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婉南
(云南省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勐??h人民醫(yī)院勐海縣看守所衛(wèi)生所,云南 西雙版納 666200)
老年人是高血壓疾病的主要發(fā)病人群,嚴重降低了老年人的生活質(zhì)量[1]。高血壓是多種心腦血管疾病的獨立誘發(fā)因素,因此需要加強對高血壓疾病患者的治療和管理[2]。本文主要探究了微信管理模式在社區(qū)老年高血壓疾病管理當中的應用情況,詳細如下。
資料來源于2016年12月~2018年12月期間本中心接收的部分老年高血壓病患者,使用雙色球抽簽方法將患者分成對照組和觀察組,均為44例。對照組男性24例,女性20例,年齡61~79歲,平均(69.55±5.44)歲;觀察組男性25例,女性19例,年齡61~79歲,平均(69.35±5.63)歲。本次研究所選患者均確診為高血壓,排除了合并存在嚴重臟器疾病以及有精神病、無法正常溝通患者。兩組基本資料對比差異不大(P>0.05)。
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護理,主要包括疾病觀察、用藥指導、口頭健康教育等,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實施微信管理模式:首先,建立微信群,實施遠程教育。對于可以熟練使用微信的患者,直接面對面建群,不熟練的患者,先進行培訓,再健群,告訴患者健群的目的。健群之后,通過文字、視頻、語音等方式向群內(nèi)推送關于高血壓的健康知識,一般為一周一次。其次,遠程指導。針對高血壓疾病的相關知識,群主需要每天統(tǒng)計患者學習健康知識存在的疑問,然后針對共性問題,整理出完整的答案,反饋給患者。對于個體問題,可以通過電話方式解答疑惑。為了切實發(fā)揮微信平臺的作用,需要進行質(zhì)量管理,在發(fā)送信息之后,需要每一位患者回復信息“收到”,如果患者連續(xù)3 d沒有在群內(nèi)發(fā)言,需要及時通過電話方式聯(lián)系患者。
觀察兩組患者干預前后自我管理行為評分情況以及血壓控制情況。自我管理行為評分:分數(shù)越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越強[3]。
(1)干預后,觀察組患者的自我管理行為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顯著,P<0.05。見表1。
表1 兩組干預前后自我管理行為評分比較分析(分,)
表1 兩組干預前后自我管理行為評分比較分析(分,)
組別 n 干預前 干預后對照組 44 60.67±6.16 66.76±7.34觀察組 44 60.66±6.06 78.35±7.36 t 0.643 8.049 P>0.05 <0.05
(2)在經(jīng)過不同干預之后,觀察組患者的血壓水平降低程度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有統(tǒng)計學意義。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干預前后血壓水平比較(mmHg,)
表2 兩組患者干預前后血壓水平比較(mmHg,)
組別 n 收縮壓 舒張壓干預前 干預后 干預前 干預后對照組 44 155.44±12.24 142.33±6.25 100.35±4.25 90.46±5.44觀察組 44 156.53±11.33 122.45±5.42 101.32±5.56 77.35±4.45 t 0.342 6.325 0.352 8.432 P>0.05 <0.05 >0.05 <0.05
當今社會,伴隨著信息化程度的不斷提高,微信成為人與人之間溝通交流的重要工具[4],很多老年人也是微信的用戶,借助微信,將社區(qū)老年高血壓疾病患者組織在一起,建立微信群,在群內(nèi)分享高血壓控制方法,患者之間也可以交流經(jīng)驗教訓,從而可以讓每一位患者接收到更多的關于高血壓疾病的健康知識,提高患者對高血壓疾病的認知程度,進而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嚴格遵守醫(yī)囑用藥,合理膳食,積極運動,將血壓控制在良好的范圍之內(nèi)[5]。
通過研究發(fā)現(xiàn),干預后,觀察組患者的自我管理行為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顯著,P<0.05;觀察組患者的血壓水平降低程度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有統(tǒng)計學意義。研究結(jié)果說明,在社區(qū)老年高血壓疾病控制當中采用微信管理模式,可以顯著提高管理效果。
綜上所述,在社區(qū)老年高血壓病患者的管理當中,使用微信管理模式,效果顯著,可以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提高治療效果,值得在臨床上推廣和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