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雷
(中山市第二人民醫(yī)院,廣東 中山 528400)
靜脈留置針(Vein Detained Needle)是由不銹鋼的芯,軟的外套管及塑料針座組成。穿刺時將外套管和針芯一起刺入血管中、當套管送入血管后,抽出針芯,僅將柔軟的外套管留在血管中進行輸液的一種輸液工具[1-2]。因感染、靜脈炎、堵管等問題的產生,留置針時間未達到預期,留置效果未達到患者滿意標準,部分患者拒絕使用留置針[3],特別是老年患者,實施相應護理干預,可有效提升其留置針使用率,本研究針對護理干預對老年患者周圍留置針使用率的影響進行分析,現(xiàn)匯報如下。
抽選我科接收的患者200例作為此次研究對象,入選患者均為老年周圍留置針患者,入選時間為2018年1月~2019年2月。2018年1月~2018年6月期間未進行護理干預,此時間段入選患者為參照組100例,男女比例為60:40,年齡61~92歲,中位年齡(75.64±3.19)歲,病程5個月~6年,平均病程(2.67±0.89)年,2018年7月~2018年8月為實施護理干預階段,2018年9月~2019年2月為完善護理干預后時間,為研究組100例,男女比例為55:45,年齡62~93歲,中位年齡(74.28±2.82)歲,病程6個月~5年,平均病程(2.95±0.24)年。比較兩組患者各項基線信息,其差異呈P>0.05,不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可對其進行比較。
參照組給予常規(guī)護理,即關注患者心率、血壓、脈搏等生命體征,發(fā)現(xiàn)異常情況,及時通知醫(yī)生處理;告知患者嚴格按照醫(yī)囑服用藥物;告知其實施留置針目的與重要性等。
研究組在常規(guī)護理基礎上,給予患者相應護理干預:①心理護理干預:溝通過程中,要具有一定耐心,患者長期疾病折磨,會對治療缺乏信心,告知患者與其相同疾病的其他治療效果較好患者當前情況,做出榜樣力量,增強患者治療信心,并告知患者留置針可降低每天穿刺所帶來的痛苦,使患者有效配合治療,自愿接受留置針;②健康宣教:部分老年患者不愿接受留置針原因還包括經濟問題,留置針費用相比正常穿刺費用要高出許多,患者不愿過多花費,積極與患者進行溝通,將留置針必要性、重要性、優(yōu)越性、安全性及留置針目的與意義詳細為患者進行講解,并將留置針相關知識告知患者家屬,進而提升患者與其家屬對留置針正確認知,每月定期開展留置針相關知識講座,在講座過程中,主講人員利用通俗易懂的語言為患者講解相關知識,同時,開展護患互動環(huán)節(jié),增強講座趣味性,提升患者學習興趣與增強其留置管相關知識認知性。③實施PDCA循環(huán)管理:PDCA循環(huán)管理包括計劃、執(zhí)行、檢查、處理4階段,計劃階段:分析患者不愿使用留置針原因包括:睡覺時感覺有障礙物、穿刺時較為疼痛等。通過分析得知,對患者置留針相關知識宣講不到位,利用患者聽不懂的專業(yè)術語講解等都為問題關鍵所在,制定相關知識培訓計劃,將健康宣教資料系統(tǒng)性整理,并落實在患者中;執(zhí)行階段:實施培訓計劃,系統(tǒng)性為護理人員培訓溝通技巧、宣教相關知識等,對護理人員每天的留置針穿刺數(shù)量進行登記,檢查階段:創(chuàng)建核查小組,由護士長擔任組長,護理組長與護理人員擔任組員,每天檢查計劃是否落實,每周將穿刺結果進行統(tǒng)計,并將結果在員工大會中公布;處理階段:分析、總結檢查結果,將存在的不足之處與成功經驗進行歸納,為下一循環(huán)做好充足準備,進而使PDCA循環(huán)管理可有效持續(xù)運行。
比較研究組與參照組患者留置針使用率情況。
采用SPSS 17.0處理。計數(shù)資料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研究組留置針使用率為94%,參照組留置針使用率為74%,研究組留置針使用率顯著高于參照組,經統(tǒng)計學分析比較得知,其差異呈P<0.05,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
表1 研究組與參照組患者留置針使用率比較
老年疾病發(fā)病率逐年呈上升趨勢,諸多老年人需長期靜脈輸液來保持身體健康,但由于老年人年齡等方面原因,其血管彈性下降嚴重,血管較窄較脆弱,極易引發(fā)感染、靜脈炎、堵管等問題,并對反復穿刺具有一定恐懼心理[4]。
部分老年患者較為抗拒留置針,分析其原因,可能是由于感染、靜脈炎、堵管等問題的產生,因此,相對來說不喜留置針,進行科學、合理化護理干預,可有效提升患者留置針使用率,針對性心理疏導可有效增強患者治療信心[5],自主使用留置針,將健康教育運用其中,可使患者了解留置針的重要性與必要性及優(yōu)異性,進而提升患者置管依從性。PDCA循環(huán)管理方式有效使護理人員的護理質量與穿刺技術得以提升,由變被動為主動,激發(fā)創(chuàng)造性,不斷發(fā)現(xiàn)和解決新問題,進而提升其技術與穿刺成功率。
本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留置針使用率為94%,參照組留置針使用率為74%,研究組留置針使用率顯著高于參照組,經統(tǒng)計學分析比較得知,其差異呈P<0.05,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說明實施護理干預后相比實施護理干預前老年患者留置針使用率高。
在老年患者中實施有效護理干預,能夠提升其留置針使用率,降低其穿刺痛苦的同時提升護理人員工作效率,臨床應推廣與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