦?咱昨晚剛把它救過來,它們這不又沒有家了嗎?”
是啊,這刺猬一家該怎么辦呢?總不能叫它們無家可歸呀!
奶奶說:“要不就一塊兒帶到葫蘆他姨奶奶家去?!笨墒窃拕傉f出口卻又自己否定了,“那不成的,忘了他們是住樓,樓上哪能養(yǎng)刺猬!再說他姨奶奶的孫女還三歲不到,說不定嚇著扎著的。不成不成!”
“刺猬是‘土’生‘土’長,離不開土地離不開露水草木的,屋里都養(yǎng)不成,不用說樓上了?!睜敔敻M一步地附和著說。
葫蘆哇的哭了。
“莫哭莫哭?!睜敔敽遄×撕J,想了想,“這么一方大大的天地,哪能放不下一窩刺猬!爺爺這就和你到外頭找一個地場兒,把它娘仨安頓下?!?/p>
爺爺推出農(nóng)用三輪車,帶著葫蘆出了村子。
他們先來到村西,那里有一片茂密的楊樹林,林子里頭雜草叢生,刺猬住下來是極容易的??墒堑搅私安胖?,這里不僅沒有了楊樹林,就連土地也都是坑坑洼洼的了。原來開發(fā)商刨掉了楊樹,從這里挖沙蓋房。既然楊樹林沒有了,爺爺只好帶著葫蘆拐了個彎,去了南嶺。南嶺有草有樹,葫蘆頭一次見到刺猬就是在地阡下的草叢里。誰知,還不等到嶺下,就聞到一股刺鼻的怪味,酸溜溜,辣乎乎,嗆得人氣都喘不上來。南嶺已不再是原來的南嶺。南嶺招來一個什么企業(yè)在這里建了一個什么廠,空氣嚴重污染,周圍不能生存任何生物了。
爺爺帶著葫蘆白跑了!
這一天,葫蘆多少次地站在刺猬窩前,給刺猬吃的喝的,觀察刺猬的一舉一動。一想到就要跟刺猬一家離別,又至今沒給它們找到一個住的地方,眼淚就忍不住地撲拉撲拉往下掉。爺爺多少次安慰他:“莫難過莫難過,爺爺總會給它們找到一個舒服的家的?!?/p>
果然,第二天天不亮,爺爺把葫蘆叫醒了。
爺爺仍舊騎著那輛農(nóng)用三輪車,車斗里帶著葫蘆和刺猬一家,來到鄰村村頭的一棵白果樹下。這棵白果樹有五百多年的樹齡,列為縣級保護古樹,昨天縣文博局的人剛來樹旁邊埋上了一塊牌子,并且圍上了鐵障子,從此白果樹不得受到損害,周圍不準亂挖亂刨。
白果樹粗得好幾個人摟不過來,身上有好多地方爛掉,形成了大大小小的孔洞。有一根樹枝黑黑的,據(jù)說是某年夏天遭了雷擊。樹枝上滿是長長短短的紅布條,是村人們祈福掛上去的。由于村里人長年累月從樹下取土墊豬欄,挖掘后許多根裸露在外,幸虧現(xiàn)在得到了保護,否則用不了多久就死掉了。至于刺猬,樹下任何一個土洞都能住下,住得舒適,所以爺爺才選定了這個地方。葫蘆很快就在向陽的坡下為它選擇了一個住所,底下照例鋪上了從家里帶來的麥秸,又從近處撿來了一些枯樹枝,搭起了一個像家里那樣的小棚子。刺猬住進了新的安適的家。刺猬媽媽伸長了脖子,像在家里那樣地望著葫蘆。葫蘆知道,那是在感謝他和爺爺。
葫蘆心里的一塊石頭落了地!
但是,怎會想到,刺猬一家并沒有安適多久。村里有個殺狗宰羊的漢子,聽人說刺猬身上有豐富的脂肪,脂肪有很強的凝固作用,因此他見到了這一大兩小三只刺猬異常高興,刺猬住下的第三天就被他逮去殺死,剝?nèi)チ似ぃ瑩竭M狗肉里煮了一大盆肉凍,賣錢花了。
住進城里姨奶奶家的葫蘆,還在為給刺猬建了一個新家興奮得不得了呢!他幾乎夜夜夢見它們,夢見兩個孩子胖得球一般可愛,它們對葫蘆說:“咱們比一比,看誰長得快!”每當這時候,葫蘆就會從夢中笑醒。
葫蘆想,住些天,一定求爺爺帶他到白果樹下看看刺猬一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