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君義
本文系湖南省十三五課題“統(tǒng)編版初中作文教學序列研究”階段性成果,課題立項編號:XJK18BJC060
摘要:寫人作文指導應循序漸進,每個單元主題從三個方面重點指導。整合統(tǒng)編版教材,做出合理安排:七年級上冊——寫人要抓住特征;七年級下冊——寫出人物精神;七年級下冊——抓住細節(jié);八年級下冊——學寫傳記。
關鍵詞:寫人;序列;抓住特征;人物精神;細節(jié)描寫;傳記
中圖分類號:G633.3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992-7711(2020)07-0093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中對第四學段(7~9年級)的寫作目標有:“寫記敘性文章,表達意圖明確,內(nèi)容具體充實;寫簡單的說明性文章,做到明白清楚;寫簡單的議論性文章,做到觀點明確,有理有據(jù);根據(jù)生活需要,寫常見應用文?!笨梢?,寫好記敘文成了初中階段的重要目標。而寫人作文就是重中之重,從小學就開始學習寫人,可越到后來人物形象就越刻畫不出來了,究其原因有以下幾點。
其一,教材系統(tǒng)性不強。
統(tǒng)編版初中語文教材統(tǒng)籌兼顧了閱讀、寫作及口語交際三個方面,每單元安排一次寫作訓練,雖有明確的寫作指導,但作文教學與其他部分內(nèi)容的銜接還不夠緊密,目前為止都還沒有一本與課文閱讀相對應的作文教材。寫人作文內(nèi)容主要安排在七、八年級教材中,跳躍性極大,缺乏必然的聯(lián)系,找不到表達上的序列性。
其二,教師作文教學隨意性大。
大部分語文教師對待三年的初中作文教學,缺乏系統(tǒng)的教學設想、教學要求和檢測手段。雖然教學框架大致能把握,但各階段應達到什么樣的訓練目的、訓練的具體內(nèi)容、每項具體內(nèi)容所應達到的具體標準,訓練的先后步驟等并不十分明了,往往騎驢看唱本——走著瞧。每一學期寫人作文都有要求,但序列比較明顯。
其三,作文效率低,教學效果差。
學生學語文“一怕文言文,二怕周樹人,三怕寫作文”。而最體現(xiàn)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便是作文水平。學生寫作文也往往搔頭撓耳作“擠牙膏狀”。學生對寫人作文不太感興趣,或覺得沒新意、沒素材可寫,或不知如何描寫出人物特征,或大話空話連篇,記事老套。其主要原因還是在于寫人觀察不夠細致,描寫不夠細膩,表達不夠生動。
那么如何讓寫人作文序列化呢?
一、七年級上冊:細心觀察,描寫繪形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中對第四學段(7~9年級)的寫作要求是:“多角度觀察生活,發(fā)現(xiàn)生活的豐富多彩,能抓住事物特征,有自己的感受和認識,表達力求有創(chuàng)意?!盵1]人物描寫也是如此,《秋天的懷念》史鐵生通過對母親的神態(tài)、動作、語言描寫來刻畫出一個身患重病卻時時惦記自己兒子的母親形象。她忍耐、寬容、愛得小心翼翼,讀者讀著都心疼。所以,在七年級上冊第三單元《寫人抓住特點》時我們可以這樣指導。
1.學會細心觀察。寫“活”人物,需要我們學會細心觀察。首先,我們要去觀察人物典型的外貌特征,比如身材的高矮、胖瘦等,對人物總的輪廓要有一個大概的印象。其次,我們要去關注人物的習慣性動作和個性化語言。再次,我們要去觀察人物常見的神態(tài),一顰一笑就足見一個人的內(nèi)心世界。
2.外貌描寫精準。所謂“精”,就是依據(jù)表達的需要,精心選擇那些最能反映人物個性特征、精神品質(zhì)、氣質(zhì)情感的外貌特點,集中筆墨進行具體細致的刻畫,達到通過其“形”知其“神”的藝術效果;而“準”,即捕捉住這些差異。如:魯迅頭發(fā)根根直立,額頭扁長。眉毛平直,眉峰犀利,活像一個隸書的“一”字。鼻梁挺直,是不可彎曲的堅韌。
這幾句運用外貌描寫,抓住魯迅頭發(fā)、額頭、眉毛、鼻梁的特點,使魯迅剛正不阿的形象躍然紙上。
3.抓住典型事件。人物的思想品質(zhì)和性格特征是通過一件件具體的事例反映出來的,所以,寫人一定要抓住最能體現(xiàn)人物品質(zhì)的典型事件。比如《再塑生命的人》,敘述了莎莉文老師通過激發(fā)“我”的求知欲,一步步重塑“我”生命的經(jīng)過,文中的每一個事例,都圍繞莎莉文老師的教學展開,代表了她教育“我”的不同階段。井房的經(jīng)歷是全文的高潮,“我”的學習由量變到質(zhì)變,表明莎莉文老師的教育取得了初步成功。這些事例都表現(xiàn)出莎莉文老師的耐心、愛心和高超的教育藝術。
