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楠楠
[摘要]英語拓展課是基于學生英語學習興趣,服務于英語課堂教學的一種課型。它的主要特點是可以彌補課堂教學時間的不足,教師可以利用課堂以外的時間進行英語學習。拓展課既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能力,也有利于教師自身的專業(yè)成長;既能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愛好,又能促進學生成長。
[關鍵詞]拓展;初中英語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以下簡稱《新課標》)要求培養(yǎng)學生的國際視野、跨文化意識。這需要初中英語教師通過拓展課提升學生的英語表達能力。
一、英語課外拓展活動的類型
拓展型課程是“以培育學生的主體意識、完善學生的認知結構、提高學生自我規(guī)劃和自主選擇能力為宗旨,著眼于培養(yǎng)、激發(fā)和發(fā)展學生的興趣愛好,開發(fā)學生的潛能,促進學生個性的發(fā)展和學校辦學特色的形成,是一種體現(xiàn)不同基礎要求、具有一定開放性的課程”。
英語拓展課的內(nèi)容,除傳統(tǒng)意義上的學唱英文歌、開展英語角和拓展閱讀外,還有目前比較流行的英語教育戲劇。拓展課與興趣課不同,它更注重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更注重課程設計的多樣性、靈活性。在拓展課中,教師通過一系列層層遞進的活動設計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綜合能力。拓展課中不同形式的活動要互相關聯(lián)于同一主題的學習。以整本書的閱讀為例,有的名著被改編成了電影。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閱讀原著,讓學生給電影配音,討論故事情節(jié)和人物性格,并對比原著和電影的差異,寫一寫自己的想法。教師最后組織學生根據(jù)自己對故事和人物的理解,將原著改編成劇本,并進行表演。
二、英語拓展課對于學生學習的促進作用
(一)課堂活動的延伸
語言的價值在于交流。學生學習英語和漢語,都要通過聽說讀寫幾個環(huán)節(jié)不斷提升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不同點在于,我們從兒時便生活在母語的氛圍中,為了自身的表達需求,我們不斷地將聽到的說出來,進而讀,進而寫。學習英語,我們卻缺少這樣的語言環(huán)境,我們也缺乏用英語表達自己訴求的需要,所以英語學習會成為許多學生的難題。
反觀我們的英語課,首先,我們的課堂受到時間和場地的制約,很多時候是按照課本上的內(nèi)容為學生創(chuàng)設一個語境讓學生進行操練,但受課堂限制,教師很難給學生充分交流體會的時間。學生多是復述課本對話,缺少真實的交流體驗。其次,學生學習英語,很難在課堂40分鐘內(nèi)完成“聽說讀看寫”的要求,導致他們說、讀、寫的能力較低。因此,在我們的英語課堂上總能看到不能說、不會說的學生,他們靠死記硬背的方式學英語。他們學習英語的熱情會越來越低,英語學習效果也會越來越差。
初中英語課堂偏重于知識的傳授,教師在此之外,開展拓展課教學可以很好地滿足學生交際需求的目的。學生在課堂上學到的英語知識可以在拓展課上得到運用。
(二)強化學生的語言實踐
三亞市天涯中學是一所農(nóng)村學校,大部分學生相對羞澀,不敢表達自己。問卷調(diào)查顯示,剛上初一的孩子更喜歡表達性更強的活動,比如英文演講、講英語故事等。而上初三后,更多孩子喜歡選擇看電影、學唱英文歌曲等休閑娛樂性強一些的學習活動。這說明學生在初中階段剛開始接觸英語的時候喜歡也愿意接受挑戰(zhàn),隨著年齡增長,他們學習英語、挑戰(zhàn)自我的欲望逐漸消失。因此,這也從側面說明學生在英語拓展活動中沒有獲得成就感與滿足感。學生在課堂學習中得不到充分的鍛煉,課后他們也找不到合適的學習場地和學習素材,更得不到展示自己的機會。這導致大部分學生只把英語當成一門學科,忽略了它的交際功能,從而越學越覺得困難,逐漸喪失了學習的興趣和信心。拓展課因為不受傳統(tǒng)課堂的限制,學生會有更多、更大的發(fā)揮空間,也能進一步促使他們學英語、用英語的目標的達成。
(三)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能力及團隊合作意識
開展拓展課,不單單是要學生學習知識,還要通過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參與意識、合作意識。拓展課中的活動往往不是個體活動,大多數(shù)都要以團隊形式來完成,這對學生的溝通能力、協(xié)調(diào)組織能力都是很大的考驗。比如讀者劇場活動,雖然學生都是手持劇本進行表演,但也需要有人組織協(xié)調(diào)分配角色、準備道具。在彩排的過程中,需要有人負責語言指導,需要有人負責指揮全場,這些活動都非??简瀸W生的各種能力,也是發(fā)現(xiàn)他們潛能的最好機會。在活動組織過程中,語言功底差的會自然而然地向其他同學求助,并自覺分擔起活動中的其他一些工作,這就逐漸培養(yǎng)了他們的團隊合作意識。每個人根據(jù)自己的個性特點,選擇演出的角色,可以更好地培養(yǎng)他們之間的合作意識。這樣的活動遠遠比在課堂上老師單純說教的效果要好,而且他們在活動中是平等的關系,每個人都可以發(fā)揮自己的長處,從而樹立英語學習的自信。
三、英語拓展課的實踐案例
因此,以課外活動為主的英語拓展課可以很好地達成《新課標》的相關要求,是培養(yǎng)學生用英語進行表達的有效手段之一。
以八年級為例,按照《新課標》要求,八年級學生在聽的方面應該“能夠聽懂接近自然語速、熟悉話題的簡單語段;識別主題,獲取主要信息;能夠聽懂簡單故事的情節(jié)發(fā)展,理解其中主要人物和事件”;在說的方面“能夠引出話題并進行幾個回合的交談,能夠在教師的指導下參與角色表演等活動”;在讀的方面“能夠理解簡易讀物中的事件發(fā)生順序和人物行為,課外閱讀量應累計達到10萬詞以上”;在寫的方面則要“能正確使用標點符號,能用詞組或簡單句為自己創(chuàng)作的圖片寫說明,能夠在教師的幫助下或以小組討論的方式起草和修改作文”等。
因此,教師在拓展課教學中,要明確八年級的教材是從哪幾個方面組織材料來培養(yǎng)學生的這些能力的。教師在開學之初要確定好本學期的拓展課總體教學目標,將能力目標定為:聽懂簡單故事的情節(jié)發(fā)展,理解其中主要人物和事件;能夠理解簡易讀物中的事件發(fā)生順序和人物行為;能夠在教師的指導下參與角色表演等活動;能夠用詞組或簡單句為自己創(chuàng)作的圖片寫出說明。如以八年級上冊第五模塊內(nèi)容《愛麗絲夢游仙境》為切入點設計整本書閱讀課程,教師首先通過電影激發(fā)學生對文本故事的興趣,讓學生在看完電影后完成簡單的故事概括,選取經(jīng)典片段進行配音。這兩個活動主要是訓練學生的聽說模仿能力。接下來,讓學生通過閱讀介紹故事及原著,設計整本書的閱讀活動,使學生由淺入深地體會人物的內(nèi)心,進而真正學會使用英語。最后,通過表演來激發(fā)學生開口說英語的欲望,激發(fā)學生提高自己語音語調(diào)準確度的意識。整個學期以《愛麗絲夢游仙境》貫穿始終,組織兩次大型集體活動即配音秀和讀者劇場表演,來提升學生的英語表達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