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毅
摘?要: 在新時代的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學目標發(fā)生了一定的轉變。在傳統(tǒng)的教學過程中,教師都更加注重對學生進行理論知識的教學,但是如今通過理論知識所培養(yǎng)出的人才已經無法適應社會的實際需求,為了能夠培養(yǎng)出更符合社會實際發(fā)展需求的人才則必須要注重對學生進行邏輯思維的培養(yǎng)。在高中地理教學過程中,可以將對學生進行邏輯思維培養(yǎng)作為一大教學目標,通過提高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能夠讓學生更加科學的對事物進行觀察、比較和分析,這對于學生日后的成長發(fā)展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本文在具體的研究過程中從地理邏輯思維能力的概述入手,分析了在高中地理教學過程中應該如何高效的培養(yǎng)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關鍵詞: 高中地理;邏輯思維能力;培養(yǎng)策略
【中圖分類號】G421?【文獻標識碼】A?【DOI】10.12215/j.issn.1674-3733.2020.34.194
處在高中階段的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邏輯思維能力,但是邏輯思維能力還并不完善,需要教師對其進行正確的指導,之所以強調在地理教學過程中要注重提高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主要是因為當邏輯思維能力得到提高以后,則能更加科學理性的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良好的邏輯思維能力能夠幫助學生更加高效的學習其他學科的知識。但是培養(yǎng)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并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需要教師花費較多的時間和精力,而且不會在短時間內顯現(xiàn)出教學效果,需要經過長時間的努力才能幫助學生逐漸形成較強的邏輯思維。
1?地理邏輯思維能力的概述
在對邏輯思維進行理解的過程中,可以將其看作智力的一個組成部分,所謂地理邏輯思維簡單來說就是根據人的思維共同規(guī)律來科學的考察地理事物的現(xiàn)象,把握地理的本質,從內部來對地理知識的內在聯(lián)系進行解讀,從而更好的學習地理知識。地理邏輯思維的內容主要包含辯證思維、形象思維、邏輯思維以及立體思維。地理教材中的不同內容能夠對學生不同的思維能力進行培養(yǎng),從而推動學生得到更加全面的發(fā)展。
2?高中地理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策略
2.1?綜合分析式教學
在高中階段開展地理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始終將培養(yǎng)學生的地理邏輯思維作為教學目標,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來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首先教師可以積極利用綜合分析式的教學方法,所謂分析法簡單來說是指將地理事物分解成各個地理現(xiàn)象,從多個角度和多個部分來對地理事物進行研究。通過這樣的方式能夠更好的掌握地理現(xiàn)象的本質內容,尤其是在對一些區(qū)域地理的相關內容進行學習的過程中,教師則可以具有針對性的對學生進行教學指導,讓學生首先對區(qū)域特征、地理分布以及地理的實際變化情況進行了解,然后分析出其中的相似性和差異性,通過分析能夠更好的掌握變化規(guī)律以及知識點的具體內涵。當學生在學習氣候形成的影響因素時會有一定的難度,因為影響因素眾多,學生想要記住每一條影響因素則必須要有一定的邏輯思維,如果隨意盲目的進行記憶就很容易出現(xiàn)混亂的情況。在對這一內容進行教學時,教師則可以教授學生積極應用綜合法進行學習,教師可以采用圖文結合的方式將每個地方氣候的形成因素進行展示,這樣既能讓學生直觀的了解各個影響因素,同時還能系統(tǒng)性的對知識點進行記憶,避免在記憶過程中出現(xiàn)交叉混亂的情況。
2.2?抽象概括式教學
之所以許多學生會認為地理知識較為難學,主要是因為部分地理知識比較抽象,地理從根本上來說屬于理科性的學科,對于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有著較高的要求,如果只是單純的對一些知識點進行記憶則很難對知識進行靈活的應用,而且死記硬背的方式也會削弱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此時教師就應該用多樣化的教學手段來對學生的個人思維能力進行提高,當思維變得較為活躍以后,即使不用教師進行督促,學生也能憑借自己的能力來高效的掌握地理知識。例如,當學生在學習荒漠化這一比較抽象的概念時,教師就可以充分利用多媒體設備將世界各地荒漠化的場景進行展現(xiàn),然后讓學生尋找景觀中的共同點。在學習的過程中,學生可以以小組討論合作學習的方式來對問題進行解決,通過討論學生能夠發(fā)現(xiàn),這些土地之所以會出現(xiàn)荒漠化的情況,主要是因為土地資源被破壞,生物多樣性銳減,導致環(huán)境退化為荒漠。對于學生所提出的結論,教師可以進一步的進行分析和總結,進而引出土地沙漠化,石質荒漠化,紅漠化等多個不同的概念。通過這樣的方式,學生能夠很好的理解荒漠化這樣抽象的概念,與此同時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也能得到很好的鍛煉。
2.3?判斷推理式教學
所謂判斷推理主要是根據已有的知識條件來獲取全新的信息,對事物的本質進行認識。學生如果能夠對知識內容進行科學合理的判斷和推理,則能幫助學生提高學習效率,讓學生掌握更多具有一定難度的地理知識。例如,當學生在學習“巖石圈的物質循環(huán)”這一章節(jié)的內容時,課程的標準要求是要利用示意圖來對地球內部物質的循環(huán)情況進行細致的說明,地球內部的物質非常豐富,除了地產以外還包括上地幔頂部的固體巖石,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則可以以巖石圈物質循環(huán)為框架來展開教學。教師可以對學生進行正確的引導,讓學生的思維始終處在正確的思考方向上,讓學生能夠準確的掌握三類巖石的概念以及巖漿之間的變化過程,通過這樣的方式,學生能夠逐漸構建起一套較為完善的地理概念,同時自身的邏輯解讀能力也能得到有效提高。
結束語:綜上所述,在開展高中地理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該注重對學生的邏輯思維進行培養(yǎng),高中地理知識相對于初中來說難度有很大的提高,想要學好高中地理知識必須要有較強的邏輯思維能力。雖然高中階段將地理劃分為文科的課程,但是從本質上來說,地理屬于理科性的內容。想要學好地理這門學科,不僅要對理論知識進行記憶和背誦,同時還要掌握其中的邏輯關系,這樣才能更好的對知識進行理解。如果只是單純的對知識進行死記硬背則很難用知識去解決實際題目,這就失去了學生學習地理知識的意義。地理知識具有極強的綜合性,學好地理知識能夠讓學生更好的理解現(xiàn)實生活中的一些氣候和環(huán)境特點,同時學生也會懂得保護環(huán)境。
參考文獻
[1]?蔣清芝.高中地理教學中學生綜合思維培養(yǎng)策略探究[J].考試與評價,2020(05):109.
[2]?米小龍.高中地理教學中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培養(yǎng)策略[J].科幻畫報,2019(09):71.
[3]?林曉平.淺析高中地理教學中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培養(yǎng)策略[J].考試周刊,2019(52):138+140.
[4]?王磊.高中地理教學中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培養(yǎng)路徑探討[J].高考,2019(18):172.