二、七年級下冊:抓住細節(jié),突出精神
七年級下冊第一單元:寫出人物精神
潘桂法老師在談語文核心素養(yǎng)時寫道:“寫作指導,教師需要用積極向上的美學思想,去引導學生追求高尚的人格情操,努力將倫理道德、價值規(guī)范、行為準則等優(yōu)秀的文化元素蘊含在語言文字當中,建構(gòu)起積極向上的意味無窮的精神境界。”[2]除了刻畫人物的外在特點,標識出他與眾不同之處外,還應深入人物內(nèi)心寫出他的個性與精神品質(zhì),這樣筆下的人物才能更豐富、更立體,給人印象也更深刻。
如何寫出人物的精神
1.選取典型事例刻畫人物的精神
典型事件并不一定是轟轟烈烈的大事,凡是能打動人、感染人、影響人的事都屬于典型事件。
2.運用多種寫作方法突出人物精神
刻畫人物不僅可以運用語言、動作、外貌,神態(tài)等描寫,還可以運用對比襯托、正確描寫與側(cè)面描寫相結(jié)合的方法,這些都可以起到揭示和突顯人物精神的作用。
3.借助抒情、議論點出人物精神
我們可以在記敘、描寫中插入一些抒情、議論性的語句,對人物精神進行點晴式的概括,對文章主旨也起到了升華的作用(主要在文章結(jié)尾處)
七年級下冊第三單元:抓住細節(jié)
細節(jié)描寫就是在作文創(chuàng)作中,把對表現(xiàn)人物和情節(jié)有特殊作用的細微語言、動作、表情、物件、景色等環(huán)節(jié)進行準確、細致、生動的描寫,使讀者“如見其人”“如睹其物”“如臨其境”。
(1)選身邊事,抒心中情
細節(jié)描寫要善于觀察,以我手寫我心,只有屬于自己的生活才是寫作的源泉,情感也才真實感人。但孩子們往往忽視身邊的細節(jié),教學中可以充分利用閻維文演唱的《母親》的視頻,尋找細節(jié)。
(2)刻畫細節(jié),以小見大
細節(jié)在于以小見大,從一個眼神、一個動作、一個微笑中透出人物的性格特征。如《背影》中描寫父親攀月臺買橘子時的背影,抓住了父親的外貌、動作細節(jié)描寫突出父親的愛子情深。
(3)鮮活細節(jié),表現(xiàn)人物
細節(jié)描寫貴在精不在多,貴在新不在舊,寫母愛不是非得生病去醫(yī)院讓母親照顧,寫父親不是每次下雨讓爸爸送傘,寫老師不是每次都考試失利老師安慰?!耙晕沂謱懳倚摹薄獙儆谀愕慕?jīng)歷才是鮮活的,才是最動人的。
三、八年級上冊第二單元:學寫傳記
傳記是記述人物生平事跡的作品,一般由別人記敘。自述生平的稱為“自傳”。
1.選取典型事例,突顯品質(zhì)
傳記具有概括性,受掌握的材料和篇幅影響,不能面面俱到,而要選取最能表現(xiàn)人物特點的典型事例,塑造人物形象。
2.敘事抓住言行,形神自現(xiàn)
傳記不一定要像散文、小說那樣對人物做細致入微的描摹,記錄典型語言和關鍵行動,往往就能達到所需要的表達效果。在記敘事件時,要具體表現(xiàn)人物的言行,即語言描寫和動作描寫,讓人物“自行”展現(xiàn)他們的思想感情、性格特點等。
3.內(nèi)容務必真實,適當想象
傳記遵循真實性原則,以真人、真事為依據(jù)再現(xiàn)人物。傳記又不是枯燥的生平簡介或履歷表,作者可以發(fā)揮想象,以填補事實的空隙,生動傳神地表現(xiàn)人物。上海特級教師程紅兵說過:“作文即做人,人以誠為信,文以真為本,失去了真情實感,文就如枯枝敗葉一般,毫無生氣。”[3]
記敘文寫作是初中生必須重點學會的,而寫人作文指導的序列安排如下:從單獨的描寫中突出人物特征,再抓住典型事例寫出人物精神,在細節(jié)描寫中傳達情感,最后寫好人物傳記,全方位學習寫人技巧,有序指導,有效寫作,充分符合孩子們的心理發(fā)展規(guī)律。
參考文獻:
[1]教育部.義務教育語文新課程標準(2011版)[S].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年1月第1版.
[2]潘桂法.核心素養(yǎng)視域下中學語文教學實踐與策略研究[M].杭州:浙江工商大學出版社,2018:120.
[3]程紅兵.程紅兵講語文[M].北京:語文出版社,2010:209.
(作者單位:湖南益陽桃江縣浮邱山中心校413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