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紅兵
摘要:在小學階段語文是主要課程之一,因此其重要程度凸顯。語文課程的開展意在讓學生通過學習激發(fā)其對于文學的興趣,更好的為之后的學習奠定基礎。同時,在小學教學中,為了得到更好的課堂效果,教師要適當進行課堂提問,通過課堂提問讓學生融入其中并加強互動,讓教師較為清楚的了解到當下學生的學習狀況,以此提高學生的學習質(zhì)量。
關鍵詞:課堂提問;小學語文;策略研究
中圖分類號:G633.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992-7711(2020)07-0063
課堂提問這一教學方式我們并不陌生,在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中,課堂提問是效率最高同時也是實施性較強的一種方式。在課堂中加入課堂提問,一方面學生對于這種方式接受度較高,不會產(chǎn)生陌生心理,會更加積極主動的配合教師進行學習。另一方面,學生在解答問題的過程中,會不斷進行思考,拓寬思維,以此更好的進行語文的學習。
一、小學語文教師進行課堂提問出現(xiàn)的問題
1.語文教師過于注重技巧而忽視問題所帶來的效果
隨著時代的不斷發(fā)展,社會也在不斷進步,在教育領域中也出現(xiàn)了改革與創(chuàng)新,面對新課程改革的浪潮,很多地區(qū)的學校逐漸摒棄了傳統(tǒng)的教育模式,逐漸隨著形勢進行發(fā)展。但是在發(fā)展的過程中依然存在一些問題。針對于課堂提問,一些語文教師雖然增設了這一環(huán)節(jié),但是在設定問題的過程中并沒有結(jié)合所學內(nèi)容進行考慮與創(chuàng)造,同時教師過于注重技巧方面的問題,而忽視了該問題對于學生產(chǎn)生的效果和影響,這種問題的出現(xiàn)會使得學生的理解出現(xiàn)偏差,同時還會降低學生對于該內(nèi)容的吸收度與理解,進而影響了對于語文的興趣程度,使得課堂提問的效果適得其反。
2.對有效提問認識有偏差
教師對于課堂提問方面的理解不足,因此就會產(chǎn)生錯誤并導致定位不準。一些教師認為有效提問就是單純將問題的難度加深或者簡單問題應該被取締,原因是簡單問題對于學生的幫助并不大,這些理解與觀點都是錯誤的。有效問題其實是教師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判斷,找出當前學生對于該方面內(nèi)容所產(chǎn)生的一些問題,并結(jié)合這些因素進行不同層次的問題設定,使其讓學生加強理解,不斷豐富該方面的知識儲備,依托課堂提問逐一進行難點的突破。所以,有效提問與難易程度無關,重要的是問題的提出是否能讓學生有效進行思考與理解。
二、影響語文課堂有效提問的原因
1.學生特點
在小學階段中,由于學生年齡較小,對于事物的認知水平與判斷能力較弱,為了更好地讓學生進行學習,教師要以學生為主體,抓住學生當下的特點,結(jié)合實際進行相關教學方案的設計與設定,讓學生在這個過程中不僅能釋放天性,同時還能有效增長見識,豐富語文知識,并更好的進行相關學習。另外,這種教學模式還能加強學生對于語文課堂的興趣,為之后的學習奠定基礎。
2.師生關系
有效的課堂提問能進一步拉近學生與教師之間的關系。課堂提問本身就能加強學生與教師的互動,通過一問一答的形式,讓學生與教師之間的距離逐漸縮短,使其關系越來越密切。師生關系的緩和一方面利于語文課堂的開展,另一方面也會讓學生的注意力加強,讓學生在與教師的互動中收獲更多,進一步促進了學生的成長。
三、提升小學語文課堂提問有效性的方法
1.提升理念強化有效提問的意識
教育理念的高度可以直接決定教師教學的方法。教師的教,學生能否理解取決于教育理念的高度。堅持“以人為本”的理念,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會突出學生的主要性,在實施課堂提問的過程中會時刻將學生放在首位,如此一來教師在設計課堂提問時會站在學生的角度為學生進行考慮,并且教師在設計問題時更具有多樣性以及延展性,也更具有效性。例如,在學習到《木蘭從軍》這一課文時,語文教師可在課前準備課堂提問的問題:“木蘭為什么要從軍”,“木蘭多大了”或者是“木蘭從軍幾年才回家”。這些問題看似淺顯,但是均與課文有較大的聯(lián)系,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體驗解答課堂問題的快感,從而提升學生對語文的學習積極性。
2.鉆研業(yè)務提升高效提問的能力
語文教師只有及時更新自身的教育理念,堅持“以人為本”的教育方針提升自身的業(yè)務能力,才能夠提升高效提問能力。由此可知,語文教師需要更準確地把握語文教材,從而保證學生學習語文的效果。語文教師需要制定出準確的教學目標、教學重點和難點,以確保在教學過程中不會出現(xiàn)偏離主題的現(xiàn)象,也需要有目的性、有計劃性地去設計有效的課堂提問,正確引導學生進行學習。除此之外,語文教師需要自行設計教學的環(huán)節(jié),教學環(huán)節(jié)是實現(xiàn)教學目標的基礎,良好并且有效的教學環(huán)節(jié)能夠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獲得更多的知識以及能力。語文教師需要準確地對課堂時間進行掌控,明確教學的流程和進度,結(jié)合學生的特點思考學生會提出哪一方面的問題,從而做到高效的課堂提問。
3.以學生的天性為基礎,進行有效的課堂提問
教師需要尊重學生的天性,正確引導學生進行學習。正所謂“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小學生具有較強的好奇心以及注意力集中的時間較短等特點,教學需要結(jié)合學生的天性才能夠讓學生對語文產(chǎn)生一定的興趣,讓其能夠自主、積極地學習。在課堂提問的過程中,語文教師可用通俗并且簡潔的語言進行提問,在提問的同時可適當做出有趣的表情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例如,在學習到《珍珠鳥》這一課文時,語文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讓學生觀看珍珠鳥的一些小視頻和圖片,隨后在課堂提問這一環(huán)節(jié)提出“珍珠鳥為什么要叫做珍珠鳥呢”,在提出這一問題時教師可適當變換語調(diào),并且可配上一些有趣的小動作,如此一來,學生的注意力會被吸引過來,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提升學生對語文課堂的興趣,提升教學的質(zhì)量。
總之,課堂提問在教學過程中屬于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該教學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能夠?qū)崿F(xiàn)語文教學目標,增強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溝通和交流,提升學生對語文或者文學的興趣。
參考文獻:
[1]季有東.淺析課堂提問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有效性實施[J].學周刊,2018(2):98-99.
[2]卜彩麗.深度學習視域下翻轉(zhuǎn)課堂教學理論與實踐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8.
(作者單位:江西省上饒市鄱陽縣響水灘鄉(xiāng)中心學校33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