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鳳珊,梁銀珠,曾素馨,楊 珊
(廣東省惠州市惠陽區(qū)婦幼保健計劃生育服務中心,廣東 惠州 516001)
“十月懷胎,一朝分娩”,這是人類繁衍的自然規(guī)律。對于孕產婦來說,分娩是一種強烈而持久的壓力來源[1]。產婦在分娩過程中產生的緊張、焦慮、恐懼等不良情緒會導致產婦疼痛感加劇,從而影響產程進展,影響分娩結局。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學科、信息的迅速發(fā)展,人們對健康及母嬰保健的需求日益增加 ,產時服務模式也從以干預為手段的模式向以舒適、母嬰安全、健康為主體的模式轉變,倡導對產婦提供生理 、心理 、環(huán)境等人性化、個性化的服務。
將我院2019年11月~2020年4月200例分娩產婦,選取導樂陪伴分娩產婦100例為實驗組,同期非導樂陪伴分娩產婦100例為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護理,實驗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實施導樂陪伴分娩。實驗組年齡19~38歲,平均(28.11±2.45)歲,初產婦60例和經產婦40例。對照組年齡20~40歲,平均(28.78±2.92)歲。初產婦60例和經產婦40例。兩組樣本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對照組按常規(guī)方式由產科醫(yī)生對產婦進行診斷、治療,下達醫(yī)囑,當天在班助產士按常規(guī)定時監(jiān)測生命體征、觀察產程進展、產時接生、產后處理等。待產過程、產時處理及產后觀察由當班的多名助產士共同完成。進入活躍期后家屬不能陪產。
(2)實驗組是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實施全程導樂陪伴分娩服務,由有分娩經驗并經過導樂相關知識系統(tǒng)培訓的助產士上崗。在整個分娩過程中導樂助產士以專業(yè)的知識引導家屬配合,與產婦進行三者合一的全程陪伴分娩,給予全方位的心理疏導與情感、生活支持,幫助產婦緩解或去除焦躁、緊張、恐懼等不良情緒,增強產婦自然分娩信心,從而促進自然分娩,減少胎兒宮內窘迫和新生兒窒息,降低產后出血,提高產婦的滿意度。
具體實施步驟:①對有導樂陪伴需求意向的產婦由當班醫(yī)生進行綜合評估,簽導樂陪伴分娩知情同意書。在臨產啟動第一產程宮口開1~2 cm,將孕婦及家屬送入溫馨舒適獨立待產間,導樂助產士首先與產婦進行深入朋友式的交流溝通,以消除產婦緊張、恐懼心理,盡快適應待產環(huán)境。②介紹分娩球、按摩器的使用,并借助音樂、穴位按摩等適宜技術,輔助有效降低產婦分娩疼痛,從而減少產婦分娩痛苦[2]。③若產婦疼痛劇烈,及時科學鎮(zhèn)痛或使用按摩方式并觀察隨后的情況[3]。同時,對產婦家屬進行指導,讓家屬清楚認識自己的角色與陪產作用,使產婦得到家屬的親情支持。④分娩后第四產程,母嬰在產房觀察2小時。
比較兩組不同的分娩護理模式對產婦產程時間、分娩方式、產后出血以及對助產人員滿意度的影響效果。
SPSS 26.0軟件處理數據,率給予x2統(tǒng)計,計量數據行t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意義。
表1 兩組產婦產程時間、分娩方式、產后出血情況比較
通過發(fā)放產房產后問卷調查表,內容包括了產婦及家屬對助產士的服務態(tài)度、專業(yè)技術水平、母乳喂養(yǎng)宣教落實等項目評價。結果顯示實驗組對助產士滿意度為100%,對照組對助產士滿意度為85%。
分娩是指胎兒及其附屬物,從臨產發(fā)動至從母體全部娩出的過程。產婦在分娩過程常因缺乏分娩經驗,易引起情緒緊張,體內的兒茶酚胺分泌量會隨著緊張情緒增加而增加,去甲腎上腺素分泌量減少,引起子宮收縮乏力,延長產程,導致產后出血,嚴重者會對產婦的生命安全構成威脅。目前,“導樂陪伴分娩”服務模式逐漸成為世界性的趨勢。本文擬探討以提高產婦舒適度為目的,以助產士為主導,一對一引導家屬全程參與陪伴分娩護理新模式,通過深入溝通技巧及結合使用導樂輔助工具:分娩球、音樂治療、按摩器、穴位按摩等減痛輔助工具。有效減輕產痛、促進產程進展、減少產后并發(fā)癥以提高自然分娩率,為產時服務模式的轉變提供依據。
本文觀察結果表明,實驗組的產程時間、分娩方式、產后出血、滿意度和對照組比較,存在顯著差異,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綜上所述,對產婦實施助產士一對一陪伴導樂 分娩護理可縮短產程,提高陰道分娩率,減少不良 妊娠結局,同時可緩負面情緒,全程導樂陪伴分娩更注重對產婦的人文關懷,真正體現了以人為本的優(yōu)質護理服務。產婦實施導樂陪伴式分娩,可減輕產婦的心理負擔、縮短產程、降低剖宮產率、減少產后出血、提高對助產人員滿意度,最終使產婦愉快地度過分娩,提高產時服務質量,確保母嬰身心健康,值得在臨床全面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