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沛,謝曉豐,成 琳,魏 瑤,曾 蕾,李 蕊*
(陜西省渭南市中心醫(yī)院腎病內科血液透析室,陜西 渭南 714000)
隨著血液凈化技術的不斷發(fā)展,血液透析、血液灌流逐漸成為臨床治療各類重癥疾病的主要方法。血液透析聯(lián)合血液灌流通過于血液透析器前串聯(lián)血液灌流器的形式,實現(xiàn)兩種血液凈化技術的優(yōu)勢整合[1]。在血液凈化期間,回血操作是決定患者體外循環(huán)凝血風險、血液成分破壞狀況的關鍵。改進回血方式衍生于傳統(tǒng)回血方式,為確定其臨床價值,本研究主要針對226例患者進行分析。
選 擇 我 院2 0 1 9年6月~2 0 2 0年6月 收 治 的22 6例 血 液凈化患者為研究對象。其中,男1 0 1例,女1 2 5例;年齡(53.6±13.6)歲。
采用自身前后對照法進行對比,采用常規(guī)回血法678次,納入對照組;改進回血法678次,納入實驗組。
226例患者均行血液透析聯(lián)合血液灌流治療。血液凈化設備選用旭化成型號13LC、15LC、15UC、18UC濾器,維泰血路管,健帆型號HA130灌流器。治療流程為:按照血液透析4小時,血流量為200~250 ml/min,血液灌流2小時,血流量200 ml/min,血液透析剩余2小時開始串聯(lián)灌流治療,治療結束透析聯(lián)合灌流同時回血。每月1次的頻率實施治療。
對照組實施常規(guī)回血方法:按照密閉式雙向回血法的流程進行回血,回血血流量為90 ml/min,準備生理鹽水250 mL,回血全程透析器和灌流器的靜脈端向上,回血至靜脈壺時停泵,回血結束。
實驗組實施改進回血方式:按照密閉式雙向回血法的流程進行回血,回血血流量為60 ml/min,準備生理鹽水250 mL,回血全程透析器和灌流器的動脈端向上,回血至靜脈壺時停泵,回血結束。
采樣方法:回血結束后,采集靜脈壺液體5 mL立即送檢檢驗科,測定紅細胞存數(shù),報告結果顯示實驗組紅細胞存數(shù)明顯低于對照組。
以SPSS 24.0軟件統(tǒng)計。P<0.05:差異顯著。
回血結束后紅細胞存數(shù)實驗組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干預1年后調查患者對2組回血方法的滿意度,實驗組患者對改進后回血方法滿意率98.67%,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1 紅細胞存數(shù)[g/L,x±s]
表2 對回血方法的滿意率[n(%)]
干預1年后評價2組患者貧血糾正情況,實驗組患者血紅蛋白達標情況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貧血糾正狀況[n(%)]
血液凈化治療中,回血即將體外循環(huán)中血液回輸至終末期腎病患者體內的過程[4]。目前均采用的是密閉式雙向回血法,通過對方法中部分內容的改進來提高回血效率和安全性。改進回血方式遵循減少刺激原則,僅夾閉血液凈化患者的血路管動脈及動脈內瘺針,并借助0.9%氯化鈉溶液啟動管泵回流,以保障血液凈化患者的安全回血。
血液凈化患者的血液透析聯(lián)合血液灌流治療中,改進回血方式的應用優(yōu)勢在于:(1)降低回血后的紅細胞殘留。明顯減少回血結束后濾器和管路內的紅細胞存數(shù),減少回血“不凈”帶來的長期慢性血液丟失,對于患者長期的貧血糾正和預防起到積極作用。本研究驗證:實驗組紅細胞存數(shù)及血紅蛋白達標率均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2)明顯減少回血生理鹽水用量。常規(guī)回血法未詳細規(guī)定回血生理鹽水用量,2020版SOP和血液凈化??撇僮髦改弦?guī)定單純HD和單純HP回血生理鹽水量分別>200 mL,HD聯(lián)合HP治療同時回血時臨床常規(guī)準備的鹽水為1瓶(或袋)500 mL,回血結束的判斷均為護士目測管路內血液顏色變?yōu)榈t色,回輸鹽水量為4OO~5OO mL,方法改進后回血生理鹽水用量為250ml,統(tǒng)一規(guī)定體外循環(huán)內液體回輸至靜脈壺后回血結束。(3)回血過程中血液流速較慢60 ml/min,對于心臟功能不全的患者起到保護作用,同時減少灌流器內吸附毒素的脫落。
綜上所述,宜于血液凈化患者的血液透析聯(lián)合血液灌流治療中,引入改進回血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