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農(nóng)歷二十四節(jié)氣中的第七個節(jié)氣,就是立夏,也是夏季的第一個節(jié)氣,表示孟夏時節(jié)的正式開始,太陽到達黃經(jīng)45度時為立夏節(jié)氣。
古人非常重視立夏,這一天帝王要率領文武百官舉行迎夏儀式,君臣一律穿朱色禮服,佩朱色玉佩,連馬匹、車旗都要朱紅色的,以表達對豐收的祈求和美好的愿望。宮廷里“立夏日啟冰,賜文武大臣”,冰是上年冬天貯藏的,由皇帝賜給百官。
立夏以后飲食原則是“春夏養(yǎng)陽”,養(yǎng)陽重在養(yǎng)心,養(yǎng)心可多喝牛奶、多吃豆制品、雞肉、瘦肉等,既能補充營養(yǎng),又起到強心的作用。
此時飲食宜清淡,以低脂、易消化、富含纖維素為主,多吃蔬果、粗糧,油膩辛辣的食物要少吃。平時可多食芝麻、洋蔥、小米、玉米、山楂、枇杷、楊梅、香瓜、桃、木瓜、西紅柿等;少吃動物內(nèi)臟、肥肉等,少食過咸的食物,如咸魚、咸菜等。此時要為安度酷暑早做準備,以達到“正氣充足,邪不可干”的境界。
長江以南,每逢立夏,人們都要吃煮雞蛋或咸鴨蛋,認為立夏吃雞蛋能強健身體。立夏蛋,是立夏那天最經(jīng)典的食物。立夏前一天,家里就開始煮立夏蛋了,一般用茶葉末或胡桃殼煮,看著蛋殼慢慢變紅,滿屋香噴噴。茶葉蛋應該趁熱吃,吃時倒上好的紹酒,再灑些許細鹽,酒香茶香,又香又入味。茶葉蛋主料:雞蛋10只。調(diào)料:茶葉5克、八角1克、紹酒5克、老抽100克、尖椒50克、桂皮1克、香葉3克、山奈1克、姜3克、蔥10克、洋蔥10克、香菜20克、白糖10克。制作步驟1將雞蛋放入鍋中煮至八成熟時撈出,用小面杖將雞蛋敲破,將八角等炒料洗凈,連同茶葉用潔凈紗布裹好,放入砂鍋內(nèi);2用旺火煮約半小時,泡四個小時,蛋殼呈茶褐色時即可食用。涼拌鯽魚
鯽魚肉質(zhì)細嫩,營養(yǎng)價值很高,每百克肉含蛋白質(zhì)13克、脂肪11克,并含有大量的鈣、磷、鐵等礦物質(zhì)。鯽魚藥用價值極高,其性平味甘,入胃、腎,具有和中補虛、除贏、溫胃進食、補中生氣之功效。主料:鯽魚2條。輔料:老姜10克、小蔥20克、大蒜米30克、青小米辣30克、紅小米辣4克、涼開水100克。調(diào)料:鹽5克、白糖20克、蒸魚豉油4克、雞精味精各3克、醋30克、辣鮮露20克、藤椒油30克。制作步驟1.魚殺好洗凈脊梁處劃幾刀用白酒和鹽抹勻腌制半小時,用水沖透,切花刀,在鍋里用開水煮熟;2.開鍋后轉小火煮6分鐘裝盤;3.把老姜10克、蔥花20克、大蒜米30克、青小米辣30克、紅小米辣碎4克、鹽5克、白糖20克、蒸魚豉油4克、雞精味精各3克、醋30克、辣鮮露20克、藤椒油30克,放在一起拌勻,加入100克涼白開水;4.兌好的湯汁淋在魚上;5.撒上蔥花出盤即可。臘肉粽子
立夏與端午節(jié)臨近。端午節(jié)始于中國的春秋戰(zhàn)國時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歷史。每遇端午,家家戶戶、大街小巷都飄溢著粽子的清香。粽子發(fā)展到今天,已經(jīng)成為我國民間很受歡迎的食品之一。主料:糯米500克、臘肉230克、粽葉20片。調(diào)料:老抽2克、棉線或草繩一捆。制作步驟1.糯米用清水泡12小時,粽葉也用清水泡3個小時,臘肉用沸水煮5分鐘,去除表面油脂和臟污;2.取兩片粽葉疊加,在粽葉的中間點將粽葉卷成筒狀,填入糯米,用勺子壓實;3.放入2小塊臘肉,肥瘦可以根據(jù)自己的喜好來把握;4.填滿糯米,壓實后用粽葉包好,纏緊棉線;5.將包好的粽子放入鍋中加水煮,大火燒開以后,轉小火慢慢蒸1個半小時,就可以吃了。野菜餃子
薺菜的藥用價值非常廣泛,其味甘、性涼,有利水、止血、明目等效用,被譽為“菜中甘草”。薺菜是這樣一種味美、對人還很有益的蔬菜,初夏時節(jié),讓我們多吃些薺菜吧。主料:豬肉餡300克、薺菜400克、小麥面粉800克。輔料:南瓜汁50克、紫薯汁50克、菠菜汁50克、胡蘿卜汁50克。調(diào)料:食鹽2克、醬油20克、味精2克、蔥油50克、姜20克、香油4克、涼高湯100克、花椒水20克。制作步驟1.首先和面,面和水的比例按2:1和好,餳好后,下劑子10克,搟皮,包餃子;2.將剁好的薺菜放入肉餡中調(diào)勻,嘗咸淡再加鹽,最后倒入適量的食用油,將餡料調(diào)好。并把餡料放入餃子皮中;3.包餃子;4.鍋中放水,燒開,將餃子放入鍋中煮10分鐘,待餃子浮上來就熟了。中華節(jié)氣菜設計師:劉闊歷任重慶駐北京辦事處副廚、金山城霄云路店廚師長、文漁鄉(xiāng)餐飲有限公司廚師長、北京香豐閣(望京店)廚師長石鍋燒椒鱔
夏日黃鱔賽人參,是人們對滋補食品冬有冬補、夏有夏補的講究。在河鮮食品中,也有“夏令之補,黃鱔為首”之說。因為黃鱔經(jīng)過春季的覓食攝生,到夏季圓肥豐滿,肉嫩鮮美,營養(yǎng)豐富,不僅食味好,而且對各種身體狀況的人都具有滋補功能,故有“夏令黃鱔賽人參”之說,這是民間在滋補食療上對黃鱔的稱頌。主料:鱔魚350克。調(diào)料:蔥10克、姜5克、料酒5克、鹽3克、雞精5克、小米辣4克、色拉油50克、燒椒醬100克、花椒油20克、洋蔥100克、味精5克、白糖3克。制作步驟1.鍋內(nèi)放入色拉油50克,燒熱;2.加姜蒜米各5克、加燒椒醬1 00克炒香,然后加水100克。大火燒開后,繼續(xù)加入雞精、味精各5克、辣鮮露20克、生抽10克;3.加入350克鱔魚煮熟;4.加水淀粉勾芡;5.洋蔥墊在燒熱的石鍋內(nèi),放上燒好的鱔魚,撒上蔥花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